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身體需要,戒除不良習慣

常聽到有人說:年輕時用命賺錢,年老時用錢保命。

說這句話的人大都已屆“保命”之年。無論所患的是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還是必須經常“洗腎”,依賴機器續命的腎衰竭;亦或是需要長期吃藥的糖尿病、高血壓;非動手術不可的心臟病、膽結石、胃穿孔……醫療開支均十分驚人!

治病必須用錢,可是,賺錢一定要“用命”嗎?面對沉重的工作,就要食無定時,或者把三餐拼做兩餐?工作繁忙,必然沒法子抽出運動的時間?飲宴應酬很多,就免不了暴飲暴食?整天要對著電腦工作,就非得患上肩周炎、脊椎病不可?壓力大,身體差,經常吃藥,傷胃傷腎,於是無法逃出一身是病的命運?

聆聽身體需要,戒除不良習慣

不會吧?工作一定會消耗我們的心力和時間,但不必要損耗我們的健康,如果影響身體健康的話,絕大部分的情況,是我們沒有正視自己身體的需要!工作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用來掩飾對自己健康不負責任的理由。只要認真把健康放在人生的第一位,你會放下沒完沒了的工作,定時照顧自己的三餐;哪怕飲宴再多,你會緊守適量飲食的原則;哪怕工作再忙,你會早晚騰出5分鐘來做簡單的伸展運動;雖然工作要時刻對著電腦,你卻可以每隔一段時間,轉轉肩膀,到茶水間走動走動;患上感冒的時候不會要求醫生開重藥,更不會把寶貴的病假花在玩電子遊戲上,漠視自己休息的需要。

其實,維持身體健康,要有均衡飲食、充分休息和適量運動,這是小學生都懂得的道理。為什麼大部分人都不當成一回事,知而不行呢?

文◎蘇素

聆聽身體需要,戒除不良習慣忽略自身真實的感覺和需要

放任容易自律難,人的天性就是喜歡無拘無束,且易受環境影響,經常受到外在事物牽絆而忽略自身真實的感覺和需要。

我們班上有一位當編輯的劉先生,工作仔細,態度認真。許多時候,因為不想打斷行文的思路,非得做到三四點也不肯去吃午飯。我問他不餓嗎?不餓,原來他每天上班總會買個大麵包,由於有個大麵包由早上開始一點一點的往胃裡塞,肚子就不感到餓!這個做法聰明嗎?他後來因為血糖高去看營養師,才知天天啃的麵包便是元兇,因為麵包含有支鏈澱粉,可以使血糖水平持續增高。他慨嘆因為工作認真,把自己害病了!我告訴他:真正把自己害病的,是他沒有正視身體要吸取營養的需求。胡亂吃飽是敷衍,任從做事的方便而漠視身體的需求,這是任性。

還有一位高小姐,平常工作十分繁重,一回到家裡,便一邊上網追劇,一邊大吃大喝,這是她覺得最能減壓的方法。日積月累,她的體重直線上升,她就把暴食的行為歸咎於工作壓力。我跟她說:減壓方法是自己選的,放任感官的滿足而忽視為健康帶來的傷害便是任性。

聆聽身體需要,戒除不良習慣保持健康要聆聽身體的訊息

所謂任性,是任從喜好做事,不顧後果。身體健康是人生成就追求的前提,養成任何損害健康的習慣,只會為事業帶來前功盡棄的結果。

我們身體其實很誠實,它時刻都把感受直接反映,問題是我們有沒有靜心下來,好好聆聽。暴飲暴食的人不是不知道已經吃飽,只是選擇咀嚼的快感而漠視腸塞胃脹的訊息。整天對著電腦,抓住滑鼠愛不釋手的人,不是不會感到頭昏眼花、腰酸背痛,只是選擇繼續屏幕前的工作或娛樂而忽略健康警告的訊息。身體健康不斷被忽略,它只會不斷惡化,以愈加嚴重的狀況向你作出回應。

生病,是身體告訴我們健康的重要,告訴我們要注意身心連結,要我們找回對身體的覺察力。

聆聽身體需要,戒除不良習慣培養覺察力的“身體掃瞄”

我們對身體的覺察力是可以培養的,靜坐是其中一個方法,而在靜坐的練習中,最常用上的“身體掃瞄”,正好就有這樣的功效,可以加強我們對身體感覺的探知。

這個練習非常簡單,以下為大家介紹:

1.姿勢:找一張椅子坐下來,背脊的下部可以靠著椅背,雙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小腿與大腿成90度落在地面,雙腳平放。

2.呼吸:自然呼吸。

3.操作:閉上眼睛,不要控制呼吸,只需覺察氣息的進與出。當呼吸節奏漸漸平穩,身體開始放鬆,便把注意力放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在每一個位置停留一段時間(最好20秒以上的時間),感受它們的感覺。身體各部位依次如下:頭頂、眼睛、鼻子、臉頰、兩腮、脖子、兩肩、手臂、手掌、手肘、腋下、胸腔、腹部、背部、臀部、大腿、膝蓋、小腿、腳踝、腳板、腳趾。最後動一動腳趾,慢慢張開眼睛,完成練習。

4.注意:所謂“掃瞄”就是注意身體每個部分的感覺,用觸覺去感受,所追求的不是什麼特別的感覺,只是如實的領略身體這個部分此時此刻的感受,可以是癢、是冷、是僵硬、是沒有感覺(這也是一種感覺)。練習大約15分鐘。

如果每天可以找出這15分鐘的時段,讓我們的心靈與身體連結,就可以逐漸培養我們對身體狀況的覺知,以至有高度的覺察能力。在目標上,清晰把健康重新放回人生的第一位,在行動上,感到身體一不對勁便馬上可以反應過來。這樣自然會逐漸戒除許多損害健康的習慣,愛惜身體,步上更廣闊的人生康莊大道。聆聽身體需要,戒除不良習慣

聆聽身體需要,戒除不良習慣

蘇素

註冊NLP 培訓師(IANLP) 及

臨床催眠治療師(ACHE);資

深放鬆指導師,多年於各大培訓

機構教授冥想、呼吸及自我催眠等課程


關注【紫荊】 也要記得戳好看哦!!


編輯:李倩妍

校對: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