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與大灣區建立聯繫 尋求投資良機——專訪泰國駐港總領事馬夢寧

泰國與香港關係密切,常年位居香港貿易夥伴前列。截至發稿時,預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於2月底再次訪問泰國,為在曼谷設立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正式舉行成立儀式(這是繼新加坡和雅加達之後,香港在東盟國家設立的第三個經貿辦事處)。值此時機,本刊專訪了泰國駐港總領事馬夢寧,他談及泰國欣賞香港Cyberport為推動科創和初創領域發展起到的顯著作用,並以此為樣本設立了具備類似功能的InnoSpace;提及在兩地緊密商貿往來中,香港市場逾半數大米和絕大多數榴蓮來自泰國。他還表示,香港的商務人士和政府官員令他印象深刻,說起話來“知識非常豐富”,“真的非常出色”。

|本刊記者 周馬麗

盼與大灣區建立聯繫 尋求投資良機——專訪泰國駐港總領事馬夢寧

盼與大灣區建立聯繫 尋求投資良機——專訪泰國駐港總領事馬夢寧

泰國駐港總領事馬夢寧(Asi Mamanee)

學習香港Cyberport 成立InnoSpace

本刊記者:泰國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在較短時間裡,社會和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果。請問泰國未來的發展目標是什麼?

馬夢寧:泰國政府非常重視“泰國4.0”和“東部經濟走廊”發展戰略。泰國目前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我們一直希望跳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既無法與低收入國家比拼勞動力價格,又無法與高收入國家比拼。泰國為跳出這個陷阱已經嘗試了許多年。泰國政府因此提出“泰國4.0”戰略,希望轉型為具有強大高新科技和創新能力的國家。因此,泰國希望吸引海外直接投資進入12個包含創新和科技的經濟增長引擎,包括機器人製造、新一代汽車技術、智能電子裝置、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學等領域。我們也希望香港和中國內地投資者考慮投資這些領域,泰國對這些投資有非常多的優惠鼓勵政策。

同時,泰國極為重視可持續發展。如果發展不能兼顧可持續性,那麼是無意義的。可持續性發展需要考慮到多方面問題,如環保、人民生活質量、國內貧富差距等等,特別是不能讓貧富差距太大,並要儘量縮小差距。泰國的座右銘是“不讓任何一個人落後(We leave no one behind)”。

盼與大灣區建立聯繫 尋求投資良機——專訪泰國駐港總領事馬夢寧

泰國被稱為“千佛之國”,寺廟眾多,位於曼谷的玉佛寺被譽為“三大國寶”之一。圖為日落時分的曼谷大皇宮和玉佛寺。總領事建議,去到寺廟時應該著裝得體,不要穿透視或較暴露的衣物。女士若穿裙子,長度應及膝蓋以下(圖:Thatree Thitivongvaroon/視覺中國)

本刊記者:泰國致力於發展創新科技,在這方面與香港有哪些合作?

馬夢寧:去年,泰國副總理頌奇到香港參加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造訪了香港科技大學和數碼港(Cyberport)。由於泰國大力推動創業,並且頌奇認為香港數碼港在助推創業和金融科技方面成效顯著、希望從中學到經驗,所以頌奇對數碼港非常感興趣,希望在泰國創辦同樣的創新科技產業孵化園區。所以他在訪問結束後,又派了三名部長來到香港,進一步了解和溝通數碼港相關事宜。現在,泰國成立了同樣功能的園區——InnoSpace,未來將與數碼港簽訂合作備忘錄。InnoSpace的創立也邀請了數碼港協助。

香港是區域金融中心,我們不僅希望向香港的眾多成功金融科技創業公司學習,還希望向中國內地學習,我們注意到中國內地在創新科技和機器人製造方面非常領先。

本刊記者:對泰國而言,香港最重要的角色有哪些?

