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必須強化智庫合作
一個國家的發展進程,既是經濟實力的提升過程,也是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過程。智庫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對於粵港澳三地來說,大灣區建設既是重大機遇也是重大挑戰,三地政府與民間亟需理論準備、戰略謀劃和智慧創新。筆者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應以「智」先行,根據中國發展歷史特色與世界平台相結合,配合大灣區建設背景,打造出吸引國際人才、獨特的大灣區智庫平台。
在大灣區建設背景下,三地智庫的合作發展已經迎來新的契機,粵港澳大灣區只有開創全新模式,凝聚共識、整合資源、明確定位,才能打造國際一流的粵港澳大灣區智庫平台,為深化粵港澳合作、引導灣區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粵港澳大灣區智庫必須立足於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為灣區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必須發揮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和支點作用,加強與國際智庫和高端人才交流合作。圖為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創智營商博覽
一、大灣區建設智庫先行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香港、澳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將進一步提升,廣東也將獲得承接國家戰略落地、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戰略機遇。
如何找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實現三地協同發展,合力建設國際產業創新中心和開發樞紐,粵港澳必須找出並確立有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的研究成果作為決策參考。如何打造有組織、協同、發布和轉化功能的大灣區研究領域平台,合作構建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灣區智庫,終將成為三地政府和民間社會面臨的重要議題。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大灣區以粵港澳為核心區,涵蓋輻射多個區域,極具包容性和借鑒性,為智庫合作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空間。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智庫發展必須先行,智庫合作正當其時。
二、大灣區智庫發展的功能定位
中國智庫的發展歷史頗具自身特色。美國的「政治後援型」智庫在中國是不存在的。美國智庫與政府之間有「旋轉門」,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政策諮詢產業和戰略謀劃產業,由此轉化為巨大的經濟效益。相對而言,中國智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立法或行政組織條例組建起來的,多以黨、政、軍直屬的決策諮詢機構的形式出現,為各級領導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在政府內部發揮決策的「內腦」功能。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宏觀格局下,三地智庫之間的合作發展必須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截長補短、優勢互補,進一步明確戰略功能定位:
一是家國情懷與國際思維相結合。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提出「社會智庫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組成部分」,故此把社會智庫納入到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體系中。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港澳地區的社會智庫較為發達,具有經費自籌、公益導向、第三方立場等特色,但必須明確,社會智庫合作發展必須堅持「一國兩制」,擁護基本法,具有愛國、愛港、愛澳的家國情懷。另外,現代智庫的發展方向就是走向國際化與全球化,必須充分發揮港澳地區與國際接軌的優勢及開放型區域特色,打造「全球化視野和視角」,為政府與社會提供優質的思想產品。
二是課題研究與決策諮詢相結合。智庫作為重點領域決策諮詢的提供者,既要勇於承擔政府和民間委託的研究課題,又要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和論證。必須注意,政策建議的提出均須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圍繞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重大問題相結合,從而進一步影響政府的決策制定和政策走向。在這個方面,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具有相當優勢,希望加強與港澳兄弟智庫之間的戰略合作。
三是成果發布與輿論引導相結合。智庫發展其中的一個重要意義在於表達社會訴求、引導社會輿論。粵港澳大灣區智庫發展,一方面要積極面向大灣區發布最新研究成果,如大灣區研究院擬就粵港澳大灣區每年的發展情況進行總結分析,適時發布系列藍、白皮書,為政府和社會提供粵港澳大灣區的相關資訊和判斷。另一方面,須於社會面臨各種複雜問題時,為公眾貢獻對策,指點迷津,強化輿論引導。
四是服務灣區發展與傳播中國聲音相結合。粵港澳大灣區智庫必須立足於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為灣區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必須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和支點的作用。在促進中國企業、中國產品走出去的同時,加強與國際智庫和高端人才的交流合作,把中國思想、中國觀點和中國道路推向全世界。
三、大灣區智庫合作的路徑選擇
一是凝聚粵港澳三地發展共識,打造政府與公眾的溝通橋樑。愛國愛港智庫須加強相互合作,凝聚共識,發揮整體的思想及行動影響力,在中央以及特區政府重大課題研究方面形成合力,並以研討會、早餐會、觀點發布會、社交媒體平台等形式及時發表見解、發出聲音,積極發揮政府與公眾之間的橋樑紐帶作用。
二是打造融匯粵港澳三地研究資源的「大灣區智庫聯盟」平台。整合粵港澳三地研究資源,創新合作模式,突破機制障礙,積極「合縱連橫」,建設「大灣區智庫聯盟」,使港澳智庫與內地智庫資源共享,互為補充,發揮不可或缺的構建世界第四大灣區的思想力作用。
三是發揮大灣區開放功能,構建全球人才合作交流的國際平台。發揮港澳自身價值,尤其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資訊中心作用,發揮大灣區強大的人才集聚功能,吸引國際智庫人才為大灣區發展服務,構建全球人才合作交流的國際平台。
作者係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掃描二維碼關注紫荊論壇
來稿聯繫方式:
電話:(852)2285 0006
傳真:(852)2546 4582
電郵:zijinglun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