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谷”創業營:國家科技創新的“東方硅谷”
2018年12月1日,來自香港、台灣和內地的創業精英在收穫滿滿的歡呼中,興奮地結束了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紫荊谷創新創業發展輔導中心主辦的創業加速營的10天課程。世人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大眾創業的時代洪流中,這批青年為何能如此幸運地找到“伯樂”?這源於香港中國商會主席、香港經緯集團主席陳經緯博士懷揣的一個“東方硅谷”夢。
文| 本刊記者 馮琳
捐資2.4億港元打造“紫荊谷”
時間倒回至2016年4月25日下午的香港會展中心,陳經緯博士宣布將捐資2.4億港元,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中山大學和暨南大學共12所內地一流高校合作,成立“紫荊谷創新創業發展輔導中心”﹙以下簡稱“紫荊谷”﹚,以支持港澳台僑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更好、更有成效地在內地發展創業。
當天,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時任香港中聯辦主任、現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和時任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佟曉玲等,一同見證了“紫荊谷”項目的簽約暨啟動儀式。
張曉明表示,在內地設立“紫荊谷”,切合國家支持港澳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發展創業、支持港澳和內地加強創新科技方面合作的發展戰略,為有意向到內地發展的香港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提供了解內地的機會和條件。
“紫荊谷”主要以港澳台中小微企業經營者和青年人、華僑華人企業及後裔年輕一代、海歸青年和部分內地創業青年,以及已在內地發展創業的港商、僑商投資企業和青年人作為輔導對象;旨在給學員提供一個學習、交流、合作、發展的創新創業平台;每期的創業營根據各所合作大學的學科優勢來制定個性化的具體輔導方案,分別開設科技創新與發展、中國與“一帶一路”、“互聯網+”、中國市場與國際市場、中國與國際產能合作、高端現代服務業、生態環保行業、金融創新、文化創意、影視製作、跨境電子商務與實體營銷、國際貿易與跨境物流供應鏈、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等相關課程,幾乎涵蓋了當前創新創業的所有領域。
除了由各大學知名教授授課外,“紫荊谷”創業營還會邀請政府相關部門官員解讀國家方針政策和內地投資環境、法律法規、稅收、金融政策等創業背景知識,同時邀請內地行業專家、成功企業家擔當業界導師,向學員分享創業心得及管理經驗,並為學員進行創業輔導。
開營期間,“紫荊谷”專門組織學員實地參觀考察內地創業成功的著名企業,傳授發展創業經驗並作實效性的輔導。每期創業營結業後,學校會為學員頒發畢業證書,學員隨即成為該校校友。入選學員可享受香港經緯集團提供的獎學金資助,獲得全額贊助培訓費和食宿費,個人只需承擔往返交通費。
推動港澳創業人士融入內地發展
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香港在國家發展步入新時代的大背景下,亟待進一步挖掘自身特殊優勢和國家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巨大韌性、潛力。
習近平主席指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要激發調動全社會的創新激情,持續發力,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陳經緯博士作為香港商界的重要領軍人物,不僅一直在為祖國、為香港發展貢獻力量,他還心系教育、熱衷公益,關心青年一代的未來。他認為,創新創業與可持續發展關鍵在於人才,人才成長之路源于教育與培養。香港中小微企業普遍具有廣泛的國際營商網絡和敏銳的創新創業精神;港澳台青年一代和華僑華人的年輕一代多數擁有國際化的教育背景和國際化視野,掌握國際資訊,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創業能力和融合國際的獨特優勢,因此,應爭取他們參與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讓他們共享國家改革開放經濟蓬勃發展的紅利。
