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紅:愛國主義教育應與港青融入大灣區建設相結合
文|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總監
楊志紅
楊志紅
習近平主席關心重視香港青年,強調要着力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關心、支持、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習主席指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立足全局和長遠作出的重大謀劃,要為香港青年發展多搭台、多搭梯,幫助港澳青年解決在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創造有利於青年成就人生夢想的社會環境。
對香港青年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不能用“硬銷”的方式,應當在認識歷史、了解國情的基礎上,培養港澳青年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應該把對香港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與幫助他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結合起來。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青年提供人生機遇,隨著港珠澳大橋、高鐵香港段通車,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創業、營商、就業、學習、生活,更加方便。在這一過程中,香港青年能夠親身體驗今日中國的面貌。
粵港澳大灣區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因為大灣區區域內的廣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地方。在中國近代史上,無數先驅前赴後繼,屢敗屢起,愈戰愈勇。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在全國一馬當先,帶來全國萬馬奔騰。廣東在中國近代史和改革開放歷史上寫下了不朽的愛國主義篇章,香港青年在認識大灣區、融入大灣區發展的過程中,能夠接觸到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
在愛國主義教育與港青融入大灣區建設相結合方面,筆者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一、香港青年並不抗拒到內地工作,但礙於不熟悉內地就業市場的中介渠道,並對內地的創業環境缺乏充足認知,因此一直對赴內地就業或創業裹足不前。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的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部門的網站及辦事視窗,專門開闢一個中介配對區域,讓有意聘請香港青年的大灣區內地機構可以將雙方的資歷、技能、專業及經驗等資訊上載至區域上進行互動配對和宣傳。
二、大灣區內各省市政府可考慮進一步提供平台讓香港青年到內地實習體驗,包括為有意舉辦實習安排的香港機構如香港青年聯會等與內地企業進行配對,並為在實習過程中優秀的學員提供長遠的工作安排。
三、建議對在香港或內地就讀大學的香港年輕人,提供價錢相宜的高鐵優惠票和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優惠票,以鼓勵他們多到大灣區和祖國大江南北旅遊、參觀,認識國家最新發展。在內地求學的香港青年,可享有與內地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上相同的優惠措施,包括交通費、旅遊門票等。
四、建議積極鼓勵及推動大灣區內地學校以及民間團體,以不同形式與香港學校及學生多作互動交流,包括政策上的配合和財務上的支持,以擴大兩地交流的空間與深度。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3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周琦、李倩妍、史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