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大盤點】香港十大特色博物館免費開放,你千萬不能錯過!
知識傳媒
關注我們
閱讀
有趣味
有價值的信息
香港是一座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雖然時代在急速地變遷,但也無法抹去那些曾經存在過的事物,他們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隱匿在鬧市之中。若想對香港的歷史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那麼參觀博物館也是其中一個不錯的選擇。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抽出一兩個小時的時間走進博物館,細味那些過去歲月的痕跡,會更有另外一番的滋味。
適逢香港康文署將會在2019年5月18日及19日舉辦香港博物館節,屆時許多博物館將會免費向公眾開放。所以,今天T仔將會為大家介紹十個香港具特色的博物館,大家在閒暇的時候,或許可以考慮親身前往。
○
○
香港十大特色博物館
盤點
#香港太空館#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開放時間:
星期一、三、四、五:13:00-21: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00-21:00
聖誕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提前17:00休館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
門票:
展覽廳(標準:10HKD、優惠:5HKD)
*何鴻燊天象廳節目須另行購票
香港太空館位於尖沙咀海傍、呈半圓形的外觀十分搶眼。這裏設有兩個展覽廳,分別為「宇宙展覽廳」和「太空探索展覽廳」,合共面積1,600平方米,當中設置約100件展品,其中約有七成屬互動展品。展覽透過有趣的互動展品和先進器材,配合燈光效果和環境佈置,介紹天文及太空科技新知。
除常規展覽廳外,太空館亦設有何鴻燊天象廳,位于蛋形建築上層,為館內一個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全球最大的天象廳之一,東半球第一座全天域電影放映設備,亦令太空館成為世界上第一座擁有全自動天象節目控制系統的天文博物館,日常播放不同類型的天文類、科學類節目,放映廳舒適寬敞,觀影體驗極佳。
#孫中山紀念館#

地址:香港中環衛城道7號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三;星期五至六:上午10點至下午6點
星期日同公眾假期:上午10點至下午7點
星期四、年初一至二:不開放
門票:免費入內參觀
孫中山紀念館的前身是何東胞弟何甘棠的住宅甘棠第,於2010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144週年)列為法定古蹟。紀念館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分館,介紹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及他與香港的關係。紀念館於2006年12月12日(孫中山誕辰140週年後1個月)正式開幕。
紀念館內設兩個常設展覽廳,分別是「孫中山與近代中國」及「孫中山時期的香港」。展館展出約150件藏品,7成是市民捐贈及館藏,其餘由英國倫敦(10件)及中國大陸的博物館(48件)借出,逾半屬一級國家文物,借出展品的展期由半年至兩年不等。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亦有借出文物展出。紀念館的展品能夠令參觀者對於孫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跡有更深入的認識,了解一代偉人所經歷的挫折與決定,因此相當值得前往參觀。
#香港海事博物館#

地址:中環8號碼頭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九時半至下午五時半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早上十時至下午七時
農曆年初一及農曆年初二:休館
門票:
成人:30港元
小童及長者:15港元
學生(持有效中學及大學的學生證):15港元
以小小漁港起家的香港,今天蛻變成為世界主要港口,其海事往來多少有值得留意之處。要想了解究竟,到香港海事博物館吧!博物館從多角度介紹香港海事文化、歷史和未來,包括追溯世界各地的船艇、航路探險、海上貿易和海戰等古代發展史,以及環球趨勢和船務對香港經濟的重要性等現代概況。館內還有多個珍貴的古船模型和藝品,而一些互動展品也你可以寓學習於娛樂。
海事博物館樓高4層,總面積為4,400平方米,比赤柱舊址大5倍,有19間展覽館,其中兩間供予租用,館藏達3,000件,並設有資源中心、咖啡館、禮品店和航海精品廊。新址引入了不少科技元素,例如將記敘清朝嘉慶年間清朝廷掃平海患的《靖海全圖》以高科技數碼掃描修化為動態版本,重現清朝水師圍剿海盜的事蹟等,當中記敘了在大嶼山對出海面與張保仔的大戰;捲軸由20幅精緻繪圖組成,全長達18米。此外,香港歷史博物館將會藉出由清朝海關建造的橫瀾燈塔予香港海事博物館展示。
#香港鐵路博物館#