“在今後的推進中,如何為更多的香港青年人和中小微企業以及華僑華人後裔年輕一代提供指引,讓他們充分了解內地狀況、相應政策、投資環境?如何幫助他們到內地尋找新的發展天地,實現他們的創業抱負和發展理想?”——這是陳經緯博士近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這些問題的答案最終促成了“紫荊谷”的誕生。由香港中國商會牽頭,香港經緯集團發起並聯合多家香港和海內外華僑華人相關商協會,“紫荊谷”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順利“開花結果”,得以為港澳台僑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進入內地發展創業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紫荊谷”北京地區管理部負責人向記者闡述了陳經緯博士長期堅持舉辦“紫荊谷”創業營的初衷和願景。她表示,“要讓港澳台僑的年輕人和中小微企業,真正從國家的政策中受益受惠,積極協助當地政府引進港澳台僑創業人士與內地開展創新科技合作,並推動華僑華人企業及後裔年輕一代融入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之中。希望港澳台僑以及內地不同背景的創業者們在一起,能夠碰撞出更多火花,不同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及創業經歷的同學之間也能用智慧幫助到彼此。”
2016年4月25日,“紫荊谷”項目於香港會展中心正式啟動,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時任香港中聯辦主任、現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等一同出席見證儀式
給每一位創業家
最好的禮物
在短短10天的集中訓練中,學員們在實戰經驗豐富的導師帶領下,全面梳理創業思路,針對痛點尋找解決路徑,學習和掌握了許多很實用很“接地氣”的創新創業知識和技能。許多學員夜深時還在根據課堂上學到的“BP鐵律”認真思考和修改商業計劃書,做融資路演前的衝刺。
來自香港的學員劉婷目前在金融領域工作,她表示,“在短短不到兩周的時間內,項目主辦方幫我們安排了包括法律、財務、運營、路演和營銷等各個方面非常實用的課程。各位講師的講解深入淺出,配合實例分析和互動討論,讓我們更深刻理解課程內容的同時,也思考整合自己項目工作中需要提升的地方,對大家的創業頗有增益。”
而“紫荊谷”令劉婷感觸最深的是,不同背景、不同行業的創業者們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密切溝通虛心學習,啟發思路,舉一反三,增進合作。“台灣朋友們的團結友愛,香港朋友們的專誠敬業,內地朋友們的務實創新,都給予了我們難得的機會去體會、去感悟。”劉婷說。
截至目前,“紫荊谷”與各合作高校已開辦了50餘期創業營,培養雙創學員近3,000人,產出創業項目400多個。
2018年12月1日,為期10天的對外經貿大學——“紫荆谷”創業加速營課程結束。圖為該期训练营學員合影
為創業項目落地
提供“一條龍”服務
對萬千創業者來說,創業道路上的一個終極難題是缺少對口資本的輔助支持。再有價值的創意和想法,沒有資金和資本的配套投入,也終將歸於一紙空談,著實可惜。“紫荊谷”項目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這一現實問題。“紫荊谷”要做的是,不僅“扶你上馬”,還要再“送你一程”。
為配合從創業營中誕生的項目落地、讓創業青年在培訓輔導後有一個可持續的發展創業空間,“紫荊谷”計劃首先在珠三角、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布局,因地制宜、分別規劃,建設紫荊谷眾創空間、產業園區,符合相關標準的創業項目可進入“孵化”。為此,將同時邀請參與創業營的12所高等院校與地方政府緊密合作。學校可為孵化的企業提供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提供人才和技術的支持幫助,政府又可為企業提供孵化期間各項扶持政策,從而幫助減少青年人創業的成本並降低風險。現在位於上海寶山的紫荊谷眾創空間已經運營,位於成都高新區的紫荊谷眾創空間即將投入運營。
此外,“紫荊谷眾創空間”還將為創業企業提供配套金融服務,以種子基金、天使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等方式支持企業發展創業。與此同時,還引進保薦機構,推介戰略合作夥伴,邀請投資銀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專業服務機構加入,並提供包括進行前期輔導、推介等專業服務,促進優質成員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以利擴大生產和長足發展。
從創意到辦公再到資金,“紫荊谷”為廣大創業青年實實在在打造出了創業“一條龍”的保障計劃。陳經緯博士期望將“紫荊谷”打造成為傳統產業創新的高端平台,他也相信“紫荊谷”能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東方硅谷”。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1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周琦、李倩妍、史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