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演文出界代表委員分享心得
3月18日上午,香港體演文出界全國兩會精神分享交流會在香港北角舉行。體演文出界代表委員在會上分享心得。
馬逢國代表
我作為人大代表參與人大會議已經第17年了,今年會議的風氣是最好的,代表們沒有請客吃飯,請假很少,去開會之前感到大家為會議建議做了精心的準備,提的建議都很有質量。這次通過的《外商投資法》整合了原來有的三條投資法,我覺得這條新的法律對國家未來的發展將起一個很大的作用的。這次會議,代表、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在會議的最後,主席團都得以充分的考慮。兩高的報告,這次反對、棄權、有保留的也大幅度的縮減,這是我們國家走向法治、強調法治的一個很重要的保障。韓正常委向代表們提出的四個要求,一是帶頭維護“一國兩制”的制度安排,支持“一國兩制”的方針,支持對“港獨”等等的鬥爭,立場堅定捍衛憲法、基本法的權威;二是帶頭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跟特區政府保持密切聯繫,對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給予帶頭支持;第三,他希望我們在愛國愛港力量裡面起帶頭作用,特別是對年輕人要多關心,多支持,用所有的辦法來培養好年輕的愛國愛港力量;最後,帶頭促進與內地的廣泛交流與合作,特別是在大灣區背景下,我們一定要把握好、發展好。
馬浩文委員
建議在科研創新方面,給予更多優惠政策提高培養中國科技人才創新能力。在穩中求進,順應國家高質量發展這一方面,在具體的項目中,我認為一、國家文化旅遊方面的資金應更多投向旅遊景點周邊的配套,如果單獨開發旅遊景點而沒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就很難吸引旅客,不僅收入少,還要額外投入大量資金做景點管理,造成資金浪費;二、要保護好文藝作品的版權,繁榮版權交易市場;三、加強對文藝作品語言翻譯技能智慧化的研發投入。我們有責任和義務進行宣傳,在宣傳中得以發展,實現文化和旅遊同步促進發展。
屠海鳴委員
這次兩會,我出了四個提案,在韓正副總理看望港澳地區政協委員時提議在港區成立顧問委員會,在11場小組會議中9次發言,接受了20餘次媒體採訪,發表了9篇文章。衷心希望,大家可以將全國兩會看成凝聚共識、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凝聚前景的機遇,掌握好,關注好,將全國兩會的精神通過我們深入貫徹到更多的香港市民中去。
孫少文委員
兩會上聽了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一點就是“穩”。穩投資、穩外貿、穩就業、穩規劃…這些對於市場生態環境建設都非常重要,也對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今年,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兩會“熱詞”,作為灣區內的文化界委員,我認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建設工作至關重要。大灣區既是一個經濟的灣區,又是一個文化的灣區,人文的灣區,文化建設方面“貴在行動,成在堅持”,只有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建立好文化自信,在大灣區講好中國故事。
霍啟剛委員
對於年輕人來說,有信心才有未來。而作為一個年輕人,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大灣區故事,是我們的責任。韓正副總理在看望港澳全國政協委員時提到,大數據統計,全世界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報導中,98.7%都對大灣區有信心。作為香港政協委員,一定要把基礎做好,從年輕人心態著手,讓年輕人更多的了解大灣區,給他們更多的信心。交流,方式有待改善,吸引年輕人參與。
編輯: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