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萍:排毒至關重要

隨著社會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很多人以為科技的進步,醫療水準的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會進步,但事實並非如此,不但沒減少疾病的發生,相反疾病越來越多,特別是腫瘤、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直線上升。人們往往更多關注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現象,卻忽視了藏在這些疾病背後的隱秘殺手——毒素!它與機體如影隨形,無時無刻不在侵襲機體、影響著人們的健康。正是這些毒素不能正常的排出體外,積累在機體之中,侵襲著我們的機體,催化身體走向亞健康、疾病、頑疾等狀態,導致上述重大疾病的產生。
文◎陳建萍

這裡所謂的毒素,泛指對人體有不良影響的物質,邪氣過盛謂之毒,包括外來之毒、內生之毒以及情志之毒,如火氣、胎毒、濕毒、血毒、熱毒、寒毒、蛇蟲毒、化學毒等。
毒素是一種可以幹預正常生理活動並破壞機體功能的物質。內在毒素是機體在新陳代謝後產生的各種廢棄物,是對人體有傷害,不能順暢排出體外,由此過剩的或者是人體不需要的物質,如:自由基、膽固醇、脂肪、尿酸、乳酸、水毒瘀血。外來毒素包括:空氣污染,如大氣污染、汽車尾氣、工業廢氣、化學藥品、輻射、水污染、化妝品、染色劑等,以及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食物中的防腐劑、添加劑等有害身體健康的外源物質。情志之毒是由於機體不良的情志造成機體功能活動異常,產生的各種不良物質,或者機體由於不良的情志導致氣機鬱滯,導致不良的代謝物不能正常的排出體外。
毒素的種類繁多,對機體的危害各不相同,常見的對機體的影響。
1.自由基:是對人體造成最大危害的內毒。這種物質是人體氧化反應的產物。它會不斷的產生,在人體的衰老過程和藥理、毒理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它還會損害人體內的DNA正常合成等,並導致細胞變異,重者可罹患腫瘤甚至死亡。
2.食物的毒性:食品本就具有安全性,食品按其原定用途進行製作並且食用時不會對消費者造成傷害。食物一但對人體有害,則有毒。許多環境污染,人為的因素影響食品安全性,干擾機體的正常代謝,危害人體的健康,甚至許多物質具有致癌、致突變性等,危害機體的健康,如天然有毒物質的食物滲入及化學物質應用對食品影響,常見的如重金屬、殘留農藥、轉基因食物、添加劑、防腐劑、瘦肉精、地溝油,以及包裝材料和容器對食品安全性的影響等。
3.宿便:食物進入消化道後,在腸道中酶和細菌的作用下,除提供機體精微物質外,也產生大量的毒素,通過排便將代謝物排出。中醫認為宿便中所含的毒素是萬病之源,如果不能在12-24小時裡排出體外,就會在腸道裡進一步產生有害物質,成為細菌的滋生地。這些毒素就可能被腸道重新吸收,危害人體正常代謝與功能,導致多種疾病的產生。
4.尿酸:尿酸是構成細胞核核酸成分的被叫做“嘌呤”的物質代謝後的最終產物,主要由腎臟排出。如果飲食攝入“嘌呤”類的物質過多,產生的尿酸就會過多,或是腎的排瀉功能不通暢,尿酸就會沉積在人體軟組織或關節中, 引起關節紅腫、變形,即是人們常說的“痛風”。所以食用過多的含嘌呤類物質的食物,是導致“痛風”的主要原因。
5.情志異常:中醫認為負面的情緒中所釋放的毒素是萬病之源,“人不是病死的,而是氣死的”,這看不到的氣在正常的情緒狀態下,人體不會釋放有害物質,或產生後自身有一個動態的、立體的、完善的排毒系統將之排出體外。但當情緒異常狀態下,人體不僅會釋放有害物質,而且由於氣機鬱滯(七情致鬱)所產生的毒,加之氣鬱自身的排毒系統不暢,不能將之排出體外,從而嚴重影響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產生諸多看不見的嚴重危害。目前認為許多怪病、腫瘤都是因為長期情志異常,超出了自身的代謝能力所致的疾病。
6.熬夜導致的代謝紊亂:雖然常言道“熬夜傷身”,但熬夜是現代人的生活常態,且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重視,其實熬夜對身體的損害,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許多人錯誤地認為回過頭來補補覺就沒事了。或者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就沒事了。2017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研究揭示了“熬夜傷身”的部分原因,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Southern California, USC) 的科學家發現“熬夜”可使核受體蛋白HNF4a的代謝與分泌發生改變,HNF4a是核轉錄因數,能夠調節肝細胞核因數1α等與肝功能,但當“生物鐘”紊亂,夜節律打亂可使HNF4a分泌改變,影響肝臟、腎臟的解毒功能,從而導致亞健康或疾病,是危險的致病因素。

新書推荐——《健康你話事》
港人長壽密碼何在?
眾所周知,香港這彈丸之地,人口稠密,生活節奏快,居住條件擁擠,工作壓力大,這樣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似乎難以被稱為“宜居”的城市,然而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香港連續於2016、2017年度成為全球男人與女人均最長壽的城市。其中的奧秘究竟在那裡呢?
香港大學陳建萍教授从“天人合一“,“人與天地相參”的角度思考香港人為何長壽?試圖揭開香港得以成為長壽之都的奧秘。本書從天地到萬物,從自然、社會環境到人文精神,從生活方式到養生保健等多維視覺去窺視香港人養生長壽的秘訣。期望能藉此書啟迪大眾重視健康與養生,探討港人生活中許多潛在的健康理念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特別強調健康自己做主,自己可話事,最終達至延年益壽!


編輯:李倩妍
校對: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