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富士美術館:以藝術交流增進中日人民的友誼與理解

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於1983年創立,座落在東京八王子市,以“一流的美術,成為人人共享之物”為核心價值,在全球積極推動文化交流,並因此在1990年獲頒“外務大臣表彰獎”。東京富士美術館的創立者池田大作先生就是著名的“池田倡議”發表者,是日本民間最早公開表達恢復中日邦交主張的人之一。自開館之日起,東京富士美術館便是促進中日文化藝術交流、增進中日人民了解互信的積極推動者。

本刊記者 李惟

東京富士美術館:以藝術交流增進中日人民的友誼與理解

東京富士美術館

1985年就開始

在日本舉辦中國文化展

東京富士美術館現藏有約3萬件收藏品,其中包括日本、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各時代的繪畫、版畫、攝影、雕塑、陶瓷、漆工、武器、刀劍、紀念章等多類作品,以油畫和攝影收藏為最大特色。其中油畫收藏涵蓋從文藝復興,巴洛克與洛可可、寫實主義與古典主義,到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與後印象主義,一直到後來的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潮流等各時期多流派的作品,可以勾勒出一幅16至20世紀西方藝術的歷史畫卷。“不過,我們最好的藏品前不久都搬去中國了。”東京富士美術館事務局主事白根敏昭說。

原來,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暨“池田倡議”發表50周年之際,2018年10月23日至12月23日,由東京富士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共同主辦的“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在中國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展覽精選了60幅來自東京富士美術館的西方藝術經典藏品,包括莫奈的《睡蓮》、畢加索的《鴿子》、馬奈的《漫步》等,每幅作品旁都配有200至400字的作品介紹,展出不到兩周就吸引了3萬人前去觀看。

東京富士美術館:以藝術交流增進中日人民的友誼與理解

“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館藏作品展”部分展品

這並不是東京富士美術館第一次在中國舉辦西洋繪畫展。1992年,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東京富士美術館就曾在北京舉辦“西洋繪畫名作展”,當時中國這類展覽還不是很多,不少年輕人從各地坐火車前來觀展,早上開展前就排隊等在門口;199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及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東京富士美術館又在香港藝術館舉辦了“西洋繪畫名作展”,同樣受到了熱烈歡迎。

池田大作先生認為,中日友好的基礎是人民與人民的心的交流,而“文化的交流可以培育出相互的理解,精神的交流可以萌生出相互的信賴”。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東京富士美術館自創立以來,一直積極推動中日文化藝術交流。除了多次在中國展出館藏珍品外,東京富士美術館也多次向日本人民介紹中國文化。

1985年,池田大作先生積極與中國的敦煌研究院、敦煌縣博物館展開合作,在東京富士美術館舉行了“中國敦煌展——絲綢之路 遙遠之光”,首次向日本民眾展示了在敦煌發現的極為珍貴的經卷等歷史文物,在日本引起熱烈反响。

2008年,池田大作先生創意和發起了“大三國志展”。展品共200餘件,其中147件來自中國的展品是中日兩國專家經過3年、從中國11個省市的34家文博單位精挑細選出來的,包括彩繪陶說唱俑、銀縷玉衣、青瓷羽紋佛飾盤口壺等國寶級文物,僅國家一級文物就有53件。日本巡展參觀人次超過100萬。

東京富士美術館:以藝術交流增進中日人民的友誼與理解

图为曾在東京富士美術館展出的鄂君啟金节,是中國最早的免稅通關憑證(圖:中新社)

此外,東京富士美術館還曾舉辦“地上的天宮──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展出了大約200件繪畫、工藝品、服飾和珠寶等珍品;舉辦“中國陶瓷名品”展,展出橫跨中國4,500年歷史的125件館藏品;舉辦“漢字三千年”大型文物巡展,展出中國6省市17家文博單位的110件(組)展品,其中一級文物將近20%;等等。這些展覽使眾多參觀者親身感受到中日兩國相近相通的文化底蘊,從而促進了兩國文化交流、增進了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

讓一流的美術成為人人共享之物

東京富士美術館:以藝術交流增進中日人民的友誼與理解

東京富士美術館在日本舉辦“地上的天宮──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吸引大量觀眾參觀

東京富士美術館的核心價值之一是“讓一流的美術,成為人人共享之物”。除了盡心竭力促進中日文化交流外,池田大作還致力於通過展示高雅藝術文化,消除人類間的隔膜,向全世界傳遞和平友好的信息。通過文化交流,來推動國與國、人民與人民之間友誼與理解的行動,便是東京富士美術館“以藝術聯結人心”以及“暢談世界”的成立宗旨。

其實,池田大作創辦美術館的想法,早在東京富士美術館成立22年前的1961年就已萌芽。那一年,池田大作在日本京都競技場發表了關於在東京建立一所美術館的構思,他說:希望以熱愛“自然”和“人類”、崇尚“美”的心,把世界的人民聯繫起來。在池田大作看來,創辦美術館,促進全球文化交流,對於世界和平是尤為重要的一步。那年秋天起,池田大作還親自“取經”,探訪了多個國家的藝術展館。

在此過程中,有一位法國人深深影響了池田大作,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美術史家、曾任法國羅浮宮博物館繪畫部部長的勒內.于格(René Huyghe)。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因極力保護《蒙娜麗莎》畫作免遭德國納粹破壞而廣為人知。1974年,于格先生訪日途中與池田大作相遇,兩人因有著相同的藝術共享理念,一拍即合,結下深厚友誼。那個時候,池田大作創立東京富士美術館的願望逐漸成形。

1981年,東京富士美術館籌備委員會正式成立。1983年4月28日,美術館竣工。1983年11月3日,東京富士美術館正式開館,吸引了各界人士及眾多日本市民前來觀展。當年轟動一時的開館紀念展——“近代法國繪畫展”就是在于格的幫助下策劃完成的。該展覽展出的名畫均來自於羅浮宮博物館等8座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美術館,在日本引起強烈反響。

成立以來,東京富士美術館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了展覽,泰王國朱拉蓬公主及常陸宮正仁親王與親王妃、哥倫比亞共和國巴爾科總統夫人及三笠宮崇仁親王與親王妃、瑞典古斯塔夫國王與王后、英國亞歷山德拉公主等都曾擔任東京富士博物館的展覽嘉賓。東京富士美術館:以藝術交流增進中日人民的友誼與理解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1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周琦、李倩妍、史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