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鋒:善用“一國兩制”優勢 積極應對貿易戰
文|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林健鋒
林健锋
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增添環球市場波動與混亂風險,對未來環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衝擊未可低估。我於今年兩會期間提案,建議善用香港“一國兩制”優勢,加強香港與兩地合作,把香港所長與國家所需結合起來,以減輕貿易戰衝擊。具體建議包括:
一、就經貿、金融、創科、人才等方面研究加快出台更多措施,深化兩地經貿合作。
1、推出更多有利兩地金融互聯互通的措施,推進兩地合作發展金融科技,強化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推動內地交易所與香港在改革上市集資制度和模式上加強合作,提升兩地金融市場競爭力。
2、通過CEPA進一步擴大內地對香港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用好香港聯繫中外的服務業優勢,推動香港高端服務業與內地製造業結合。
3、以獎勵、特聘、交流等方式,優先出台政策強化香港吸納海外創科人才競爭力,推動大灣區共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二、善用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地區的商貿平台,推動國際商貿合作。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在關稅和投資保障等方面具有明顯而獨特的優勢,國家可充分利用香港“一國兩制”優勢,支持香港締結更多多邊貿易協定,加強國際上的經貿合作,發揮香港作為自由港的作用。
三、國家支持香港與內地企業合作參與海外產業園建設。
隨著貿易戰以及國內外經貿環境的改變,部分民企逐漸將生產線移至東南亞、南亞、中東和非洲等地。國家目前已在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國家推動開發產業合作區,這既是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經濟合作項目,也是民企適應升級轉型的重要海外平台。
香港作為亞太區服務業樞紐,不少民企的進出口、接單、融資等生產鏈管理都在香港進行;同時,不少港企近年都逐步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其他地區。建議國家支持推動香港與內地企業合作參與海外產業園區建設,由國家牽頭與東盟、中亞或非盟等國家協商,合作開發園區,並提供一些優惠政策,鼓勵內地民企與港企合作開拓新興市場。
四、國家支持香港善用法制優勢,發展國際仲裁中心和協助企業“走出去”。
香港作為亞洲地區中最受國際歡迎的仲裁中心,享有極高的認受性,加上各類專業人才儲備豐富,可進一步發揮國際仲裁者的角色。建議國家進一步支持香港把握在法律和市場制度方面的固有優勢,善用香港的經驗,構建適用於“一帶一路”的仲裁體系。國家也可鼓勵更多企業利用香港的專業服務平台,協助企業“走出去”,推動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擔當更積極的參與者和建設者角色。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3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周琦、李倩妍、史帥、李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