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名揚海外的香港食品品牌故事,你知道嗎?
知識傳媒
關注我們
閱讀
有價值的信息
灣仔碼頭創辦人、有「水餃皇后」之稱的「臧姑娘」臧健和於2月逝世,終年73歲。一袋袋黃色包裝的水餃,不僅是家家戶戶常備的食物,還是遊子一解鄉愁的「良藥」。有哪些港人耳熟能詳的本地品牌食品也能讓海外華人觸手可及?背後又有哪些傳奇故事?


01/灣仔碼頭

(年輕時的臧建和)
灣仔碼頭創辦人臧健和來自山東,1977年帶著兩名幼女來到香港,為了生計,她一天打三份工,但不久後遭遇工傷,又患有糖尿病,找工困難。堅強的她拒絕了政府救濟,選擇自食其力,用僅有的500港元買了木頭車及水餃材料,在灣仔碼頭擺檔賣自製水餃。憑著不懈的努力及勤奮,她的水餃闖出了名堂,曾創下6小時賣1000份的最高記錄,還吸引到日資大丸百貨老闆的注意。隨著在數百家超市的全面鋪貨,「灣仔碼頭」自此發跡。
如果說和日資百貨的合作使「灣仔碼頭」由小販變成小工廠的話,那麼1997年,臧建和與美國Pillsbury食品公司正式合資,則讓「灣仔碼頭」正式邁入了國際化大公司的行列。今時今日,「灣仔碼頭」共有15個大型生產基地,每年銷售逾16億元,「水餃皇后」美名,臧健和當之無愧。


02/李錦記
1888年,在廣東珠海南水,有位叫李錦裳的人經營著一間小茶寮。由於南水位于珠江口,鹹淡水交接處是蠔的盛產地,因此他日常會煮一些蠔汁給客人。有一天,他忘了鍋裡仍煮著的蠔汁而去忙別的事,而當他想起來時,跑到廚房一看,鍋裡的東西變成了糊膠狀的液體,他隨口一嘗,驚覺美味異常,而這便是蠔油的前身。
此後,他開了一間蠔油莊,專門加工出售蠔油,請人給店鋪起了一個「李錦記」的招牌,但在1902年,一場大火把蠔油店燒得精光。李錦裳忍痛攜一家大小赴澳門謀生,直到今日,李錦記百年老店依然矗立在澳門新馬路;到了1932年,李錦記第二代傳人李兆南再將李錦記搬到香港。歷經130年的發展,至今品牌產品超過 200款,風行全球。


03/王榮記果子廠
醬料有百年老號,小小的涼果也能像一粒種子,在一代代港人心中生根發芽,跨越時間。清末光緒年間,王榮在四方街創辦了王榮記果子廠,早年華工遠渡重洋打工,涼果是化解鄉愁的小食。王榮記的涼果便隨著勞工的腳步,逐漸遍佈世界各地。時至今日,王榮記仍堅持香港製造。


04/奇華餅家
1938年奇華餅家創辦人黃業榮先生在油麻地上海街開設首間店鋪,主要售賣糖果雜貨店,隨後除了自建廠房, 並透過連串改革,為奇華打造成迎合潮流的時尚品牌, 至今品牌的食品種類多逾500款,成為中外馳名的傳統餅家。嫁喜餅、月餅、還有經典的龜包等,總有一款你吃過吧﹗


05/維他奶
維他奶的故事,應從1940年說起。在香港經歷大戰之時,品牌創辦人羅桂祥希望研製一款營養豐富而且價錢相宜的豆奶飲品,為港人打氣;品牌於1979年更首創全球第一款即飲檸檬茶,多年來帶領著即飲飲品潮流,至今產品銷量已遍及全球超過40個國家。
另外,羅桂祥有兩個弟弟羅騰祥及羅芳祥。與哥哥相比,他們的商業頭腦也不遑多讓,分別創辦了大家樂及大快活。


@知識傳媒
致力於提供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