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港深未來在大灣區更有協同效益

紫荊網(記者 趙珊)3月6日北京報道,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日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式,4日接受央視記者專訪。林鄭月娥表示,香港跟深圳未來在大灣區更加有協同效益,發展會更好,大灣區其他城市也都有很多機遇。香港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灣區其他城市協同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兩會前發布,將會把香港打造成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融資中心。對此,林鄭月娥認為,香港的金融優勢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是結合得很好的。香港去年在企業上市制度上有很多新安排,同股不同權、新產業的企業上市,還有一些無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等。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通過更多的科技創新工作,將有更多科技創新產業需要融資,香港可以提供這個融資的平台。

林鄭月娥:港深未來在大灣區更有協同效益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可以解決香港自身發展的局限。”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成員之一,林鄭月娥曾如是說道。香港很缺乏土地,結合到深圳、東莞、佛山,就能夠很好的研發、轉化,也會有更先進的生產。她提到,大灣區7000萬人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這個市場也需要很多優質的服務。無論是高等教育、醫療或是會計、保險 ,這都是香港比較有優勢的產業,對香港專業提供的服務者來講,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

在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方面,林鄭月娥表示,深圳的科技產業很強,能很好地結合香港的大學的研發能力。所以香港跟深圳未來在大灣區是更加有協同效益的,發展應該會更好。大灣區其他城市也都有很多機遇。“現在有港珠澳大橋,45分鐘已經可以從香港機場到珠海、到中山,所以我們對珠海中山都有興趣,都希望在未來找到一些兩地互補性很強的項目來發展。”

就香港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帶動灣區進一步對外開放及“一帶一路”對外合作的問題,林鄭月娥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要強調國際化、市場化,也要進一步改革開放。從這個定位看,香港很有優勢。特區政府非常願意促成大灣區科技、金融項目的合作,為企業搭建平台,幫助他們走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去。


編輯:史帥

校對:莫潔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