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對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充滿信心
消除貧困是全人類的共同目標,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重要課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作為執政宗旨,改革開放至今,國家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中國奇跡。當前,中國已進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更提出“確保脫貧有實效、可持續、經得起歷史檢驗”。距離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節點越來越近,中國究竟能否按時、保質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對此,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向記者表示,脫貧攻堅已取得顯著成就,對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充滿信心。
文|本刊記者 魏東升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
全國832個貧困縣
已有一半摘下貧困帽
中共十八大以來,扶貧開發工作被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點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共十九大明確把精准脫貧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自此,中國的精准扶貧已經實施了6年,脫貧攻堅戰也已打了3年。關於這些年來扶貧工作的整體情況,劉永富用兩句話進行了全面概括。
第一,“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就”。劉永富就直接減貧成果介紹稱,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8年的1,660萬人,6年時間減少了8,000多萬人,連續6年平均每年減貧1,300多萬人。特別是東部9省市已有8個省市,即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山東,沒有國家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僅剩遼寧還有幾萬貧困人口。從貧困縣來說,2016年摘帽28個縣,2017年摘帽125個縣,2018年摘帽280個縣左右,目前各省正在進行評估,很快就會宣布。照此計算,全國832個貧困縣已有一半的縣成功摘下了貧困帽。2013年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2.8萬個,截至2018年底還剩2.6萬個。按照中央確定的目標——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目前已經做到85%左右人口脫貧、80%左右村退出、超過50%縣摘帽。
扶貧攻堅倒逼了產業發展、生態改善。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庫布其沙漠狂風肆虐,黃沙漫捲,環境惡劣,當地農牧民生活困苦。經過多年整體治理,庫布其沙漠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創造了大量生態財富,累計帶動沙區10萬多人徹底擺脫貧困。上圖為治理前的庫布其沙漠,下圖為如今綠意盎然的庫布其沙漠(圖:新華社)
“今年再努力一年,攻堅克難,再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再摘帽300個縣左右,那麼到明年就只剩600萬以下的貧困人口和60個左右的貧困縣。”劉永富說。
劉永富又就許多間接減貧情況補充道,首先,脫貧攻堅大大改善了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僅貧困人口受了益,所有村民也一起共享這些成果。其次,通過脫貧攻堅還倒逼了產業發展、生態改善,培養了大批農村幹部,鍛煉了大批黨政機關、國企、事業單位幹部。再者,脫貧攻堅讓基層幹部的工作作風有了轉變、工作能力有了提高,農村治理水平有了提升,這些都是涉及長遠發展的,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第二,“我們對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充滿信心”。劉永富表示,我們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五級書記抓扶貧,加強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領導。通過6年精准扶貧、3年攻堅戰,積累了許多工作經驗,政策措施更加完備。另外,我們還有新的措施,大規模的投入,大量人員的幫扶,堅持目標標準,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嚴格的考核評估,所以我們充滿信心。
劉永富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抓。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都要主持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黨的十九大以來,每個月都對脫貧攻堅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即使在去年大年三十和今年正月初一這麼重要的節日,習近平總書記還對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批示。我們作為脫貧攻堅的專責部門,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壓力山大、動力十足,當然也信心滿滿。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我們堅信脫貧攻堅任務目標能夠圓滿完成。”