馬夢寧:對於泰國和香港,我們有一個“雙向大門”的理念——香港可以成為泰國通向中國內地市場的大門,泰國亦可成為香港進入中南半島的大門。同時,泰國政府非常重視泰國與周邊國家的連通性,並希望與其他伊洛瓦底江、湄南河及湄公河經濟合作戰略組織(ACMECS)成員國一起,以ACMECS整體的形式打開中國內地市場。

我們非常重視粵港澳大灣區。我們認為香港在大灣區扮演著重要作用,也希望以ACMECS整體的形式與大灣區建立聯繫,廣泛深度互動,並通過研究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尋求更多投資大灣區機遇。同時,我們也做好了迎接香港投資者繼續進入泰國市場的準備,並讓他們以泰國為基地,深入拓展東南亞其他市場、開拓商機。

香港60%大米和

絕大多數榴蓮來自泰國

本刊記者:泰國被稱為“亞洲米倉”,是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泰國大米在香港市場的佔有率很大。請介紹一下泰國大米對香港市場的重要性?其他主要出口市場有哪些?

馬夢寧:泰國一直是全球居前的大米出口國。泰國曾保持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地位很多年,但從五、六年前起,印度超過泰國居第一,泰國至今保持第二位。

對於香港市場,在我印象中,曾經香港市面上約90%的大米都來自泰國,不過現在降到了60%左右。因為五、六年前,泰國大米漲了點價,一些香港顧客便轉而選擇購買其他國家價格相對較低的大米,如越南、緬甸等。不過現在香港市場上的大米仍然主要來自泰國。

泰國大米出口全球,主要出口市場有中國、美國、印尼,以及許多非洲國家等。我認為泰國大米在幫助他國提高糧食安全方面起到較大作用。有些國家在本國國內也生產大米,但仍選擇從泰國進口大米,防範自然災害或糧食減產等造成的糧食短缺。

本刊記者:泰國是香港第八大貿易夥伴。香港在泰國貿易夥伴中排名第幾?除了大米,兩地貿易往來中還有哪些其他重要商品?

馬夢寧:香港也是泰國第八大貿易夥伴。2017年,兩地貿易總額約為150億美元。泰國向香港出口商品的種類豐富,如電腦配件、機械零件、寶石與珠寶、新鮮水果等。香港市場上的榴蓮和芒果等多種水果都從泰國進口,其中,絕大多數香港市面上的榴蓮來自泰國。

本刊記者:近幾年,泰國成為高度吸引海外直接投資的國家。香港與泰國間的投資情況如何?與投資其他國家相比,投資泰國對香港投資者有哪些有利之處?

馬夢寧:香港是泰國第一大海外投資目的地。泰國在香港投資非常可觀,主要是銀行、航空公司等服務行業和貿易公司等。泰國在港企業中,地區總部有大約300個,地區辦公室約400個。

香港投資者已經投資泰國許多年了,對投資泰國非常熟悉。這是因為泰國的優勢明顯:位於中南半島中心區域,便於香港通往東南亞其他國家;勞動力價格相對較低,基建較為完備,同時具備吸引投資政策,如向外國投資者提供與本國投資者一樣的投資優惠條件,並通過法律法規協助促進外國對泰投資等。

根據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的信息,2018年1月到9月,向BOI申請投資優惠鼓勵條件的來自香港的申請共35個,涉及商業預算額超過89億泰銖。這僅僅是這一時期內通過BOI申請投資優惠條件的香港投資數量,而這之外的香港投資和商業活動還有很多很多。過去,香港對泰投資主要在貿易領域,現在已拓展至物流、服務、房地產和酒店等諸多領域,乃至設立合資企業,發展鐵路、高鐵、海港等大型基建項目。

目前,泰國政府大力推動涵蓋東部三省的“東部經濟走廊(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EEC)”經濟特區建設,這一區域很快將擁有極為便利的基礎設施,十分有利於投資。泰國政府希望在該區域重點吸引外資,也希望吸引更多來自香港和中國內地的投資。如果外國投資者投資EEC,將享有與本地人一樣的優惠和鼓勵政策。我們歡迎有興趣的投資者到EEC(www.eeco.or.th)和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www.boi.go.th)官方網站了解詳細情況。

香港青年傾向到泰國置業

本刊記者:對不少人來說,摸小孩的頭是一種表達友好和喜愛的方式。網絡上許多“赴泰國旅遊的禁忌”著重提到泰國人重視人的頭部,提醒遊客“不能摸小孩的頭”。請問是否還有類似容易被忽略但應留意避免的行為?

