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警方商界支招防範網絡騙案與網絡攻擊

互聯網和高科技的日益普及,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不過,有犯罪分子看準了這個機會,在網絡世界中不斷進行詐騙活動。因此,不論個人或商業機構,在網絡世界,都極有可能成為受害者。

對此,1月22日下午,香港射頻識別總商會特別邀請香港警務處反詐騙協調中心及葵青警區共同舉辦網絡安全講座。講座旨在幫助不同行業的管理層加強網絡安全意識,將防罪意識推而廣之,最終減少網絡騙案發生的機會。

眾嘉賓合影留念

雙步驟認證法 有效防範網絡騙案

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的高級督察李立民首先介紹了最新的網絡詐騙類型。2018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香港本地網絡騙案最常見的三大類型為:網上購物騙案、社交媒體騙案以及電子郵件騙案。以香港市民最常使用的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為例,whatsapp的帳號劫持時有發生,犯罪分子盜用受害者帳號後,會向受害者的親朋好友請求金錢支援。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帳號的驗證碼被非法取用。李立民認為,採用“雙步驟認證法”可以有效地防範這一類別的攻擊。

港警方商界支招防範網絡騙案與網絡攻擊

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督察李立民

另外,談到近年出現的勒索軟件,李立民表示,受害者在發現電腦受到病毒感染後,一定要立即斷開網絡,並報警求助。李立民還向在座嘉賓推薦了警務處的“拒絕勒索軟件計劃”。透過這一計劃,受害者可以獲取最新研發的解密工具,並及時得到防範勒索病毒的最新建議。

隨後,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的高級督察楊蓉分享了各類騙案的最新統計數據。她表示,雖然2018年的總體罪案率降低,但騙徒的新詐騙手法層出不窮,電話騙案、網上情緣騙案、社交媒體騙案仍不時發生,公眾稍有不慎,很容易墜入新型陷阱。以電話騙案為例,除了近年常見的“猜猜我是誰”、假冒入境處官員、假冒快遞公司的案例外,最近更是出現了假冒廉政公署調查人員的詐騙案例。

港警方商界支招防範網絡騙案與網絡攻擊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高級督察楊蓉

楊蓉向在座嘉賓推薦了警務處反詐騙協調中心的24小時諮詢熱線“18222”,當事人懷疑自己受騙時可以立即打電話諮詢,並尋求協助。除了當事人,當事人的親友發覺當事人有任何異常時也可撥打電話求助。此熱線設有10種語言,以服務不同族裔人士。自2017年7月此條熱線成立後,截至去年12月,警方共收到36660通電話,2202宗攔截請求。熱線還成功幫助警方攔截累計高達14億港元的騙款,拘捕130名犯案人士,成功阻止254宗騙案的發生。

建構防火牆 更好抵禦網絡攻擊

最後出場的香港資訊科技業協會諮詢委員梁國基透露,網絡攻擊、個人資料盜用已經被列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8年全球風險報告中的前五大風險之列。黑客行業的產業鏈目前發展成熟,“有價有市”,犯罪分子只需支付一定數額的佣金,就可聘用程序員寫病毒。因此,病毒泛濫依舊嚴重。他認為,警方透露的案件數字只是冰山一角。

港警方商界支招防範網絡騙案與網絡攻擊

香港資訊科技業協會諮詢委員梁國基

談到如何防範網絡攻擊,他表示,各大企業建構“防火牆”是重中之重,企業應當注重網絡安全人才的聘用和培養。對此,現時市面上已經有不同類型的安全證書訓練課程。

港警方商界支招防範網絡騙案與網絡攻擊

問答環節

在最後的問答環節,在座嘉賓與三位主講者進行了互動,有嘉賓分享了自己遇過的騙案細節,也有嘉賓表達了對於個人資料在社交網站洩漏的擔憂。主講者針對嘉賓提出的問題,一一做出了詳細解答,為嘉賓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記者&攝影:史帥

想讚就給我們“好看”!

右下角點港警方商界支招防範網絡騙案與網絡攻擊

港警方商界支招防範網絡騙案與網絡攻擊港警方商界支招防範網絡騙案與網絡攻擊港警方商界支招防範網絡騙案與網絡攻擊港警方商界支招防範網絡騙案與網絡攻擊港警方商界支招防範網絡騙案與網絡攻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