劉永富特別強調指出,這次脫貧攻堅戰解決的是中國千百年來沒有解決的絕對貧困問題,並不是說絕對貧困問題解決完了,中國就沒有貧困了,相對貧困還會長期存在。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個地位並沒有改變。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特別是三大差距(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地區差距、城鎮貧富財產差距——編者注)還是比較明顯的,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特徵。所以,減貧在中國還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扶貧工作必須務實、措施必須扎實、結果必須真實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距離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全面脫貧的目標僅有一年多的時間。對此,劉永富坦言,確實任務很重,政府扶貧部門做好今年的工作尤其重要,做好了,則為明年的工作打下一個更加堅實的基礎,既完成任務,又保證質量。
脫貧攻堅大大改善了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圖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縣支尓莫乡新修的鋼筋結構梯道
在劉永富看來,開展扶貧工作要“點面結合”。在面上,今年要對照“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編者注)的標準,針對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安全飲水這四個方面,在全國進行一次摸底清理,把存在的問題找出來,建檔立卡,記在賬上,逐項、逐戶、逐人對賬銷號,防止出現遺漏。
脫貧的動力在經濟、核心靠就業。河北威縣在推進產業扶貧過程中,引導農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業,開闢出一條脫貧創收新路徑。圖為威縣固獻鄉農民在溫棚裡採摘菊花(圖:新華社)
在點上,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三區”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區,“三州”指甘肅臨夏州、四川涼山州和雲南怒江州——編者注)。截至去年底,有“兩個一百”是攻堅克難、攻城拔寨的“寨子”,一是貧困人口3萬人以上的縣有111個,二是貧困發生率在10%以上的縣有98個。“這就是堅中之堅,我們要盯著這些地區加大投入、加大幫扶力度,還要落實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劉永富說。
另一方面,劉永富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對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和考核評估發現的問題,以及各個方面包括媒體監督發現的問題,進行認真整改,通過問題整改推進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確保脫貧有實效、可持續、經得起歷史檢驗。”在按時完成扶貧脫貧任務的同時,又能確保脫貧質量、讓脫貧成果經受得住歷史檢驗,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劉永富堅定地說,脫貧攻堅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但不能因此就不顧質量。這次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是明確的,工作要求也是嚴格的,扶貧工作必須務實,措施必須扎實,結果必須真實,這是基本的要求。目標任務不能靠宣布完成,要實實在在地做出來。
劉永富補充道,我們對脫貧是有嚴格標準和程序的。貧困縣、貧困村的退出是指,絕對貧困人口數量在中部地區降到2%以下、西部地區降到3%以下。貧困戶的脫貧需要做到“一二三”——一個收入、兩個不愁、三個保障,即到2020年人均年純收入達4,000元人民幣左右,並且做到不愁吃、不愁穿,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貧困戶必須要達到該標準才能申請退出、宣布退出,退出要由村裡提出、本人認可才行。另外,貧困縣的退出也須按照一定程序審批,先由縣裡提出申請,市里初核,省裡核查,核查完之後宣布,國家再去抽查,要抽查20%的縣,抽查不合格的要退回來。
所以,關於脫貧質量,第一有標準,第二有程序,第三有嚴格的考核評估、信息系統監控來保證。據劉永富介紹,針對已宣布的2016年28個縣和2017年125個縣這兩批脫貧摘帽縣,第三方深入縣裡的貧困戶、脫貧戶和農戶開展了評估調查,90%以上受訪者表示是滿意的、認可的。
眾所周知,脫貧的動力在經濟、核心靠就業。然而當前中國經濟正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中美貿易談判前景也不明朗,輿論不可避免地擔心這會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產生影響。但劉永富並不認同此觀點,他明確表示,總體上中美貿易衝突不會影響中國2020年完成全面脫貧的目標。
建檔立卡系統既是國家脫貧攻堅的檔案,也是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查處各種問題的依據。圖為四川華鎣市石堰墻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辦理扶貧小額信貸手續