馬夢寧:在我們的文化中,頭部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所以通常情況下觸摸他人的頭部是不合適的。其實觸碰小孩的頭部相對還可以接受,但長者的頭部則絕對不可以。但也絕不是鼓勵人們隨意觸摸孩子的頭部,因為這種舉止是完全不必要的。此外我能想到的注意事項就是,去到寺廟時應該著裝得體,不要穿透視或較暴露的衣物。女士如果穿裙子,長度應該到膝蓋以下。

其實基本上就是這些普適性的注意事項,泰國並沒有什麼非常特殊的禁忌。事實上,泰國和香港文化上不僅沒有太多差別,而且非常相近,比如,我們都非常尊敬老人。

盼與大灣區建立聯繫 尋求投資良機——專訪泰國駐港總領事馬夢寧

泰國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社會和經濟發展在短時間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並致力於通過“泰國4.0”戰略轉型為具強大高新科技和創新能力的國家。圖為首都曼谷,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中心(圖:TERADAT SANTIVIVUT/視覺中國)

本刊記者:有報道稱,由於泰國工作生活壓力遠低於香港,近幾年越來越多香港青年選擇到泰國發展。這些情況屬實嗎?目前在泰國常住的香港人有多少,是否呈增長趨勢?

馬夢寧:是否許多港人遷居泰國,對此我沒有得到確切信息。如果屬實,可能確實是由於與香港相比之下,泰國較慢的生活節奏和低廉得多的生活成本。

不過我的確知道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傾向於在泰國購置房產。相對而言,香港房產的價格實在太過高昂,而曼谷置業的成本幾乎是香港的1/5到1/3。這或許也是他們願意遷居泰國的原因之一。

至於香港在泰的常住人數,我們沒有確切數字,不過根據移民部門的信息,大約5,000名港人通過非旅遊類簽證進入泰國,持有這種簽證的人士可能以在泰國工作或生活為目的。

香港青年非常擅長從事初創企業,隨著泰國政府大力推動“泰國4.0”戰略,許多初創企業相應設立完畢,香港青年或能因此獲得許多在泰國工作的機會。我們也非常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泰國創業、工作。

本刊記者:近幾年,中國內地和香港民眾越來越多投資泰國房地產市場,泰國政府對此支持還是反對?是否有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注意事項?

馬夢寧:我們對香港和中國內地人士投資泰國房地產完全不反對,相反,我們希望吸引外國資金對泰國投資。

香港和中國內地人士有來泰國購置房產的趨勢,這裡房價非常具有競爭力,也是很好的長期投資。即使買下後不打算居住,也很容易就能把房子出租。泰國的房子幾乎是保證能夠租出去的,尤其是架空火車站(BTS)和地鐵站附近的房子,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住在這些站點附近,便於工作生活。

不過,我們也的確發現了一些問題,如“零元團”問題。個別中國投資者之所以投資泰國,就是為了先以零元團費吸引中國遊客,當其抵達泰國後,再強行要求其在他們投資的商業購物,以獲取利潤。泰國政府非常嚴肅對待此事,正在努力對這種商業活動進行控制並解決,因為這種行為影響了泰國的形象,並對不知情的中國消費者產生惡劣影響。目前泰國政府已經與中國政府就此展開緊密合作。但這與整體中國投資者無關,只是個別案例。

“香港讓我學到了很多”

本刊記者:香港九龍城有“小泰國”之稱,每年都舉行盛大的泰國新年潑水節。請介紹一下泰國人和香港的溯源,在港泰國人概況,以及在港泰國人總數為何近年出現下降趨勢?

馬夢寧:在港泰國人數無法與菲律賓和印尼在港人數相比,這兩國在港國民主要是家庭傭工,所以人數相對很多。曾經,泰國在港家庭傭工數量也有5千到6千人,但如今這個數字已經降至2千左右,因為香港的工資水平不再具有競爭力,家傭可以在泰國本土掙到同樣多的工資。所以在港泰國家傭數量大幅減少,也造成在港泰國總人數的下降,但其他的泰國長期居港人士數量並沒有減少。

現在的在港泰國人,多數已在此居住了許多年,有些在上世紀60年代就來到了香港。他們中有的嫁給了香港人,有的開泰國餐廳或泰式按摩Spa館——也是泰國人在港最普遍的兩種經商形式,還有一部分是專業人士,在銀行、建築等企業就職,包括大型跨國公司,如Philip Morris,就有許多泰國員工。

根據我們得到的數據,目前在港泰國人共有約2萬8千人。九龍城是香港最大的泰國人社群,有許多正宗的泰國餐廳和泰國食品雜貨店。潑水節是泰國最重要的節日,是泰國的新年,九龍城的泰國人社群每年都會舉行潑水節慶典,不僅吸引許多本地港人參與,還有外國來港遊客前來參加。

本刊記者:在影視文化領域,泰國的電視廣告和恐怖電影全球聞名。泰國電視廣告常被各國觀眾評價為“催人淚下”“溫暖人心”,並屢屢在網絡引起傳播熱潮。您認為泰國為何能在這兩方面取得如此成績?

