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運少將:上合組織是“一帶一路”合作的可靠支撐
上海合作組織是歐亞空間最重要的地區性國際組織,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中亞成員國、多數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均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涵蓋的核心國家,不僅是我國防範“三股勢力”嚴重威脅、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屏障,而且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勢下,上合組織將各國凝聚在政治、經濟、安全和人文等領域的多邊制度化平台上,既向國際社會發出了“上合聲音”,也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提供了可靠支撐。習近平主席今年6月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青島峰會講話中提出,我們要繼續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同舟共濟,精誠合作,齊心協力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攜手邁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文|北京 王海運少將
習近平主席今年6月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青島峰會講話中提出齊心協力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圖為會議現場(圖:中新社)
上合組織成立於2001年,由“上海五國”機制發展而來。“上海五國”機制源於為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和建立軍事領域相互信任措施而進行的“五國兩方”談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為一方,中國為另一方。由於這一合作組織誕生於上海,因而被命名為“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
上合組織的創始成員國,除上述五國外,還有烏茲別克斯坦。由於上合組織各領域合作成效顯著,對地區國家產生了巨大吸引力,在有關國家的強烈要求下,上合組織陸續吸收了一些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並且於2017年實現了首次擴員,接納印度和巴基斯坦為正式成員國。
上合組織自成立之日起即實行安全合作、經濟合作、政治合作和人文合作“四大合作並舉”的方針。2018年6月的青島峰會上,在習近平主席的提議下,“國際合作”成為上合組織的第五大合作領域。
上合組織成立雖然僅僅18年,但是在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核心的“上海精神”的指引下,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化,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展:形成了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家關係理念,建立起了各種高效運行的合作機制;簽署了《上合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確保了成員國關係和睦和諧;廣泛展開了經濟各領域的合作,促進了成員國經濟社會發展;協力打擊“三股勢力”,保證了地區安全形勢總體穩定;樹立了“新型地區合作組織”的嶄新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普遍讚譽。上合組織不僅成為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地區合作的一面旗幟,而且成為推動地區和平發展乃至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平台。
針對新時期上合組織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習近平主席今年6月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青島峰會講話中提出:我們要繼續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同舟共濟,精誠合作,齊心協力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攜手邁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習近平主席關於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得到了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熱情響應,被寫入《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青島宣言》。這表明,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已成為新時代上合組織建設的崇高目標和行動指南。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勢下,上合組織將各國凝聚在政治、經濟、安全和人文等領域的多邊制度化平台上,既向國際社會發出了“上合聲音”,也為“一帶一路”合作提供了可靠支撐。筆者認為,為了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各成員國應循以下路徑做出共同努力。
深化對構建
“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認知
“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基於中國領導人對當今世界主要矛盾和時代潮流的準確判斷,基於中國共產黨人以天下為己任、既造福於中國亦造福於世界的博大胸懷,同時也基於中華傳統文化“天下為公”“和衷共濟”“大道之行”“四海一家”的“和合”理念。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核心理念。這一充滿時代精神的先進理念正在展現出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上海精神”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先期實踐、重要來源,上合組織完全有條件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示範平台,率先打造“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
大力弘揚“上海精神”
上合組織建立之時所確立的核心理念——“上海精神”,是上合組織的立身之本、凝聚力核心。正是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短短十幾年,上合組織就發展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域最廣、潛力最大、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新型地區合作組織。正如習近平主席在青島峰會上所言,上合組織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強勁的合作動力,根本原因在於他創造性地提出並始終踐行“上海精神”。
“上海精神”承載著上合組織成員國對新型國際秩序的訴求,體現著上合組織的新型發展觀、新型安全觀、新型文明觀、新型合作觀、新型秩序觀。“上海精神”超越了文明沖突、冷戰思維與零和博弈,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指明了方向。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上海精神”一脈相承,大力弘揚“上海精神”,是打造“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關鍵。上合組織有必要組織力量,進一步闡釋“上海精神”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探討弘揚“上海精神”的新思路、新舉措。
