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嫿:“一帶一路”旗袍秀特邀設計師

余嫿:“一帶一路”旗袍秀特邀設計師

余嫿

2008年,年僅28歲的余嫿(Mary Yu)從諸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香港奧運馬術比賽大會服裝設計師,並因此被《透視》雜誌評選為亞洲“四十驕子”;2011年她獲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12獲選全港時尚專業女性獎;2018年余嫿成為“一帶一路”旗袍秀的特邀設計師。

1980年代末,8歲女孩余嫿跟隨媽媽從偏遠的雲南來港投靠外祖父母。最初到香港的小學裡上課,她連半句廣東話都聽不懂,“有一個同學每天都來找我,問我同一句話,我一直聽不懂也不回答,過了半個月,我才知道原來他是在問‘你叫乜名’”

從一句廣東話都聽不懂的新移民小女生,到香港傑出青年,余嫿走過了一條怎樣的成長之路?

余嫿:“一帶一路”旗袍秀特邀設計師

為奧運馬術比賽設計服裝,是余嫿職業生涯中的一個里程碑。圖為2008年香港奧運馬術比賽現場(圖:中新社)

余嫿:“一帶一路”旗袍秀特邀設計師

余嫿手繪設計稿

從小余嫿的家教都比較傳統,雖然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她的母親從不勉強她養家為先,而是鼓勵余嫿追求自己的興趣和理想,勉勵她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只顧短期回報。“她覺得女孩子就應該琴棋書畫樣樣通,我四五歲開始讀唐詩、習古箏、學畫畫,媽媽甚至還教我繡花。如今,我能把興趣變成自己的職業,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余嫿:“一帶一路”旗袍秀特邀設計師

余嫿(左)與身著她設計的旗袍的模特

從踏入理大設計學院大門的第一天,余嫿就告訴自己“人生要專注”,她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要集中用在跟專業相關的事情上。從大一開始余嫿陸續為榮華月餅、池記、Champion、G2000等很多品牌做過設計或顧問,積累了許多行業經驗。“如果要在一個行業做到最頂尖,肯定需要天分,但如果你只是要在這行裡生存,普通的才能加上後天的培訓和努力,就足夠了。”

余嫿:“一帶一路”旗袍秀特邀設計師

余嫿為很多知名品牌做過設計或顧問。圖為余嫿為合作品牌英格納鐘錶展模特設計的旗袍

許多人大學畢業才開始第一份工作,而余嫿在大學幾年已經挑戰了許多份工作,多年來,一路“小跑”,最累的時候,她同時打三份工,有時連吃飯的時間都擠不出來。“你的能力太高,周圍環境不匹配,肯定留不住你;如果有更好的機遇,但你自己的能力達不到,也抓不住。

余嫿:“一帶一路”旗袍秀特邀設計師

余嫿設計服裝作品

余嫿認為香港青年來說,大灣區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她建議年輕人們“大膽點、多嘗試,不要怕辛苦,不要怕‘蝕底’香港的年輕人應該要走出去,開闊眼界,才能獲得靈感,即使只是從香港去到深圳,都能得到不一樣的靈感。”


編輯:周琦

校對:趙珊、連柳蕙

*本文節選於《紫荊》雜誌2019年5月號,《余嫿:為奧運馬術比賽設計服裝的小女生》,本刊記者羅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