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大灣區建設機遇 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東莞沙田打造“臨港產業新城”

東莞市沙田鎮,地處廣州至東莞、深圳、香港等大中城市發展軸帶的中間和珠三角經濟圈的幾何中心位置,擁有優越的地理區位、港口岸線和生態環境優勢,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建設,沙田已從東莞一個欠發達的小鎮蛻變為實力雄厚的臨港產業新城,在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中位列第96位。

近年來,沙田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臨港現代產業帶”,作為廣深科技創新走廊重大創新節點之一,以可供成規模連片開發的土地空間承接大灣區經濟輻射。

對此沙田鎮主要領導賈貴斌提出了沙田發展的明確思路:“抓住發展格局變遷‘窗口期’,圍繞構建臨港現代產業集聚區,以先進製造業為核心,狠抓重大項目招引建設,加快固定資產投資,全面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刊記者:彭彥

臨港現代產業助推灣區新城建設

2018年初,東莞發布“市委一號文”,提出從實體經濟振興等多個領域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並對沙田鎮全新定位——打造“臨港現代產業”。這個定位,為沙田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圍繞構建“臨港現代產業”這個定位,沙田主動出擊,以重大項目招商為龍頭,發展先進製造業,抓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實現經濟快速增長。

據統計,2018年前三季度,沙田鎮國內生產總值113.1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2%,經濟增長勢頭強勁,在東莞全市32個鎮街表現“搶眼”。

用賈貴斌的話說,就是緊抓“臨港”“現代”四字,引入現代產業,改造傳統產業,推進臨港現代產業集聚區的形成,打造一個宜居宜業的灣區新城。

重大項目引領產業發展

2018年10月19日,深圳,2018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上,包括中軟國際有限公司、深圳市有信達供應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7家龍頭企業簽約入駐思貝克科技港灣新城項目。

思貝克科技港灣新城項目計劃投資600億元,位於沙田鎮西,佔地約293公頃,以科技港灣生態新城為目標,突出產業引領、產城融合,將港灣新城打造為吸引高端產業、資本和人才的高品質城市中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先行區、產業轉型升級和城鄉融合發展的示範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上的重要節點。作為沙田鎮具有產業集聚平台功能的重大項目,思貝克港灣新城由國際頂級的SOM建築設計公司完成概念性總體規劃及產業規劃編制,計劃自2018年起,在沙田以東莞市思貝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名義實現營收不低於111億元,此後以30%的年增長率,實現到2022年營收不低於330億元。

自2017年第三季度以來,沙田鎮成功引進包括思貝克港灣新城、匯景人工智能小鎮等25宗、投資總額超過1,000億元的優質臨港現代產業項目。2018年前三季度,精達等12個省市重大項目動工,深赤灣二期等4個項目投產。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位於沙田鎮立沙島的巨正源丙烷脫氫項目於2018年12月12日完成了3,050噸的產品分離塔整體吊裝,這意味著填補華南地區聚丙烯產品市場缺口的項目將全面進入沖刺階段。巨正源丙烷脫氫制高性能聚丙烯項目是廣東省重點項目,丙烷脫氫制高性能聚丙烯項目的主要產品是一種低成本、性能優異、用途廣泛的高分子材料,通過碳纖增強,可提高聚丙烯材料的強度、熱變形溫度和尺寸穩定性,廣泛應用於電子電器、新能源汽車、建築等領域。按照計劃,該項目分為兩期建設,第一階段6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計劃於2019年上半年投產。投產後將有效填補華南地區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的需求缺口,為手機、家電、醫療、3D、汽配等高端產業提供分子新材料原料,使下遊產業鏈得到延伸,推動產業集約化發展提速。

隨著這些重大項目的落地,沙田鎮已初步形成智能製造、精密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臨港現代產業集群,具有完備的產業製造基礎,能夠滿足各行各業的發展需要。

高質量發展鑄就港灣新城建設

在招引重大項目的同時,沙田高起點規劃建設港灣新城。正在規劃建設的24平方公里的港灣新城體現出產業引領、產城融合的特點,同時強化片區聯動。

“突出港灣新城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樹立城市經營理念,深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順應城市環灣沿江發展方向,利用好對接廣州的橋頭堡優勢,從更高的層面抓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賈貴斌表示。

沙田按照連片推進思路,堅持品牌帶動,加快城市更新,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打造城市建設新亮點。其中,民田改造片區引入匯景集團,計劃總投資約300億元,打造匯景人工智能小鎮。此外,沙田建成了西大坦作業區中路等一批內部道路,推動港灣大橋建設,積極協調進港南路延長線等鎮際聯網路盡快動工,同時,加快坭洲島公租房、民田安置區等設施建設,大力實施城市景觀提升和城市建築外觀整飾工程。

在推動企業投資的同時,沙田還圍繞提升城市品質,突出美麗沙田建設,推動生態高質量發展。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推進環境污染治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果斷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和企業,著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生態美麗家園。同時,沙田按照“一村(社區)一策”原則,高起點編制好村莊規劃,打造鄉村建設精品工程。

便捷交通凸顯區位優勢

2018年11月20日,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虎門二橋——最後一片節段箱樑成功架設,全長12.89公里的主線全面貫通。虎門二橋預計2019年5月通車,屆時從東莞到廣州番禺比現在縮短30分鐘車程。同月,穗莞深城際線軌道鋪設已正式進入深圳,按計劃,全部鋪軌作業將於2018年12月中旬左右完成,年底前達到靜態驗收條件,穗莞深計劃2019年全線通車。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推進,沙田的區位優勢開始凸顯,交通優勢展現。”賈貴斌表示,沙田地處粵港澳大灣區中部軸線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腹地,是對接廣州、深圳的橋頭堡,已通車的廣深港高鐵、廣深沿江高速以及在建的虎門二橋、莞番高速、穗莞深城軌等交通要道在沙田交匯,從沙田出發,30分鐘可達寶安機場、香港西九龍站,60分鐘可通白雲機場,90分鐘可抵澳門,北上南下、東進西出,交通十分便捷。

不但如此,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核心,沙田“臨港現代產業帶”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重大創新節點之一,加上擁有東莞全市乃至整個珠三角核心區域難得的可供成規模連片開發土地,具有充足空間承接更多的大灣區輻射,在新一輪發展中大顯身手、大有作為。把握大灣區建設機遇  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東莞沙田打造“臨港產業新城”

——//////////——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1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周琦、李倩妍、史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