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建聯主席李慧琼:2019年香港社會政治展望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相信香港社會健康發展的勢頭能夠延續。但與此同時香港社會及政治層面仍將面對不少嚴峻挑戰,反對派中的“傳統泛民”和“本土”力量會否再次串通並在行事方式上變得更為激進,值得留意。我期望特區政府認真辦好國慶70周年的活動,大力宣傳國家的成就,讓香港市民感受身為中國人的自豪,並鼓勵他們同心同德,維護國家根本利益,參與國家和香港的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 香港民建聯主席 李慧琼

香港民建聯主席李慧琼:2019年香港社會政治展望

李慧琼

香港社會政治整體

健康發展的勢頭將會持續向好

2018年是充滿挑戰而成果豐碩的一年。這年立法會舉行了兩次補選。四名反對派議員因為不尊重就職宣誓規定,被取消議員資格,導致四個立法會議席懸空。連同在更早前懸空的兩個議席,九龍西及新界東本應各有兩個議席進行補選,但反對派玩弄法律程序,特意安排劉小麗和梁國雄繼續上訴,令這兩區在3月11日舉行的補選變相成為單議席選舉。而在這場補選後,他們再進行政治操作,讓劉小麗主動撤銷上訴,促使當局在11月25日再舉行一次九龍西的單議席補選。反對派明顯是看到自回歸後的多次補選結果,愛國愛港陣營從未在單議席選舉中贏出,認為自己必勝無疑。面對反對派製造的困難,愛國愛港陣營同心協力,尋找合適優秀的人選,連續兩次在九龍西的補選取勝,除了取得單議席選舉勝利的突破外,更令建制派在立法會地區直選取得18席,確保了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均佔多數,進一步擴大了建制派在議會內的優勢。

總結兩次勝選的經驗,除了因為愛國愛港力量空前團結,亦有賴林鄭月娥女士擔任行政長官後,社會氣氛緩和,而在2017年底,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同心合力,成功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為議會運作回復正軌打下良好基礎。此外,在過去一段時間,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堅決果斷應對所謂“港獨”“自決”的政治勢力,透過法律制度有效遏止它們破壞“一國兩制”、損害香港整體利益的企圖,也令香港社會得以回歸正軌,政治環境趨於穩定。

在未來一年,我相信香港社會健康發展的勢頭在各方的努力下能夠延續下去,尤其是隨著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兩項重大基建項目啟用,粵港澳大灣區內民眾往來更便利,交流更緊密,香港將進一步融入大灣區發展,經濟民生發展會有更好的機遇。民建聯早前公布一系列建議書,提出促進大灣區發展的利民措施,也舉辦多場圓桌會議就大灣區發展聽取各界意見。我們期望與社會各界一起努力,推動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創造更多機會,造福全港市民。

香港民建聯主席李慧琼:2019年香港社會政治展望

民建聯舉辦多場圓桌會議就大灣區發展聽取各界意見

警惕非建制派

將經濟民生議題政治化

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展望新年,香港社會及政治層面仍將面對不少嚴峻挑戰。

首先,國家與美國的貿易磨擦對香港經濟的負面影響會陸續浮現,特區政府及不少經濟學者都預期香港經濟將面臨下滑的風險,而隨著股市及樓市的回落,財富效應消失,政府將要面對“穩企業、保就業”的挑戰。

同時,非建制派亦可能將經濟民生的議題政治化。最近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要求檢討美國對香港的政策,就被非建制派議員大肆利用,藉以指責特區政府維護“一國兩制”不力。他們意圖很明顯,就是與外國勢力互相配合,製造經濟不穩定因素,藉以阻撓特區政府各方面的施政。

我們預期國家與美國的貿易角力將持續,因為美國挑起貿易戰的目的是遏止中國的崛起,它會在經濟、法律、科技發展、人權、軍事不同事務上全方位打壓中國,再加上特朗普政府作風反覆無常、恃強霸凌,我們也不排除美方會對香港做出其他“小動作”,以作為中美關係的籌碼,而香港反對派亦配合興風作浪。

這些挑戰對特區政府施政,以及香港社會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民建聯作為穩定香港的力量,會積極參與各種游說工作,盡力在本港及國際社會反映“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實踐的情況,以及中央政府、特區政府的決心,以免國際社會被一些錯誤訊息誤導。

在民生方面,近期樓價雖然回落,但市民住屋問題仍未解決,覓地方案困難重重。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方案,卻被反對派妖魔化;同時,沙中線工程出現連串問題,雖然政府委任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正進行調查,還原事故的真相,但事件肯定影響到沙中線全線通車的安排,亦打擊到市民對特區政府的施政信心。此外,香港城市衛生環境變差,鼠患、蚊患處處,“四電一腦”受管制電器(即空調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編者注)徵費後違法棄置的問題不斷出現,在市民深受其苦之際,政府卻力推都市固體廢物徵費,不少市民擔心政府的執法能力不足,憂慮徵費後加劇違法棄置的問題,造成“垃圾圍城”。這些問題考驗特區政府的施政能力。我們認為特區政府必須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妥善回應市民的憂慮,並採取切實措施有效處理問題,加強公眾對政府落實政策能力的信心。

在行政立法關係方面,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積極主動地做了不少改善的努力,而隨著《立法會議事規則》的成功修訂,立法會的運作逐步回復正軌,“拉布”的威脅正逐步受控,議事效率與議員的發言權獲得平衡。此外,在“宣誓風波”後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釋法,明確了立法會議員及其他公職人員就職宣誓的法律要求。特區政府也建立起一套規範制度,依法要求各級選舉參選人真誠擁護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這些舉措對立法會以至整個特區政治秩序起了穩定的作用。然而,立法會內非建制派粗暴干擾和衝擊議會運作的行為仍經常出現,甚至連行政長官出席立法會會議也受到干擾,被迫中止。市民對於非建制派的破壞行徑深表不滿,希望立法會可加強對違規議員的懲處。為此,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正討論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加強對違規議員的罰則,建制派議員原則上支持增設對違規議員罰款及暫停出席會議的安排,我相信未來一年會有更明確的方案及跟進行動,以回應市民的訴求。

最後,經驗告訴我們,在選舉年社會從來都不會平靜。一般估計,由於梁國雄被取消資格而懸空的議席很大機會在2019年進行補選,而同年底亦將進行區議會的換屆選舉,反對派會一如既往進行政治操作,務求挑撥社會對立情緒和對特區政府施政的不滿,以帶動選情。另外,確認參選資格的問題也會在這些選舉中再次成為焦點。根據九龍西兩次補選的結果,不少分析都認為“傳統泛民”得票大跌,主要原因是所謂“本土”力量不投入支持。反對派會否因這個經驗而再次串通,並在行事方式上變得更為激進,值得留意。

香港民建聯主席李慧琼:2019年香港社會政治展望

2018年12月16日,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與香港特别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舉行工作會晤(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國家從1949年成立至今,克服種種崎嶇困難,踏上高速發展的道路,現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而香港在中央支持下落實“一國兩制”,也取得巨大成功。我期望特區政府認真辦好國慶七十周年的活動,大力宣傳國家的成就,讓香港市民感受身為中國人的自豪,並鼓勵他們同心同德,維護國家根本利益,參與國家和香港的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香港民建聯主席李慧琼:2019年香港社會政治展望

(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1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周琦、李倩妍、史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