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世界級的新名片——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落地實施後,將全面影響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以及全國經濟、人口格局。

它將與“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三個國家戰略一起,承擔起時代發展、區域發展的使命。

一.粵港澳大灣區提出背景

  • 2016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聯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內容。

  •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這個概念首次出現在了政府工作報告中。

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家經濟發展需要新的引擎。另外,中國綜合實力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水平,需要一張世界級名片。

二.粵港澳大灣區四個中心城市

關注!世界級的新名片——粵港澳大灣區

四個中心各自承擔著不同的功能,此前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張曉明在接受采訪時就已透露:

關注!世界級的新名片——粵港澳大灣區

2019年1月11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張曉明就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和建設、便利港澳居民到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以及港澳在國家改革開放新階段中的優勢和作用等話題,接受了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記者專訪。

香港主要是鞏固和提升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

澳門主要是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廣州主要是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

深圳主要是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努力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三.粵港澳大灣區五大定位:

關注!世界級的新名片——粵港澳大灣區

01

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關注!世界級的新名片——粵港澳大灣區

02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關注!世界級的新名片——粵港澳大灣區

03

“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

關注!世界級的新名片——粵港澳大灣區

04

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

關注!世界級的新名片——粵港澳大灣區

05

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關注!世界級的新名片——粵港澳大灣區

四.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補合作

一二三四個國家、種體制、個關稅區、個核心城市”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特色,也是優勢之所在。

意指“一國兩制”,涉及內地、香港、澳門三個不同的關稅區,三種不同的法律體系及三種不同的貨幣,以及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個核心城市,是大灣區的顯著特點和優勢,跟世界上其他灣區比較,大灣區差異明顯,優勢也明顯,在發展中將會機遇與挑戰並存。

大灣區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提高區內合作,包括確定大灣區內各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優勢,並探索相互之間的互補合作模式。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張曉明在專訪中講到:“一方面,我們要看到這種制度性的差異會影響到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等生產要素的便捷流動,影響到三地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有效銜接,影響到跨境協同創新效率和市場深度融合。有些問題用傳統思維難以破解。另一方面,從積極的角度看,這種制度性差異正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特色和優勢所在。有多樣性,有差異性,就有互補性,把各自的特長、優勢組合在一起,就能形成綜合競爭力。特別是在“一國兩制”下,可以把港澳市場經濟成熟、國際聯繫廣泛、專業服務發達、法治公認度高、科研力量比較強等優勢,與廣東腹地廣、市場大、製造業發達、科研實力雄厚和政府決策力、執行力強等優勢結合起來。特別是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優勢、領導體制的優勢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把大灣區規劃和建設好,實現更全面、更協調、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粤港澳大灣區国家战略

將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綜合實力的名片

也是國家參與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和全球競爭的載體

來源:香港立法會《粵港澳大灣區概況》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官網

《張曉明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話題接受央視記者專訪》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周琦

校對:莫潔瑩、趙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