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友詩:人同此心! 13次掌聲是對兩岸統一的熱望(另有獨家視頻專訪)

紫荊網(記者 王昊)3月12日北京電,全國政協委員凌友詩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熱切期待兩岸統一到來”為題進行了發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不到10分鐘的發言,竟然贏得了全場13次掌聲。3月12日,凌友詩接受紫荊雜誌社記者的專訪,講述了自己對這次成功的發言的感受,以及對兩岸統一的看法。

全國政協委員凌友詩(攝影 趙珊)

凌友詩說,一開始真沒想到發言會有這麼好的效果,自己剛讀了標題,就已經有掌聲了。但事後冷靜下來一想,這次不論換成誰發言,都能有這麼好的效果,因為發言內容說出了全國人民對於兩岸統一的熱切期望

正如凌友詩在發言中所說,自己從小在台灣接受了不少“反共教育”,後來可以是幾方面因素,共同促成自己堅定擁護統一。她說,第一是離開台灣到香港讀書後,自己的眼界更開闊了。“到了香港之後,我可以說是開始補課,對1949年之後大陸的發展進行補課”她說,這時的自己才發現,多年來大陸從政府到人民上下一心,國家建設與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根本不是台灣的政治宣傳所描繪的那副景象。

她表示,後來台灣開始出現所謂的“去中國化”,不但抹黑大陸,更渲染仇視大陸。她指出,李登輝、陳水扁之流不但搞“去中國化”,還與日本右翼勢力和美國反華勢力相勾結,“這種做法不但會導致國家分裂,還會為中華民族帶來很多的後患,拖中華民族復興的後腿。”

凌友詩說,再後來,台灣開始推行民主,這種所謂的“民主選舉”令台灣社會撕裂,文化扭曲,甚至歷史也被歪曲。她認為,這個時候的台灣已經變質了,台灣的政府已經沒有資格代表中華民族了。也正是這時開始,她開始更加堅定地支持統一。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作了重要講話,鄭重提出新時代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對於“一國兩制”在台灣落實跟在港澳落實有何不同,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凌友詩也談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一國兩制”如果在台灣落實的話,其實澳門更具備借鑒的意義。她指出,澳門的社會形態是比較單純的氏族社會,就是比較傳統的社會人文結構,這一點跟台灣很類似。另一方面,澳門的法律屬於大陸法系,這一點跟台灣也很類似。總而言之,她認為,要用與時俱進的眼光看待“一國兩制”,如果未來“一國兩制”在台灣落實,那目前的當務之急,就是總結好“一國兩制”在港澳落實經驗,找到可供台灣借鑒的內容,然後再設計針對台灣的“一國兩制”。

她同時指出,無論未來“一國兩制”在台灣以什麼樣的方式落實,有幾條底線一定不能逾越,第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唯一合法政府的單一制國家,這種國家體制不能變。

第二,就是關於軍隊,她覺得台灣可以保留軍隊,但是司令和政委必須由中央指派,也就是軍隊必須由中央軍委統一指揮。只有這樣,海峽兩岸才能永保和平、永無戰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統一之後台灣的法律。她指出,這包含幾方面的問題,首先“一國兩制”如果在台灣落實,那麼台灣的法律必須要由全國人大制定。然後就是台灣的選舉制度如何設計。再就是設計外交、防務等方面的相關權利,哪些屬於自治範圍,那些不屬於,要制定清楚。

對於促進國家統一,反對分裂。凌友詩表示,這個問題中央已經劃定了底線。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她有兩點建議。第一,大力團結台灣的統派人士。第二,堅決打擊“台獨”勢力,與此同時也要堅決打擊包括“港獨”在內的其他分裂勢力,給“台獨”勢力以警示。凌友詩:人同此心! 13次掌聲是對兩岸統一的熱望(另有獨家視頻專訪)


編輯:李博揚

校對:莫潔瑩

點下面 閱讀原文 跳轉 FB 觀看 凌友詩 專訪視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