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局: 香港出口前景審慎樂觀
今年全球經濟面對愈來愈多不確定因素,香港出口增長可能放緩。但考慮到世界經濟大致仍保持周期性增長勢頭,加上中美貿易談判的最新進展反映雙方希望解決分歧,以及香港出口商主動尋求對策如開拓新市場等,以減低影響,我們對香港今年出口表現仍審慎樂觀。
文|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 關家明
關家明
中美貿易爭端尚未對香港出口造成
重大負面影響
2018年,儘管後半年貿易摩擦加劇,但世界經濟仍能保持升勢。在大多數主要經濟體同步復甦的支持下,香港的出口表現延續了2017年的增長態勢。2018年首11個月,全球各地需求強勁,加上出口商提前發貨付運至美國以避免繳納新增關稅,香港出口貨值上升8.6%至38,188億港元。2018年第四季度,儘管中美貿易摩擦仍在持續,但我們的調查顯示香港出口商的信心已進一步穩定下來。
中美貿易爭端尚未對2018年的香港出口造成重大負面影響,部分原因在於潛在需求強勁,另外也有出口商提前發貨以避免繳納較高關稅的因素。
市場方面,香港對傳統市場的出口全面上揚,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增長顯著,對日本的出口增幅則屬主要市場中最低者。亞洲發展中地區方面,香港對中國內地和東盟的出口保持增長勢頭,部分原因是該等地區生產網絡龐大,以及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在亞洲發展中地區之外,本港對其他新興市場的出口增長更快,去年1-11月對歐洲新興市場的出口增幅高達33%、拉丁美洲增長16%、非洲增長16%。
此外,香港出口貨品的單價上升也推動了銷售額的增長。2017年單價指數上升1.8%,2018年首10個月再調高2.5%。海外需求增加及商品價格轉穩,有助推高出口價格。
51%受訪出口商預計
今年銷售額將增加或持平
2019年,雖然世界貿易環境充滿挑戰,全球經濟周期性復甦勢頭料仍可延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全球可保持增長勢頭,2018年增長3.7%,2019年可維持同樣增速。以美國為首的發達經濟體在減稅和就業改善的推動下,經濟增長勢頭應可持續,但步伐或放慢。發展中經濟體雖然受到貿易摩擦和投資往來受阻的影響,但預料仍可保持一定增長。
其中,中國內地經濟預料將保持目前的增長水平。2019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第四年,內地料將努力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為實施經濟再平衡戰略,私人消費會繼續成為主要的增長動力。另外,內地為刺激進口,降低了消費品的進口關稅,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也剛於2018年11月舉行,這些都體現了中國從“全球賣”走向“全球買”的重大政策轉變。
此外,由於外部需求強勁,全球燃油價格回穩,加上基建投資增加和私人消費暢旺,預料東盟經濟可持續增長。2019年1月,《香港—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生效,估計可增加某些消費品的需求,並加強香港與該區的聯繫。中美貿易摩擦推動了貿易分流,並促使商家把製造設施擴展到東盟,令機器設備和零部件貿易量上升。
今年1月《香港—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生效,估計可增加某些消費品的需求,並加強香港與該區的聯繫。圖為《香港—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儀式現場(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今年全球經濟面對愈來愈多不確定因素,香港出口增長可能放緩。但考慮到世界經濟大致仍保持周期性增長勢頭,加上中美貿易談判的最新進展反映雙方希望解決分歧,以及香港出口商主動尋求對策如開拓新市場等,以減低影響,我們對香港今年出口表現仍審慎樂觀。預測 2019 年出口貨值及貨量將分別增長5%及3%。
業界對出口前景的看法則迥異、好淡爭持。從我們的調查看,51%受訪出口商預計2019年的銷售額將增加或持平;而認為單價會上升或保持不變的則有57%。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從“全球賣”走向“全球買”的重大政策轉變的體現之一。此間,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聯合主辦了“國際貿易 香港經驗”論壇
66%的受訪者表示
會發展美國以外的市場
如今,中美雙方數度加徵關稅對港商的影響已逐漸浮現。去年四季度,近47%受訪港商表示,貿易摩擦已為其業務帶來負面影響,較去年三季度大幅增加了10個百分點。三分之二的受影響港商曾遭買家削減訂單;亦有46%出口商被買家以此為由壓價。
2019年香港出口前景總體審慎樂觀,但也面臨不少困難與挑戰。中美貿易爭端帶來許多隱憂,陰霾揮之不去,可見保護主義對香港出口前景威脅最大。此外,各主要經濟體收緊銀根,還有地緣政治摩擦不斷,也為貿易和投資往來帶來不明朗因素。
在這樣的外部環境下,香港出口商主動尋求對策,以減低中美貿易摩擦衍生的潛在風險。長遠而言,受訪者有意採取分散市場策略,66%的受訪者表示會發展美國以外的市場,其他出口商則會採取增強產品競爭力等措施。
分行業看,幾個主要行業中,電子產品出口商最樂觀,也是唯一一個前景展望較上一季為佳的行業。根據2018年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的現場調查結果,機械人科技和電子競技產品估計會有強勁需求。
服裝出口展望則沒那麼樂觀。由於內地經營成本上升,加上生產設施持續分散到南亞和東南亞國家,香港的服裝出口預料會被削弱。
玩具產業的市場表現則視乎短期內是否會再有新款遊戲機推出,包括電子競技和智能手機遊戲。
鐘錶出口在2018年略為回升,預料2019年將保持穩定。鐘錶業的未來趨勢方面,智能手錶可與智能手機和其他數碼設備兼容,估計將繼續是香港手錶出口的主要增長動力。同時,電子支付發展迅速,也會進一步帶動全球各地市場對穿戴式技術的需求。另一方面,消費者注重工藝和設計,為混合型手錶創造發展空間,這些手錶有智能手錶的一些基本功能,但也保留了工藝感。
經濟增長有所減弱可能對香港珠寶出口構成壓力。不過,一些產品價格相宜,品牌形象良好,且在設計、品質和工藝方面都有一定水準,估計將越來越受歡迎(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珠寶出口方面,經濟增長有所減弱可能會對香港珠寶出口構成壓力。目前來看消費者態度依舊保守,預計將令高檔產品需求受制。不過,一些產品價格相宜,品牌形象良好,且在設計、品質和工藝方面都有一定水準,估計將越來越受歡迎。在中國內地和印度等主要市場,消費者對黃金的喜愛不減,鉑金、鑽石也會繼續受市場歡迎。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2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史帥、李倩妍、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