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委部長密集亮相 傳遞2019中國經濟向好信號
近日,國家發改委、央行、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以及近日接受央視採訪的人社部,六部委部長在一個星期內密集亮相所為何事?
部委高層們的每一次發聲都或多少地影響著相關領域發展,甚至經濟走向。而如此密集亮相更是不多見。他們到底說了什麼?又有哪些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2019經濟到底怎麼樣?
發改委副主任:向好基本面沒改變
1月7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就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官方將適應居民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使消費進一步發揮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他透露,從具體的舉措來看,將制定出台穩住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完善住房租賃、家政服務、養老、托幼的配套政策,挖掘農村網購和鄉村旅遊消費潛力,破除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投資准入的體制機制障礙。
對於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他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國經濟積極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寧吉喆表示,從供給看,中國生產要素綜合比較優勢沒有改變,勞動資源的優勢仍是中國最大的優勢,中國仍具有資本優勢、土地優勢,此外,信息、科技等領域的新動能加速壯大,迅速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從需求看,中國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大眾消費升級態勢明顯,為中國經濟穩定運行提供了巨大的韌性和內生動力。最後,中國政府財政負債率在國際上比較低,宏觀經濟政策工具充足。
他認為,在穩中有變的形勢下,有針對性採取措施,精準施策,中國完全可以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央行行長:金融風險總體收斂
1月8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要精準把握流動性的總量,既避免信用過快收縮衝擊實體經濟,也要避免“大水漫灌”影響結構性去槓桿。
他認為,穩健貨幣政策松緊適度的“度”,主要體現為總量要合理,結構要優化,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一方面,要精準把握流動性的總量,既避免信用過快收縮衝擊實體經濟,也要避免“大水漫灌”影響結構性去槓桿。
另一方面,要精準把握流動性的投向,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精準滴灌的作用,在總量適度的同時,把功夫下在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上。
那麼,如何進一步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易綱表示,人民銀行將和相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綜合施策,通過“幾家抬”,從供需兩端共同夯實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的微觀基礎。同時,他指出,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關鍵是要建立對銀行的激勵機制,主動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而不是用下指標、派任務的行政辦法。
對於當前金融風險方面,易綱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之後,金融體系採取了多項舉措。經過一年多的集中整治,已經暴露的金融風險正得到有序處置,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金融風險總體收斂。
工信部部長:5G商用步伐加快
5G研發使用一直備受公眾關注,1月10日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党組書記、部長苗圩就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接受採訪時透露,今年將在若干城市發放5G臨時牌照。同時,到今年下半年,5G手機、5GPad或將投放市場。
“我們不僅要建好5G,更重要的是想方設法用好5G。”苗圩表示,一是加快促進5G終端成熟。5G芯片、終端的研發進程正在全力加速,力爭5G終端盡快與用戶見面,部分企業有望2019年中推出供用戶測試使用的手機。
二是加快網絡建設進程。2018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放了5G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下一步將開展5G規模試驗,著力打造城市級的高質量5G精品網絡。
三是加快培育5G融合應用。不斷深化基於C-V2X的車聯網標準體系、產業協同和示範應用,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和5G的融合應用,進一步推動5G與農業、交通、醫療、教育等各領域的協同創新。組織開展第二階段的5G應用徵集工作,集各方力量共促5G應用發展。
此外,苗圩還表示,伴隨著居民消費結構的提質升級,新消費理念被廣泛認可接受,2019年信息消費將延續快速增長態勢,在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財政部部長:財政政策加力提效
積極的財政政策到底是怎樣的?1月10日下午,財政部部長劉昆就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9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簡要概括就是要做到“兩加大”“一提高”。
在他看來,“兩加大”,就是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和支出力度。“一提高”,就是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但劉昆也強調,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絕不是要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要實施逆周期調節,主動預調微調,穩定總需求,熨平經濟周期波動;絕不是要突破債務風險底線,而是要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在強化政府債務管理的基礎上,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絕不是要搞政府大包大攬,而是要更多採取改革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著力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商務部部長:穩外貿,促消費各有“三招”
作為經濟的“壓艙石”,消費如何在2019年拉內需、提經濟?
1月11日下午,商務部部長鍾山就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有“三招”。
第一,提升城市消費。全面啟動首批11條步行街改造提升,優化便利店布局、改造菜市場等,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
第二,促進鄉村消費。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國家級貧困縣覆蓋率要超過90%,推動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讓城鄉市場旺起來。
第三,發展服務消費。新建一批城鄉便民消費服務中心,推進“百城萬村”家政扶貧和對外勞動扶貧,力爭带動15萬農村勞動力就業。
內需要擴大,外貿也要穩。在未來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較大的情況下,商務部也有“三招”應對。
第一穩市場,培育30個重點海外市場,推進跨境電商發展,讓中國的企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二穩信心,在稅收、金融、便利化等方面為企業減負,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第三提質量,增加高技術、高品質、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比重,辦好第二屆進博會。
人社部部長:四招穩就業
當前我國就業壓力有多大?
數據顯示,2019年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保持在1500萬人以上,其中高校畢業生數量達834萬人。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近日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就業局勢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不僅有力支撐了經濟發展基本面,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也對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績來之不易。同時也要看到,中國依然是世界上人口和勞動力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解決就業問題具有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
在此前提下,如何保障“六穩”之首的“穩就業”?張紀南表示,重點在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為企業減負擔增活力上下功夫。將加快研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實施方案。加大失業保險費返還的力度和幅度,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將個人申請額度從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小微企業申請額度從200萬元提高到300萬元。
二是在突出重點群體精準施策上下功夫。在做好面上就業工作的同時,突出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實施有針對性的項目和計劃,加強實名制管理和服務,組織開展春風行動等就業專項服務活動。
三是在強化培訓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上下功夫。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對培訓合格的失業人員給予職業培訓補貼,放寬企業職工申領技能補貼的條件,通過多渠道、多方式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不斷提高勞動者就業創業的能力。
四是在保障權益兜牢底線上下功夫。加大對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及時兌現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待遇。加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力度。
來源:國是直通車
編輯:史帥 李倩妍
校對: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