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春:國有資產曬出“家底” 在陽光下運行

紫荊網(記者 莊蕾)3月10日北京報道,3月10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顯明、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竇樹華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朱明春就“人大監督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記者會現場


朱春在記者會上表示,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是黨中央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能的一項重要舉措。這項決策是2017年底中央發文進行的。去年是全國人大貫徹這一決策、建立這項制度的開局之年,在全國人大及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這項工作開局良好,取得了很好效果,歸納起來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全國鋪開了這項工作。截止到目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全部都建立了相關的報告制度,並且開展了報告工作。


第二,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去年10月份常委會會議上聽取和審議了國務院關於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和關於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專項報告。這是建國以來首次報了一個全口徑的明白賬。


朱明春指出,我們做這項工作出發點就是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出明白賬,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有賬可查。這項工作是黨中央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能的重要決策部署,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對於管好、用好國有資產,更好的造福人民,使得國有資產更好的安全有效運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最好的監督就是要公開、透明,要依法進行報告、依法公開,讓人民能夠監督。


朱明春稱,通過常委會去年一年來的開局性的工作,有很多是創新性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這個成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把全口徑、全覆蓋的賬報出來,曬出了我們的家底,使國有資產在陽光下運行。二是摸清了問題,形成了共識、增強了責任。通過開展監督調研工作,也通過督促國務院有關方面加強對國有資產家底的排查,我們現在主要的問題就是國有資產的底數掌握的還是不夠清晰和準確。另外,布局管理和監督方面還不夠規範和合理。國有資產還不同程度的存在著運行低效,甚至還有流失的問題。通過常委會的審議,大家對問題形成了共識,對於改革也增強了動力,增強了責任。



編輯:李倩妍

校對:李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