切實強化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
夥伴國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意識
強化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對於在當今國際關係中共同身份、相似地位、相近利益的戰略認知,強化其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意識,是打造“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保證。
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對話夥伴國全部都是發展中國家。其中,中國、俄羅斯和印度還是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新興大國、金磚大國,一些中等國家也大有希望發展成為地區級新興大國。
上合組織既向國際社會發出了“上合聲音”,也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提供了可靠支撐。圖為第三屆上合組織青年交流營上,200多名上合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的青年代表友好交流(圖:新華社)
廣大發展中國家、新興國家對霸權主義、單邊主義、新干涉主義、強權政治有著本能的抵制,對構建更好地體現廣大發展中國家、新興國家權益的新型國際秩序有著共同的期望。不論在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世界文明多樣性問題上,在維護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安全機制和以不干涉主權國家內政為核心的國際安全準則問題上,還是在反對民主和人權雙重標準問題上,在推動全球治理走向“多邊共治”、構建穩定有序的新型國際關係問題上,廣大發展中國家、新興國家都有著廣泛的共識、相近的理念,因而有條件凝聚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性力量。特別是其中的新興大國,更加有條件發揮其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是“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貢獻大國力量。
協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及
“一帶一盟”對接合作
深化“一帶一路”建設合作,是推動“歐亞經濟大合作”的偉大事業。推動“一帶一盟”對接合作,是構建合作範圍更加廣闊的“歐亞全面夥伴關係”的有效途徑。只有協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合作、“一帶一盟”對接合作,才能為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奠定基礎。上合組織成員國應當共同奏響這一“交響曲”。
基於這種認識,筆者認為,上合組織應當切實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合作、“一帶一盟”對接合作“主要平台”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揚“合作共贏”“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提升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既為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無愧為“新型地區合作組織”的貢獻。
確立新時代上合組織
“五大平台”建設目標
習近平主席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講話中特別強調,為了齊心協力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願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凝聚團結互信的強大力量。第二,築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礎。第三,打造共同發展繁榮的強勁引擎。第四,拉緊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紐帶。第五,共同拓展國際合作的夥伴網絡。
筆者理解,習近平主席實際上提出了上合組織“五大平台”建設的宏偉目標:促進成員國政治互信、真誠團結的“政治合作平台”;促進地區和平穩定、實現共同安全的“安全合作平台”;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及“一帶一盟”對接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經濟合作平台”;促進成員國睦鄰友好、文明互鑒的“人文合作平台”;促進新興力量團結和新型國際秩序構建的“戰略協作平台”。
在上述五大平台建設中,核心目標應是構建“戰略協作平台”。“戰略協作平台”的基本內涵是,以認同“上海精神”為基礎,積極穩妥地推動上合組織向南亞、西亞擴展,同時強化新老成員國的新興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意識,打造“緊密朋友圈”和“夥伴關係網絡”,借以集結起一支有別於西方世界的新興地緣戰略力量,使之成為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戰略穩定的基石。
以上合組織為基礎打造
“新興力量統一戰線”
當前國際局勢動蕩加劇的根源主要是,霸權勢力陷入霸權衰落的戰略焦慮,維護全球霸權的掙扎日趨極端化和非理性。為了遏制新興國家特別是新興大國的崛起,霸權勢力無所不用其極。對中國,不僅發起了蠻橫無理的貿易戰、挑戰“一個中國”的底線,甚至以中俄軍事技術合作為由對中國軍事部門進行制裁,而且以應對所謂“中國威脅”為名,策劃以圍堵中國為指向的“印太戰略”、圍著中國“生亂生戰”。對俄羅斯,不僅以莫須有罪名不斷加大經濟制裁和金融制裁,而且不斷強化北約在中東歐的軍事部署、威脅俄國家安全。霸權國家還肆無忌憚地推行“逆全球化”“去全球化”,接連退出多個國際組織和國際條約,企圖顛覆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安全機制。
霸權國家的所作所為,給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大國的安全環境和發展環境帶來嚴峻挑戰,對世界的和平穩定構成嚴重威脅。代表新興力量的上合組織必須推動亞歐國家在政治和安全領域走向大合作,推動新興力量走向大聯合,共同致力於平衡國際格局、構建新型國際秩序。
鑒於此,上合組織應當高舉“結伴而不結盟”旗幟,團結廣大發展中國家,構建“新興力量統一戰線”,共同應對日益極端化的霸權挑戰、促進地區和平穩定,共同抵制新干涉主義和西方意識形態優越論、化解文明衝突和教派衝突,共同推動新時代的全球治理走向“多邊共治”,營造公正合理、穩定有序的新型國際秩序。
綜上所述,上合組織必須而且有條件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示範平台。只要堅持以“上海精神”為指引,齊心協力打造“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上合組織就一定能夠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作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可靠支撐,為地區國家的穩定與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作出“負責任國際組織”的重大貢獻。
(作者係上合組織研究中心高級顧問、
中國駐俄羅斯陸海空三軍前少將武官)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 2018年12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周琦、李倩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