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勉勵港青: 新時代接過歷史的接力棒

為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香港菁英會於5月3日下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五四運動100周年菁英論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陳冬,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楊義瑞,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青年工作部部長陳林等到場主禮

陳冬勉勵港青: 新時代接過歷史的接力棒

主禮嘉賓合照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陳冬表示,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香港青年從未缺席。他勉勵年輕人,一是要繼承和發揚百年五四的愛國旗幟。二是要繼承和發揚百年五四的奮鬥精神。三是要繼承和發揚百年五四的責任擔當。

陳冬勉勵港青: 新時代接過歷史的接力棒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陳冬在論壇現場致辭

本次論壇以“傳承、創新——民族復興與青年責任”為題,探討青年人在推動社會發展擔起的角色,如何傳承五四精神和美德,以敢闖、敢試、敢做的態度去實現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以及如何藉著創新精神、以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簡明香港史》作者、香港地方誌辦公室主任劉蜀永,北資本創始人劉嘉霖擔任主題演講嘉賓。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剛、Smile with Us HK創辦人何超蓮、萬希泉鐘錶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董事長沈慧林、日日煮創辦人朱嘉盈等人作為嘉賓在論壇現場,探討了“傳承、創新與民族復興”、“民族復興與青年責任”兩個主題。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陳冬在五四運動100周年菁英論壇上的致辭全文如下:

尊敬的張建宗司長、楊義瑞副特派員、施榮忻先生、莊家彬先生,各位來賓,各位青年朋友:

很高興出席五四運動100周年菁英論壇。受王志民主任委託,我謹代表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預祝論壇圓滿成功。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 3天前,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深切緬懷了五四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高度評價了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深情寄語當代青年,並提出了新時代發揚五四精神的明確要求。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認真學習總書記講話、響應總書記號召,回顧歷史、緬懷先烈、展望未來,並就民族復興前進道路上青年一代所應承擔的歷史使命進行深入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五四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件里程碑事件。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屢遭西方列強侵略,戰亂不斷、生靈塗炭。腐朽昏聵的封建統治者束手無策。 1919年5月,當“巴黎和會”上屈辱的消息傳到積貧積弱的中國大地時,以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為己任的愛國青年走上街頭,為民族獨立奮起抗爭,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中國歷史由此邁入新的歷程。

五四運動所折射出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 100年來,在五四精神的鼓舞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為探索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不懈追求。這是一條充滿著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的民族復興之路,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香港青年從未缺席。辛亥革命期間,總部設在香港的“興中會”以及後來的“同盟會”,不少成員都是香港的有志青年。抗日戰爭期間,除了大家熟知的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外,香港還有不少青年人組成以支持抗戰為宗旨的社會團體,展開各種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動。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許多香港的專業青年、技術人才,懷著一腔熱血,回到內地投身到祖國建設中去。改革開放以後,香港投資者對祖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更是有目共睹。每當內地遭遇重大自然災害時,香港同胞總是傾力相助,救災現場總有香港青年的身影。一百年來,香港同胞對祖國的熱愛、對民族振興的責任感,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今天,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迎來了締造歷史新篇章的新時代、好時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奉獻青春,既是當代青年千載難逢的歷史機緣,也是當代青年義不容辭的責任。回顧百年五四,新時代的香港青年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跑好下一程才能不辱使命呢?我想這正是今天這個論壇所要探討和回答的問題。在此,我談三點看法。

一是要繼承和發揚百年五四的愛國旗幟。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偉大五四精神的核心。孫中山先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習總書記指出,“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繫、情之所歸。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一個人不愛國,甚至欺騙祖國、背叛祖國,那在自己的國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丟臉的,也是沒有立足之地的。”愛國,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和體現方式,但歸根到底,都是對祖國發自內心的忠誠和熱愛。

最近,一段“國歌快閃”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視頻中,一眾香港市民從港島、九龍、新界的四面八方聚集到金紫荊廣場,莊嚴肅立,共同唱響《義勇軍進行曲》。今天在座很多嘉賓都參加了這場“快閃”活動。這段視頻在網上一出現,就被很多內地、香港的朋友轉發、點贊,不少網友留言表示“很感動”。國旗、國歌,是國家的象徵,是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紐帶和共同的情感表達。香港年輕人用自己這樣一次“快閃”行動表達自己對國歌、對國家的熱愛,深深地觸動了海內外中華兒女最樸素的愛國之心。我想,這就是這段視頻如此“火爆”的原因。

二是要繼承和發揚百年五四的奮鬥精神。習總書記說,“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沒有廣大人民特別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後繼、艱苦卓絕的接續奮鬥,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更不會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天。”“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奮鬥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

奮鬥,也是香港“獅子山精神”的核心,是締造香江傳奇的“金鑰匙”。香港能夠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現代化都會,正是一代代香港人奮鬥打拼的結果。倍受大家敬重的香港老一輩工商領袖,年輕時或白手起家,或從基層做起,經過不懈奮鬥,最終為香港經濟騰飛和國家改革開放做出傑出貢獻,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輝煌人生。奮鬥,應當始終成為香港青年引以為傲的精神品格。希望大家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用奮進者的姿態實現人生理想。

三是要繼承和發揚百年五四的責任擔當。習總書記指出,“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一切視探索嘗試為畏途、一切把負重前行當吃虧、一切’躲進小樓成一統’逃避責任的思想和行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難以真正獲得人生快樂的。”

當前,香港“一國兩制”進入新時代新階段,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接力棒”已經傳到新一代香港青年手中。大家要肩負起這副重擔,拒絕“小確幸”、走出舒適區、做出新貢獻、書寫新篇章。今天論壇的各位講者和香港菁英會的歷任青年領袖,都是香港青年勇於擔當的好榜樣。希望青年朋友們多聆聽他們的經驗,多學習他們的品質,不負香港和祖國,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讓青春在新時代的廣闊天地中綻放,讓人生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進中展現出奔跑的英姿,努力成為“一國兩制”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青年朋友們,百年滄桑巨變,不變的是中國青年對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歷史責任和神聖使命。新時代,我們要延續和傳承五四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一個百年已經過去,我們即將迎來下一個百年。由五四運動開啟的“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已經匯成波瀾壯闊的滾滾洪流,沒有任何力量和困難可以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們堅信,具有光榮傳統的中國新一代青年一定能夠高舉五四精神的火炬,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把老一輩開創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謝謝大家!


記者:趙珊

編輯: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