祖國與港澳 知己亦知心
文|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方文雄
本人不久前有幸獲邀請參加“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感受最深的是在京得到高規格接待,受到習近平主席親切接見,他平易近人與百多位成員逐一握手,敬老尊賢讓長者安坐第一排。大家親聆其重要講話,字字句句鼓舞人心,一聲“港澳作用不可替代”,感受到中央政府對港澳同胞貢獻的充分肯定、高度重視與殷切期望。
方文雄
既是行善積德,更是同胞之情
改革開放40年,港澳適逢良機,參與了此巨大變革,見證祖國在世界崛起之光輝歷程。相信大部分港人都為國家經濟發展成就而驕傲,因為大家同宗同祖、榮辱與共。
值得高興的是,國家沒有忘記香港對改革開放所作的傑出貢獻。習主席特別引用古語“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來肯定港澳同胞的愛國精神和與內地人民的手足之情,強調“廣大港澳同胞到內地投資興業,不只是因為看到了商機,而且是希望看到內地擺脫貧困、國家日益富強。大家無償捐助內地的教科文衛體和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不只是為了行善積德,而且是基於與內地人民的同胞之情”。這一點筆者深有感觸。我的家族在內地並無任何生意,但幾代人致力內地慈善公益已逾60年,因為前兩輩人都飽受戰爭之苦,對民族苦難感同身受,並了解當年內地在教育及醫療方面短缺,從1956年起決定持續以隨賺隨捐方式捐資行善,迄今在海峽兩岸暨港澳捐建學校及鄉鎮衛生院等500多個教育、醫療及社福慈善項目,這一切既是行善積德,更重要是基於同胞之情。如今習主席的講話深刻理解並肯定了港人的愛國情懷,令人欣慰。希望祖國與港澳的關係一如既往“講金亦講心”,把握商機與愛國熱忱並重,為實現大家共同的中國夢目標而努力。
“一國兩制”是港澳最大優勢
香港回歸祖國已逾廿年,隨着高鐵及港珠澳大橋的啟用,有利各地民眾生活互動及產業合作,與內地更加融為一體,有部分港人因而憂慮長此下去香港或會同化成一座內地城市,失去自身獨特魅力。觀是次習近平主席講話重點之一,就是強調“一國兩制”是港澳的最大優勢,可見國家從來沒有計劃將香港“內地化”,反而期望港澳在國家新時代改革開放中運用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再次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港人增添信心、振奮士氣。目前國家大力推動“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展,香港的未來就視乎能否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全球競逐中培育新優勢、發揮新作用,實現自身創新轉型,為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信心是行動的催化劑,我們熱切希望港人積極投入國家建設大局,面對當前嚴峻的國際形勢,祈望大家在政見上求同存異、減少內耗,與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最終達致雙贏局面。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 2018年12月號
責任編輯:莫潔瑩、趙珊
編輯:周琦、李倩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