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界祖國改革開放40周年與香港中華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在港舉行

在慶祝祖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創會會長余國春、楊孫西、施祥鵬,榮譽會長戴德豐、盧文端和會長高敬德等六位會長同獲“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積極貢獻大獎”殊榮。為總結經驗、乘勢而上,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於2019年1月8日在香港富臨皇宮舉辦“香港文化界-祖國改革開放40周年與香港中華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社工部巡視員楊茂、宣文部副部長羅江、社團部副部長陳小兵,香港立法會議員馬逢國等嘉賓出席了座談會。

“香港文化界-祖國改革開放40周年與香港中華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嘉賓為活動剪綵

會長高敬德在座談會上作主旨發言,施祥鵬也分享了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變化及獲獎心得。紫荊雜誌社社長楊勇、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執行會長姚志勝和邱偉銘等分別在會上發言,暢談改革開放40年以來祖國取得的巨大成就與香港中華文化傳承發展。出席座談會及聯歡晚宴的還有原全國政協常委楊孫西,第9至12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李嘉音JP.,人民网香港站總經理李海元,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行長王武平,第9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常務副會長鄭蘇薇MH.等多位重要嘉賓。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會長高敬德在座談會上做題為“祖國改革開放40年 極大地促進了香港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主旨演講。他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祖國與香港的偉大成就有目共睹,如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高鐵香港段以及港珠澳大橋開通等,國家未來的發展勢不可擋。我們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而努力!”

高敬德在談到改革開放40年促進香港中華文化傳承時指出,祖國40年的改革開放如春風沐雨,使廣大港人迸發了愛祖國、愛民族血濃於水的情感,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在香港日益深入人心。廣大港人不僅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而且,思鄉念親、回鄉探親、扶鄉助親、愛鄉愛親已成了潮流,每逢祖國傳統的節日香港民眾都要舉家北上回鄉探親,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香港傳承的一種強大形式。中華文化的傳承已成為香港一種歷史性潮流,如“和為貴”、“百善孝為先”等優秀傳統中華文化在香港得以發揚光大,廣大港人愛香港、愛家人、愛拼搏、守法制、重文明、講禮貌、尊老愛幼已成為社會時尚和自然風氣,而“獅子山精神”更激發港人奮進。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會長高敬德作主旨發言

在談到改革開放40年推動香港中華文化發展時高敬德表示,如今的香港蓬勃興起愛國愛港的中華文化已成為香港社會不可逆轉的主流文化,已成為廣大港人的精神支柱,已成為香港社會和諧的基石。廣大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堅定,國家意識、民族觀念、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自己當家作主的理念不斷提升。“香港好、祖國好;祖國好、香港更好”的中華民族文化理念已成為香港社會的廣泛共識。中華文化日益深入人心,“香港人心回歸祖國,首先是中華文化的認同”這一共識普遍被社會所接受。中華文化持續深入廣大青少年和校園中,用中華文化育化人、用中華文化激勵人、用中華文化感染人蔚然成風。他強調,香港回歸祖國22年來,香港與祖國內地的文化交流日趨頻密,取長補短,香港中華文化得到了創新性發展,反映在粵劇、中樂、文學等等方面。香港中樂團的中樂交響化和西樂中奏、粵劇百老匯式的舞台效果、加上電影音效等等,都極大地提升藝術的發展並為觀眾帶來嶄新的視聽享受。香港發揮了中華文化的傳承橋樑和發展紐帶作用,努力使中華文化“走出去”,擴大到“一帶一路”國家乃至全世界。如今的香港已成為向世界弘揚中華文化的“綠洲”和“橋頭堡”。談及香港中華文化總會,他還表示,創會19年來,已擁有560多家屬會社團及15萬多名會員,已成為香港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社團,是香港弘揚中華文化的主體力量,成為了香港愛國愛港、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主力軍。

最後,高敬德深情提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2019年是新中國70周年華誕,香港中華文化總會500餘個屬會和15萬會員任重道遠,一定會在習近平主席講話精神的激勵鼓舞下,與全體香港同胞一起,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投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加積極主動協助國家擴大對外開放,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和國際創科中心地位,大力弘揚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把香港打造成國家雙向開放的橋頭堡。


記者:趙珊

圖片來源:faceboo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