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 海上閱兵全透視
4月23日下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在青島附近海空域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西寧艦上檢閱了海軍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和海軍航空兵部隊,人民海軍32艘艦艇編為6個群、39架戰機編為10個梯隊,依次接受檢閱。應邀到訪的13個國家18艘艦艇也參加了檢閱。
文|北京 立文
4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圖: 新華社)
戰略導彈核潛艇打頭陣
受閱艦艇編隊第一群為潛艇群,由2艘戰略導彈核潛艇、2艘攻擊型核潛艇和4艘常規動力潛艇組成,充分展示了水下作戰力量。
與以往歷次海上閱兵相似,航行在受閱艦艇單縱隊最前列的是戰略導彈核潛艇“長征10”號和“長征11”號,其後是攻擊型核潛艇“長征15”號和“長征16”號。從1974年8月1日第一艘核動力魚雷潛艇“長征1”號交付使用,人民海軍至今已經設計建造和服役了兩代四個型號系列的核動力潛艇——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各兩型。此次受閱的核潛艇是第二代改進型,整體戰術技術性能指標均達到或接近國際第三代核潛艇裝備的水平。
戰略導彈核潛艇是“大國重器”,主要攜載潛射戰略彈道導彈,從水下發射並打擊敵方戰略目標,是水下戰略核力量的主體和核反擊作戰的主力,被視為“第二波次”核打擊力量,具有強大的導彈運載能力、持久的水下機動能力和良好的戰場生存能力等優勢。美國海軍現役使用改進型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攜載24枚三叉戟-2D5潛射洲際彈道導彈;俄羅斯海軍現役使用多個型號戰略導彈核潛艇,其中最先進的是955型(西方稱北風之神級),攜載16枚“圓錘”潛射洲際彈道導彈;英國海軍現役使用4艘前衛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攜載16枚三叉戟-2D5潛射洲際彈道導彈;法國海軍現役使用4艘凱旋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攜載16枚M45/M5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印度海軍現役使用1艘“殲擊者”號戰略導彈核潛艇,攜載12枚射程700公里的K-15潛射彈道導彈,試圖借此躋身於大國之列。
4月23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在青島附近海空域舉行。這是“五指山”號登陸艦(圖:新華社)
中國海軍現役使用改進版09ⅣA型戰略導彈核潛艇。該艇攜載12枚“巨浪”-2潛射洲際彈道導彈,主要執行水下戰略核威懾與核反擊作戰任務,是中國軍隊現有的“兩位一體”戰略核力量體系中的重要成員,但在載彈量上與美俄同類裝備相比偏少。
攻擊型核潛艇是重要的水下作戰力量,在作戰運用上比較靈活,可以執行多種任務,如為戰略導彈核潛艇提供區域掩護,為航母戰鬥群提供伴隨水下掩護,單獨執行區域隱蔽待機設伏作戰任務等。隨著人民海軍航母和戰略導彈核潛艇建設步伐日益加快,對第二代改進型和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任務需求明顯加大,服役數量還會增加。
青島是人民海軍第一個潛艇基地、第一支潛艇部隊的組建之地,見證了人民海軍潛艇部隊的發展歷程。在核潛艇之後是4艘新型常規動力潛艇——039型家族當中的原型艇和最新改進型,依次是“長城231”號、“長城236”號、“長城197”號和“長城205”號。039型潛艇與國外同類裝備水平相當,擁有優良的靜音性能和水下導彈、魚雷攻擊能力,改進型039A/B型潛艇配備先進的不依賴空氣推進裝備,即AIP系統,具有較長時間的水下續航能力和隱蔽生存能力。
4月23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在青島附近海空域舉行。這是中國某新型核潛艇(圖:新華社)
萬噸級“大驅”首次公開亮相
