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拚!世界四大灣區實力面面觀

萬眾矚目的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
終於在2月18日正式公布。
作為繼美國紐約灣區、
美國舊金山灣區、
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
世界第四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
有哪些數據指標
已經力壓群雄?
又有哪些方面
仍然需要奮起直追?
紫荊新媒體
綜合多項數據指標,
多方面為您比較
世界四大灣區的各項實力。



人口概況
(2017年)
從地區生產總值看,粵港澳大灣區排名四大灣區的第三名,約為舊金山灣區的2倍,已經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從人均GDP來看,粵港澳大灣區雖然已經達到世界銀行高收入地區的標準,但總體數字與其他三大灣區有一定的差距,約為東京灣區的二分之一,仍有較大上升和發展空間。
空港與港口實力比較
(2017年)
從空港貨郵吞吐量和港口貨櫃吞吐量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各項數據指標均已超過其他三大灣區的總和,領先明顯。
教育實力對比
(2018年)
粵港澳大灣區有四所大學入選世界前100名,然而這四所大學均位於香港,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各地區間的教育實力和資源分配尚不平衡。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8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全球科技活動集群排名:東京灣區排名第一,深圳-香港地區第二,舊金山灣區第四。
通過比較世界四大灣區
各方面的數據,
我們可以看到,
粵港澳大灣區
在創科、地區生產總值等方面
已經與其他灣區不分伯仲。
當然也應注意到,
在人均生產總值等方面,
粵港澳大灣區
仍有上升和進步的空間。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
正式出台,
相信粵港澳大灣區
在未來一定能
顯現出更強的競爭力。
▶▶▶▶▶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
編輯:史帥、李倩妍
校對: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