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建言】胡劍江:對發展人工智能的六點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胡良利珠寶有限公司集團主席 胡劍江

【兩會建言】胡劍江:對發展人工智能的六點建議

胡劍江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多次談及人工智能的重要性,為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新時代指明了方向。我國當前人工智能發展總體態勢良好,據《2018世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藍皮書》報告,我國(不含港澳台地區)人工智能企業總數列全球第二(1,040家),僅次於美國(2,039家)。但產業發展也存在過熱和泡沫化風險。筆者謹此提出幾點淺見,供參考。

一是做好頂層設計。跨國諮詢公司埃森哲於2017年發布的《人工智能:助力中國經濟增長》報告顯示,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動中國勞動生產率提高27%。我們須做好頂層設計,大力落實發展規劃,同時注意產業的快速變化性,與時俱進地調整規劃細節,並避免出現盲目跟風現象。

二是注重人才培養。中國的“ABC”(即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人才數量逐年增長,但牛津大學2018年的報告指出,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能力大致為美國的一半。目前我國在人工智能前沿理論創新方面總體尚處“跟跑”地位,大部分創新偏重於技術應用,存在“頭重腳輕”的不均衡現象,做理論前沿研究、引領人工智能未來發展方向的人才高度稀缺。教育部門、地方政府應就人才培養方面提出更多務實有效的政策,同時積極吸引海外人工智能人才回流。

三是掌握核心科技。2018年市場研究顧問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對全球100多家AI計算芯片企業進行了排名,我國沒有一家企業進入前十。我國人工智能開源社區和技術生態布局還相對滯後,半導體方面長期依賴進口芯片,自主研發和生產水平的不足為長遠發展埋下隱患。據德勤公司統計,2018年中國半導體產量僅佔世界的4%,而美國獨佔50%。以高通、英特爾為首的芯片公司幾乎壟斷了全球芯片市場,我國自主研發芯片刻不容緩。

四是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我國人工智能標準制定和實施較為滯後,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亦需加快進程。我們還需要複合型的國際人才將行業標準國際化,並逐步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

五是建設平台生態。從電腦的蘋果mac系統和微軟windows系統,到智能手機操作系統蘋果iOS和安卓Android,我國都尚未取得“話事權”。操作系統是消費者直接接觸的終端,如果其“後門”被不良政治或商業機構利用,後果不堪設想。我們需在這一代或下一代(如語音終端、虛擬現實、腦電波等)可能的終端上,以國際通行的語音和標準衍生發展一套生態系統,並開放至全世界用戶。

六是用好香港平台。利用香港這一自由經濟體,可以與更多國際知名的企業、高科技團體接軌。建議推動在港創辦人工智能民間團體,給予政策扶持,吸引更多創新企業落戶香港,以此為中國人工智能走向世界提速。【兩會建言】胡劍江:對發展人工智能的六點建議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3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周琦、李倩妍、史帥、李博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