受閱艦艇編隊第二群為驅逐艦群,共有5型7艘,依次是055型驅逐艦——101南昌艦,兩艘052D型驅逐艦——119貴陽艦和131太原艦,兩艘052C型驅逐艦——150長春艦和171海口艦,052B型驅逐艦——169武漢艦,051C型驅逐艦——116石家莊艦。它們都是人民海軍現役主力驅逐艦,各項戰術技術指標在國際上位居先進水平。
在此次海上閱兵中,讓人充滿期待的“明星艦”當數首次公開亮相的055型驅逐艦首艦南昌艦。南昌艦於2017年6月28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廠的長興島基地下水,隨後展開緊張的海上試航和綜合測試,一直披著一層神秘面紗,此番終於揭開了謎底。055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約12,000噸,標誌著人民海軍首次突破了萬噸級大型驅逐艦的門檻,進入世界前列。在艦載武器配置上,055型“大驅”堪稱亞洲最強戰艦,新型130毫米艦炮、11管30毫米近程防禦炮、紅旗-10近程艦空導彈、24管多功能發射器、112單元垂直發射裝置、新型S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雙直升機機庫……它還創新性地採用了隱身桅杆設計,主桅杆上貼著大大小小40多塊各種天線陣面,集成了雙波段雷達、電子干擾天線、敵我識別天線等多種艦載電子雷達系統,在保證高度信息化水平的同時又注重了隱身性能。在作戰使命上,055型驅逐艦不僅可以在航母編隊中充當“御前護衛”重任,還可以單獨或率領驅逐艦護衛艦編隊執行各種海上作戰任務,發揮“多面手”的角色。
4月23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在青島附近海空域舉行。這是“太原”號導彈驅逐艦(圖:新華社)
受閱艦艇編隊第三群為護衛艦群,共有2型8艘,依次是054A型護衛艦——547臨沂艦、515濱州艦、570黃山艦和574三亞艦,056型輕型護衛艦——505秦皇島艦、540烏海艦、541張掖艦和556宜春艦。
054A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4,200噸,艦艏配備32單元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可以發射海紅旗-16中程艦空導彈和新型反潛導彈(即火箭助飛魚雷),在噸位和作戰能力上遠遠超過了1971年12月開始列裝的國產第一代051型驅逐艦和1975年12月開始列裝的國產第一代053H型護衛艦。該型護衛艦可以與驅逐艦混合編隊,執行中遠海防衛作戰任務,重點是中近程防空、反潛和反艦等任務。
056型輕型護衛艦是人民海軍近海防禦作戰的主力戰艦,首艦蚌埠艦於2013年2月25日入列服役,至今已批量建造服役40餘艘,後續還進行了升級改進。該艦滿載排水量約1,400噸,艦載武器系統齊全,主要配備2座雙聯裝鷹擊-83反艦導彈發射裝置、1門76毫米艦炮、1座八聯裝海紅旗-10近程艦空導彈發射裝置、2門30毫米全自動艦炮、2座三聯裝324毫米輕型魚雷發射管,可搭載一架直升機,後續還加裝2座多聯裝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重點在近岸海域或有依託的遠海島礁區執行巡邏警戒、反潛搜索、護漁護航等任務。
4月23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在青島附近海空域舉行。這是“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圖:新華社)
陸戰精銳舊貌換新顏
受閱艦艇編隊第四群為登陸艦群,共有2型4艘,依次是改進型072A型登陸艦——915徂徠山艦和917五台山艦,071型船塢登陸艦——988沂蒙山艦和987五指山艦。海軍陸戰隊員在兩艘071型登陸艦的艦艉直升機甲板上整齊列隊,身後則是直-18中型運輸直升機。
這兩型登陸艦是人民海軍現役的兩栖主力戰艦,是海軍陸戰隊員和兩栖作戰裝備的主要運輸投送平台,反映了人民海軍兩栖作戰實力的升級換代。072A型坦克登陸艦滿載排水量剛過5,000噸,主要通過抵近岸灘投送方式,兵力乘坐衝鋒舟、兩栖作戰裝備泛水航渡搶灘上陸。而071型船塢運輸艦是真正的三棲立體投送登陸作戰平台,塢艙內裝載中型氣墊登陸艇,艦艉飛行甲板和直升機庫容納6架中型運輸直升機,可以組織實施直升機垂直登陸、氣墊艇超越登陸、人員登陸艇或衝鋒舟搶灘上陸、兩栖作戰車輛泛水航渡等立體登陸投送。該艦滿載排水量約2萬噸,可以裝載一個齊裝滿員的陸戰營進行遠海投送,提高了遠海兩栖作戰投送能力和遠海島礁奪控作戰能力。