“當然,要說一點影響都沒有,那也不是實事求是。”劉永富解釋稱,“首先,貿易摩擦多了,對兩國經濟的發展會有影響。經濟發展是脫貧攻堅的物質基礎,經濟發展有了影響,對脫貧攻堅也就會有影響。現在主要的影響在什麼方面呢?一些企業崗位可能會減少,會影響一部分貧困人口的務工。但是對這類影響,我們可以採取其他的辦法來彌補。現在脫貧攻堅的辦法多得很,不在沿海務工,我們可以就地發展產業。所以,我們會把這些影響降到最低的限度,不讓其影響我們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我堅信,中國有這個能力,也有辦法,我們辦法還是多多的。”
實行最嚴格的脫貧攻堅考核評估制度
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深入,中央對扶貧領域的考核監督也在不斷強化。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2018年10月9日,十九屆中央第二輪巡視決定對26個地方和單位黨組織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視。
“這次脫貧攻堅要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劉永富進一步分析道,“中西部22個省的省委書記、省長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這是十八大以來唯一一項由黨政一把手向中央立軍令狀的工作。對脫貧攻堅進行專項巡視,也是到目前為止黨中央唯一一次對一項工作、一個領域進行專項巡視。”
劉永富認為,這兩項“唯一”和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都彰顯了中國脫貧攻堅的堅強決心和堅定信心,宣示了脫貧攻堅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脫貧攻堅六大體系裡面有監督考核體系,現在又增加了中央專項巡視。就中央巡視發現的問題,劉永富直言指出,一是政治責任落實不到位,二是貫徹精準方略不到位,三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四是深度貧困問題突出。“中央巡視是政治巡視,重點抓黨委、政府和黨政一把手的責任,抓有關部門黨組、黨委和主要負責人的責任。現在各地、各部門都制定了方案,正在整改之中,4月底前要向中央提交報告。”劉永富說。
針對中央專項巡視發現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劉永富回應稱,“我們對優親厚友的、弄虛作假的、搞形象工程的、搞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已經重拳出擊了,這幾年查了不少案子,也處理了不少人。處理人、查案子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防治這些問題,要搞清楚為什麼能優親厚友,為什麼能弄虛作假,為什麼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能過關?要從制度上考慮,做好頂層設計。”
針對如何從頂層設計和制度源頭來防治這些問題,劉永富進一步分析指出,建檔立卡系統既是國家脫貧攻堅的檔案,也是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查處各種問題的依據。我們對評判誰是貧困戶有嚴格的標準和程序,符合條件的進行建檔立卡,對致貧原因是什麼、誰來幫他、採取什麼措施、幫得怎麼樣、是不是脫貧了、脫貧了以後怎麼樣,都要進行記錄和跟蹤。即使脫貧了,也要繼續跟蹤。如果搞弄虛作假,可以通過建檔立卡系統和實地考察查清事實真相。如果確是弄虛作假,就記一筆賬,最後會加以處理。
劉永富又舉例道,資金項目管理要公開公平公正。比如,過去扶貧資金常被擠佔挪用,而現在查處的違規資金從2013年的15%降到去年的1%,扶貧資金不敢被亂用了。又比如,搞項目庫,按照脫貧攻堅的規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先根據當地的產業資源稟賦和產業特點把項目找出來,等資金到位之後再從項目庫裡選,經過論證,這裡面的資金貓膩就會減少。又比如,鄉(鎮)、村級項目資金的使用要公示和公告,要接受群眾監督。
“即使是這樣,仍然會有一些頂風作案、違法亂紀的行為發生。最後我們就是一招,輕微的糾正,嚴重違紀違規的就處理、處分。”劉永富嚴正表示,“我們還要繼續保持這種威懾力量,誰想動扶貧資金這塊奶酪,或者敗壞脫貧攻堅的名聲,我們就要嚴肅處理,不能讓他得好處。”
據劉永富介紹,一年一度的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工作,包括省際交叉考核、第三方評估、記者暗訪、績效考核這四項,對於考核工作中查找出來的問題,再加上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和平時工作中發現的各類問題,都要匯在一起通報給地方進行整改。其目的是嚴查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的情況,若確實還有落實不到位的,要檢查貧困識別是不是準確、幫扶是不是精準、退出是不是保證了質量、群眾滿意是不是滿意、資金管理使用是不是合規等等。今年的考核評估制度又多了一個新舉措,就是把考核整改和巡視整改結合起來。此外,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已經明確,問題反饋後三個月之內,中央部門和省市縣不要再去搞層層的督查考核。
“現在發現的問題還是比較多,每年全國都要整改幾萬個問題,處分四五千人,當然也提拔若干人,表揚若干人。對考核好的,不僅要通報表揚,還要給予資金獎勵,嚴管厚愛相結合,鼓勵鞭策相結合。”劉永富補充說。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4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周琦、史帥、李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