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阻修例港反對派又出“茅招”
反對派為阻撓《逃犯條例》修訂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近日又出“茅招”將魔爪伸進校園。網上近日又出現所謂大學及中學聯署“反對”修例,實情卻是個別反對派中人假借校名發起聯署,內容更極盡偏頗,以“香港人安全都會失去保障”等空話恐嚇學生和社會大眾。然而有校長反映,他們事前對所謂“聯署”毫不知情。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回應指,這些學校已經向教育局說明,聯署行為只是個別人以校友名義自行組織行動,並不代表學校立場,並呼籲老師在向學生解答條例修訂時不要添加個人看法和政治想法。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
教聯會也在第一時間出來,譴責反對派政治操作冒用學界名義聯署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教聯會認為,政治歸政治,教育歸教育,強烈反對有人將一己的政治訴求帶入校園,企圖利用師生作政治表態,嚴重破壞校園安寧。
有校長亦反映,他們事前對所謂“聯署”毫不知情,呼籲大眾認清有關內容與學校無關,勿將政治帶入校園。
是次“被聯署”的學校有近100所,甚至包括台灣殺人案遇害者的母校以及輕度智障特殊學校等。有關聯署冒用學校名義意圖明顯,誘導不知就裡的市民大眾誤以為“反對修例”是學校立場。
暗藏鬼祟 條款卸責
部分“醒目”的聯署會在內文的暗處附註一行小小的“免責條款”,如“此聲明並不代表校方、校友會或全體師生、校友之立場”或“此聲明只代表參與聯署的學校舊生或學生之立場”等,方便他日逃避責任。
有個別聯署連“帽子”也懶得戴,例如所謂“順德聯誼總會屬校師生、校友聯署聲明”,隻字未提及有關聲明是否獲得學校許可。
不過,有關的“聯署”內容大同小異,為反對派背書以偏頗扭曲的立場誤導市民,危言聳聽,塑造所謂“全民反修例”的假象,唯對有團體至今已收到近50萬人聯署支持修例的事實隻字不提。部分“聯署”信更大肆宣傳反對派發起的6月9日遊行,說穿了有關行為只是巧立名目的政治動員。
以偏概全 扭曲事實
雖然絕大多數聯署標題都有註明“師生、校友”等字眼,惟結果始終容易惹人誤會,令多所“被聯署”的學校反映,這並不代表學校意見。
反對派盜用學校名義發起所謂連署
對於楊潤雄的中學母校亦“被參與”聯署之中,他回應道, 無論作為該校學生的大師兄抑或教育局局長、政府官員,都希望同學們能聽多方面的解釋,經自己思考後,判斷事件的道理,“我相信在香港受教育的同學,懂得分辨何為對錯。”
各方回應 捍衛聲譽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出,學校應專心做好教育工作,如果學生對社會議題有疑惑,希望老師們能做持平的解釋,而不是將自己的想法或個人政治想法放在其中。
教聯會呼籲教師緊守崗位,發揮專業精神,以理性持平的態度看待修例,並教導學生多角度探究修例的利弊。與此同時,教聯會認為此風絕不可長,強烈譴責將政治操作帶進校園,干擾學校的正常運作。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批評,反對派冒充各大中學校搞聯署反對反逃犯條例。明知道大多學校師生都支持修例,他們根本代表不了各校,卻虛張聲勢冒充甚麼校友,並打著各校名稱到處招搖。拉大旗作虎皮,實在太無恥太卑鄙了!拜託別再玷污教育這片淨土!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表示,雖然部分聯署口口聲聲標明不代表學校立場,惟難免令社會大眾造成誤會。他期望各受影響學校能挺身而出,主動澄清聯署與學校無關,同時教育局亦應主動跟進事件,免令教界聲譽被人濫用。
香港校董學會主席高家裕指“教育歸教育、政治歸政治”,不鼓勵有人以教育界名義進行有關政治性聯署。他說,聯署即代表對某一議題有主張立場,透過集體表達向其他人施加壓力,如果學生所獲信息不全面,易受他人誤導。
香港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指出,反對派以政治手段干預修例,現在又借教育界製造沒有事實根據的恐慌。香港作為國際文明都市,任何立法修例都有文明程序,不應繞過正常程序干預立法。反對派胡亂預測,視現有法治無物,尤其發生在教育界,實屬極不道德。
編輯:李博揚、趙珊
校對: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