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衛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成,“霸座”人坐不了高鐵和飛機
紫荊網(記者 俞鳳瓊)3月2日北京報道,“‘霸座’人將坐不了高鐵和飛機。” 3月2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一層新聞發布廳召開。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就記者提出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關問題做出了明確回答。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學術不端、制假售假、酒店衛生,以及疫苗調包等問題見諸報端,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些都涉及誠信缺失問題,甚至有些問題已經涉嫌違法犯罪。這些現像在一些地方屢禁不止,大家對此深惡痛絕。建立社會誠信體系,是我們一項急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工作。”郭衛民說。
郭衛民表示,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很重要,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任務。 2014年,國務院出台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近年來,各有關部門積極落實《綱要》要求,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他舉例說:“比如,不斷完善了標準體系,形成了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相當於機構的‘身份證’,這張‘身份證’終生跟隨,可以很方便地查詢其信用記錄。”
郭衛民介紹,中國目前已經建成了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實現了中央部門、省區市和市場機構信息披露和信息公示的互聯互通。同時,中國還開設了“信用中國”網站,這個網站對公眾開放,對法院“執行難”、欠稅不還等嚴重失信行為發揮了很大的震懾作用。在稅務、工商、法院執行、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建立了一系列的聯合激勵和懲戒機制。
“從2013年10月到去年12月底,共累計限制失信人購買機票1746萬人次,限制購買動車、高鐵票547萬人次。這套體系的建設發揮了很大作用。前一段時間,我們在處理一些‘霸座’現象時,就使用了這個系統,‘霸座’人就坐不了高鐵和飛機了。”郭衛民說。
郭衛民表示,全國政協對社會誠信體系建設非常關注,全國政協委員通過提交提案等方式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他說:“委員們認為,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系統的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大家認為要進一步加強誠信教育,健全行業規範,完善褒揚懲戒機制,努力營造一個全社會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綠燈。”
編輯:李博揚
校對: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