地址:新界東大埔崇德街13號
開放時間:
星期一、三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聖誕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
門票:免費參觀
香港鐵路博物館位於大埔墟市中心,面積6,500平方米,是在舊大埔墟火車站原址上改建而成的戶外博物館。舊火車站大樓建於1913年,是一座風格獨特的金字頂中國傳統建築。火車站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經修復及重新佈置後,博物館於1985年開放予市民參觀。
該館前身為舊大埔墟火車站,於1913年建成,以往是九廣鐵路重要車站之一。但由於九鐵於1982至84年引進電氣化火車,新大埔墟火車站於1983年啟用,因此舊大埔墟火車站於同年4月6日關閉。其後該火車站原址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並改建成博物館。
博物館中保留了6輛歷史車卡、手動及機動工程車各一輛。在1997年新增了沙頭角支線曾使用的窄軌蒸氣機火車頭,並於2004年新增了九鐵於1955年引進的首台柴油機車——名為亞歷山大爵士號的51號機車。除此之外,博物館擺放了不少當年使用過的工具、火車模型、圖片歷史介紹以及曾使用的信號系統等。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地址: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六 上午九時三十分至下午六時
星期日 下午一時至六時
博物館每日開放,於公眾及大學假期休息。
門票:免費參觀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原稱為馮平山博物館,創立於一九五三年,前身原為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一九三二年馮平山樓落成後正式成立,圖書收藏以中文文獻為主,兩者皆以捐建人名義冠名。一九六一年,馮平山圖書館遷至大學圖書館總館後,馮平山樓才正式作為博物館用途。一九九四年,博物館再易名為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並於一九九六年增建新翼徐展堂樓。過去六十年來,作為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博物館庋藏許多中國文物與藝術品,其中青銅與陶瓷館藏可由清代(一六四四年至一九一一年)上溯至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七零零零年至公元前二一零零年),而書畫館藏則介於明代 (一三六八年至一六四四年) 與二十一世紀之間。
除展出館藏外,博物館也經常舉辦古今中外各類藝術展覽,包括香港早期歷史展覽,並為校內學生及公眾舉行研討會、講座及其他活動。博物館同時參與香港大學藝術系的教學工作,教授中國藝術及博物館學等課程,秉承大學博物館以教育為目標的宗旨,希望透過藝術教學開拓學生視野。此外,為推廣中國茶文化,館內設有“博寮茶座”供參觀人士休憩品茗。
#香港茶具博物館#

地址:香港島中區紅棉路10號,香港公園內
開放時間:
每日10:00-18:00
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聖誕節前夕及農歷年除夕提早於17:00休館
農歷年初一、二全日休館
門票:免費入場參觀
茶具文物館原身曾是香港殖民地時期駐香港英軍三軍總司令的官邸,所以又稱旗桿屋,為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英國殖民地色彩建築物,見證香港百年殖民歷史,歷史價值極高,已列為香港法定古蹟。1978年,這座建築隨著前域多利軍營移交給香港政府發展而改變用途。 1984年7月,原址改為茶具文物館。 1995年,茶具文物館增建了新翼羅桂祥茶藝館,在同年的12月14日落成啟用,以展示香港茶具文物收藏家羅桂祥捐出的展品。
兩層的展館共分為六個展區,展覽介紹中國人的飲茶歷史,展出由唐代至近代的各式茶具。基本藏品由羅桂祥捐贈,其中以宜興茶具最富代表性,亦有展出中國陶瓷及印章。該館定期舉辦陶藝示範、茶藝活動及講座等活動,以推廣陶瓷藝術和中國茶文化。
#香港歷史博物館#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
開放時間:
星期一及星期三至六:10:00-18:00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10:00-19:00
聖誕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提前於17:00休館
逢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新年年初一及初二全日休館
門票:
標準20HKD/優惠10HKD
逢星期三免費入場
香港歷史博物館為香港居民及遊客介紹香港的歷史,展覽內容包括香港及南中國一帶的考古發現、珍貴文物及資料等;涵蓋自然生態、民間風俗及歷史發展,向參觀者呈現香港四億年來的自然生態環境及歷史故事。博物館總樓面面積18,500平方米,常設展廳佔地7000平方米,並經常舉辦包括香港掌故等主題展覽。
「香港故事」常設展是博物館多年來辛勤努力蒐集、保存及研究工作的總展示。整個展覽佔地7,000平方米,共有8個展區,分佈於兩層展廳;通過逾4,000件展品、750塊文字說明、多個立體造景及多媒體劇場,配以聲和光的特殊效果,栩栩如生地介紹香港的自然生態、民間風俗及歷史發展。 「香港故事」從四億年前的泥盆紀開始,以1997年香港回歸作結,內容務求雅俗共賞,趣味與教育並重。部分展區由2010年末起進行更新。同時,歷史博物館亦會不定期舉辦專題展覽,例如與大英博物館及中國國家博物館進行合作展覽。
#香港文化博物館#

地址:香港新界沙田文林路1號
開放時間:
星期一、星期三至五:10:00-18: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00-19:00
聖誕節前夕及農曆新年前夕:10:00-17:00
逢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初二:全日休館
門票:
標準10HKD/優惠5HKD
每逢星期三免費入場
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內容涵蓋歷史、藝術和文化等範疇。博物館耗資超過8億港元興建,2000年12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館內設有12個展覽場館,陳列面積達7,500平方米,為香港最大型的博物館。
博物館的規模屬全港最大,採用中國傳統的四合院佈局。博物館共設有6個長期展覽廳及6個專題展覽廳、一個可容納400人的劇院、可供租用的演講室及教育活動室,亦設有博物館禮品店及餐廳,讓參觀者購買紀念品、刊物及稍事休息。博物館亦設有私家車及單車停車場。
博物館透過常設展覽館及專題展覽館的多元化展覽及節目,讓參觀者在欣賞文物之餘,還可以參與其中活動,寓學習於消閒。博物館亦出版季度博物館通訊、製作教學資源冊及工作紙,同時也舉辦相關講座、學校節目、親子/兒童活動、劇院節目和導賞服務等,鼓勵不同社群學校參與博物館活動。
#美荷樓生活館#