登陸艦隻是兩栖作戰的運輸投送平台,真正的兩栖作戰精銳當屬海軍陸戰隊。海軍陸戰隊是輕型的兩栖作戰力量,在新一輪軍隊改革過程中,其整體規模成倍擴大、兵力結構全面優化,從原來的2個陸戰旅和1個特種作戰大隊,擴編為軍級規模,編設陸戰、航空兵和工化保障等近10個旅。在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之際,新組建的海軍陸戰隊以嶄新面貌亮相,充分展示了海上綜合作戰能力的全面提升。
受閱艦艇編隊第五群為輔助艦船群,共有3型4艘,依次是綜合補給艦——965呼倫湖艦和889太湖艦,援潛救生船——864海洋島艦,“和平方舟”號醫院船——866岱山島艦。長期以來,輔助艦船在人民海軍序列中位居末席,重點執行海上作戰的支援保障任務,而在走向遠海大洋的人民海軍新型海上作戰力量體系建設中,綜合補給艦、援潛救生船等輔助艦船的地位作用顯著提升。
呼倫湖艦是901型綜合補給艦的首艦,滿載排水量5萬噸,突破了新型海上補給裝置研製、大型補給艦總體設計建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補給方式多樣、補給能力強,其左舷4個、右舷3個補給站,專門針對航母補給進行了優化設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重點為海軍航母編隊、遠海機動編隊提供海上伴隨補給,是名符其實的“航母奶媽”。該艦的入列為人民海軍艦艇走向“深藍”奠定了更加堅實的裝備基礎,標誌著海軍遠洋保障能力躍上新台階,對於完善海軍裝備體系結構、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海軍、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具有重要意義。
受閱艦艇編隊第六群是航母群,人民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16遼寧艦在最後出場壓軸。從2012年9月20日入列服役以來,遼寧艦先後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試驗任務,為加快航母部隊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遼寧艦剛剛完成新一輪的例行性返廠維修和優化改造任務,主要針對前期在運行和訓練過程中所發現的一些不相適應的裝備進行改進,包括航空保障系統、動力系統、電力系統和生活保障系統等都有一些新變化,飛行甲板標示線、著艦區阻攔索等也進行了更新。
4月23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在青島附近海空域舉行。這是“遼寧”號航空母艦(圖:新華社)
海空協同立體作戰能力增強
在人民海軍五大兵種中,海軍航空兵是一支重要作戰力量。此次海上閱兵,海軍航空兵各型戰機39架受閱,編為預警機梯隊、偵察機梯隊、反潛巡邏機梯隊、轟炸機梯隊、殲擊機梯隊、艦載戰鬥機梯隊、艦載直升機梯隊等10個梯隊。而空中梯隊與海上艦艇編隊交錯混編在同一個縱隊中受閱,在編組形式上也有所創新。
圖為4月21日,俄羅斯海軍“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導彈護衛艦抵達青島(圖:新華社)
在“長征10”號戰略導彈核潛艇出場後,5架直-9D型直升機梯隊緊隨其後受閱。在第二艘“長征11”號戰略導彈核潛艇之後,5架直-8型直升機梯隊受閱。這兩型直升機是海軍水面艦艇的主要艦載直升機,可以執行搜索反潛、目標指示引導、導彈中繼制導等任務。
在第一艘常規動力潛艇“長城231”號之後,是3架預警機梯隊。在常規潛艇之後,是3架偵察機梯隊。海軍航空兵現役裝備空警-200H預警機和空警-500預警指揮機,以及由運-8平台改裝的電子偵察機、海上警戒機等,重點執行海空戰場偵察監視任務。空警-500採用先進的全數位化相控陣雷達等新技術,整體性能居世界同類裝備前列,對水面艦船、空中戰機等發現距離遠、探測能力強,通過資料鏈等進行目標分配和指示引導,大大提高了空海協同立體海上作戰能力。
在“長春”號驅逐艦之後,是3架運-8反潛巡邏機梯隊。反潛巡邏機是重要的反潛作戰平台,可以執行大範圍海域的對潛搜索、攻擊等作戰任務,是對付水下殺手潛艇的空中利器。這種岸基大型反潛巡邏機可以與水面艦艇的艦載反潛直升機、水面艦艇的反潛探測系統和反潛作戰裝備等有效配合,大大提高綜合反潛作戰能力。