馬夢寧:我個人認為,泰國最著名的電視廣告的共同點是關注情感,關注“家庭”,比如父母的愛。有一個廣告我覺得非常感人,講的是父母為孩子奉獻了所有的愛,而孩子隨著長大,逐漸淡忘了這一切,但當磨難和痛苦出現時,才回想起一直被父母呵護的感覺,發覺原來父母給予了最深沉的愛。這非常貼近真實生活,或許也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所以我認為泰國電視廣告並沒有使用什麼嶄新概念,講述的只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卻能時時提醒我們、喚醒我們,令我們不會因繁忙而忽略那些易於忘記卻值得銘記、珍視的事。

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末,泰國恐怖片逐漸成為現象級文化產品,製作更精良,故事更“現代”,絕大多數發生在城市,令人感到貼近生活、真實可怖。泰國恐怖電影經常傳遞一個理念——也是我們的信仰——因果報應(Karma)。一個人做了好事將得到回報,做了壞事遲早受到懲罰。這也是絕大多數泰國恐怖電影的故事主線。如果對泰國恐怖電影感興趣,我推薦《Shutter》,這是我覺得最恐怖的電影,非常出色,好萊塢也買了版權翻拍,但我還是建議大家去看泰國原版。泰國與香港和中國內地有相似的文化和相近的傳統,而弗蘭肯斯坦和吸血鬼等西方恐怖形象可能與我們的心理距離相對遙遠。

值得一提的是,泰國不僅僅是恐怖電影很出色,其他類型的電影也非常有名。比如2017年上映的《天才槍手BadGenius》(港譯:出貓特工隊),就在香港和中國內地都很受歡迎,也是近幾年泰國電影在海外市場最為知名的一部影片。

本刊記者:香港和中國內地遊客對泰國已經相當熟悉了,請推薦一個您個人喜歡又較少人知道的旅行地點?

馬夢寧:在泰國北部、緊鄰清邁的地方,有一個叫做清萊(Chiang Rai)的省,有許多美麗的寺廟,遊客較少,更加寧靜。還有楠府(Nan),文化底蘊濃厚,非常靜謐。泰國氣候較熱,季節基本可以分為“炎熱”和“更炎熱”,但在大約11月到次年2月初之間會相對清涼。在清涼季節造訪這些位於泰國北部的省份,會感到相當舒適怡人。泰國也有適合多種運動的地方。如果喜歡冒險,可以去南部普吉島附近的喀比(Krabi),是全球聞名的攀岩勝地。如果不想離開曼谷太遠,周邊也有許多怡人有趣的省份,如夜功府(Samut Songkhram),那裡有最著名的水上市場,距曼谷交通僅需1.5小時。在水上市場看人們划船、商販們在船上向人們販售水果等貨品,非常有趣。

當然,如果還沒去過曼谷、清邁、芭提雅、普吉島等這些人們熟知的旅遊勝地,我強烈建議去體驗一下。

盼與大灣區建立聯繫 尋求投資良機——專訪泰國駐港總領事馬夢寧

近年來,泰國反映現實問題的電影品質出色,備受關注。2017年上映的《Bad Genius》“還原”轟動一時的SAT亞洲考場舞弊案,在香港和中國內地等海外市場大受好評

本刊記者:工作之餘,您平時在香港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

馬夢寧:今年我希望能更多探索香港,看看香港的很多離島。我在香港生活一年半了,很多地方還沒去過。平時我經常在太平山頂行山,感覺很不錯,我家附近就有一條不錯的行山徑。

香港讓我學到了很多。這裡年僅20多歲的年輕商務人士,說起話來就像是已經工作了30多年一樣,知識非常豐富。我很享受和香港商務人士和政府官員對話,他們非常高效,懂的特別多,真的相當出色。盼與大灣區建立聯繫 尋求投資良機——專訪泰國駐港總領事馬夢寧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3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周琦、李倩妍、史帥、李博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