地址:九龍深水埗石硤尾邨41座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正
逢星期一:休息(公眾假期除外)
農曆年初一至初三:休息
平安夜及農曆新年除夕:下午3時30分閉館(星期一休息)
門票:免費參觀
為安置1953年受石硤尾大火影響的災民,香港政府在翌年興建了石硤尾徙置大廈,而美荷樓正是首八座石硤尾徙置大廈之一,標誌著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開端,亦見證了自1954年開始,香港公共房屋歷史和政策及巿民居住環境的變化。
美荷樓是香港現時僅存的「H」型第一型徙置大廈,亦是香港同類型房屋的首個設計,長型及橫向迴廊屬現代建築風格。當年政府為要在最短時間內安置大量石硤尾大火災民,決定興建包括美荷樓的石硤尾徙置大廈,因此大廈只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設施,簡潔平實的建築風格,反映了興建的時期和目的。
美荷樓生活館通過對文物的收藏、保存、研究、教育及展覽,展示1950年代起香港的社區發展、生活環境變化和人文面貌。從而推動社區對美荷樓,乃至整個香港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育和傳承,向公眾展示早期徙置大廈及公共房屋居民的生活狀況、環境、社會民生及人文精神。
#香港科學館#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二號
開放時間:
星期一、二、三及五:10:00-19: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00-21:00
逢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初二全日休館
聖誕前夕及農曆年除夕開放時間:10:00-17:00(適逢星期四除外,如2018年2月15日星期四,當天是農曆年除夕,但適逢星期四,故連同農曆年初一及初二,連休3天,而2月14日星期三則維持不變,10:00-19:00)
票務處於開館時同時開放,休館前1小時停止售票(如當天開至19:00則18:00停止售票)
門票:標準20HKD/優惠10HKD
香港科學館是香港一所以科學為主題的博物館,樓高4層(包括地下),共16個展區,樓面總面積為13500平方米,擁有約500件展品,覆蓋各不同種類之科學,其中約10%展品可供參觀者親自操作。
科學館透過先進、創新和多學科的展覽、展品、活動、表演及外展計劃,帶領學生和公眾以非正式的途徑學習科學,除了日常展品外,每天都會設互動科學示範,例如分子料理、機械人等吸引眼球又刺激的展覽。館藏精品包括鏡子世界、食物科學室、和以視覺音效解釋能量原理,高22米的「能量儀」,絕對是一個好玩又長知識的好去處。



溫馨提示
參觀博物館可考慮
購買博物館通行證
博物館通行證持有人可享以下優惠
– 於博物館通行證有效期內可無限次參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博物館的常設及專題展覽(特定的專題展覽除外)。
– 於設在博物館內的禮品店/書店購買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製作的刊物及紀念品可獲九折優惠(孫中山紀念館除外)。
– 於設在博物館內的指定餐廳惠顧可享優惠。
– 參與博物館主辦的活動(如教育推廣活動)可獲九折優惠。
– 參加活動費用倘為優惠價錢,則不能同時享有此優惠。
– 由現在起至2020年7月31日,博物館通行證持有人申請
– 香港海洋公園「智紛全年入場證」可享有九五折優惠。詳情請參閱香港海洋公園網站。
– 由現在起至2020年8月31日,博物館通行證持有人申請香港迪士尼樂園成人、小童/學生及長者「奇妙處處通」可分別享有HK$60、HK$50及HK$40折扣優惠。
申請博物館通行證及續證,可於下列博物館辦理:
博物館 |
電話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852) 2724 9042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852) 2180 8188 |
香港科學館 |
(852) 2732 3232 |
香港太空館+ |
(852) 2721 0226 |
香港海防博物館+ |
(852) 2569 1500 |
孫中山紀念館 |
(852) 2367 6373 |
*註:全日制學生或博物館通行證持有人可免費參觀太空館展覽廳。香港海防博物館現正閉館,進行常設展及古跡徑的更新工程,提升館內外設施,將於2020年以全新面貌再為公眾服務。閉館期間會推出多項外展活動,詳情請留意網頁。香港藝術館現正關閉進行修繕工程,預計於2019年重開。
整理/陳佩齡
圖片/網絡圖片

@知識傳媒
一個致力於提供有趣味、有價值信息的公眾號
出品機構:香港知識雜誌
微信公眾號:知識傳媒
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