在“臨沂”號護衛艦之後,是3架轟-6L轟炸機梯隊。在秦皇島艦之後,是3架轟-6G轟炸機梯隊。這兩款改進型轟炸機是海軍航空兵重要的空中遠端反艦作戰平台,可以掛載先進的遠端空射反艦導彈,對大中型水面艦船目標進行有效攻擊和防區外打擊。
在“徂徠山”號登陸艦之後,是4架殲-10戰鬥機梯隊。在“呼倫湖”號綜合補給艦之後,是5架殲-11戰鬥機梯隊。而在壓軸的遼寧艦受閱之前,是5架殲-15艦載戰鬥機梯隊。這是海軍航空兵現役三型主力戰鬥機,殲-11重型多功能戰鬥機和殲-10輕型多功能戰鬥機屬於岸基飛機,殲-16則是艦載多功能戰鬥機,主要執行區域防空作戰、海上突擊、電子作戰等任務,奪取和保持相關海域的制空權。
在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的海上閱兵活動中,除了中國海軍的受閱艦機之外,還有一群外國“貴賓”。受邀參加海上閱兵慶典活動的俄羅斯、泰國、越南、印度、菲律賓、孟加拉、汶萊、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緬甸等12國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共18艘艦艇懸掛代滿旗,按照作戰艦艇、輔助艦船的順序,以噸位大小排列,依次通過檢閱艦。
來自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韓國等13個國家的18艘軍艦參加多國海軍活動。圖為4月21日,印度海軍“加爾各答”號導彈驅逐艦抵達青島(圖:新華社)
其中,泰國海軍派遣的兩艘艦艇分別是F-25T型護衛艦“納來頌恩”號(FFG-421)和053HT輕型護衛艦“邦巴功”號(FFG-456)。孟加拉海軍的C13B型輕型護衛艦是中國056型的出口型。緬甸的F14“辛標信”號護衛艦雖然是自己建造的,但卻採用了很多中國的設計和武器,主要反艦武器是從中國進口的8枚C-802型反艦導彈,艦載直升機是中國製造的直-9型。這也反映了海軍的國際化特徵。
可以預見,中國海軍綜合實力將不斷壯大,不僅可以更好地維護自身的海上安全,而且也有助於全面增強全世界維護和平的力量,如亞丁灣海域國際護航任務、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中國海軍將為維護國際海洋安全秩序以及世界和平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作者係國防大學教授)
4月23日上午,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青島集體會見應邀出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外方代表團團長,代表中國政府和軍隊向出席活動的各國海軍官兵表示熱烈歡迎。圖為會見前,習近平同應邀出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外方代表團團長合影(圖:新華社)
受邀參加海上閱兵慶典活動的來訪艦艇
新加坡“堅強”號護衛艦(舷號72) 汶萊“達魯塔克瓦”號巡邏艦(舷號09) 印度“加爾各答”號驅逐艦(舷號D63) “沙克提”號補給艦(舷號A57) 韓國“京畿”號護衛艦(舷號812) 孟加拉“決心”號護衛艦(F112) 澳大利亞“墨爾本”號護衛艦(舷號05) 泰國“納黎萱”號護衛艦(舷號421) “邦巴功”號護衛艦(舷號456) 日本“涼月”號驅逐艦(舷號117) 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 護衛艦(舷號454) “尼古拉.奇克爾”號救生拖船(SB131船) “額爾布魯士”號後勤保障船 越南“陳興道”號護衛艦(舷號015) “丁先皇”號護衛艦(舷號011) 菲律賓“達拉”號登陸艦(舷號601) 馬來西亞“萊庫”號護衛艦(舷號30) 緬甸海軍“辛標信”號護衛艦(舷號F14)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5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李博揚、周琦、史帥、連柳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