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知識傳媒

關注我們

閱讀

有趣味

有價值的信息


相信不少訪港旅客會選擇,到山頂俯瞰維港醉人的景色。不過山頂纜車從4月23日開始優化系統,須暫停運作2至3個月,就不能乘坐纜車登上山頂了。說起纜車,你可知道它比電車更歷史悠久,已經服務香港逾130年?現在的纜車又是第幾代的纜車呢?讓T仔帶你們回顧有關纜車的歷史吧!


1

轎子

纜車開通前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  向左滑动查看  >>

纜車未有開通時,往來太平山頂是倚賴「山兜」和「轎子」為交通工具。

遠於19世紀初,太平山頂已經成為貨船進入港口的航道地標。而鑑於香港氣候炎熱潮濕,太平山頂亦順理成章成為不少富豪顯赫與名流紳士的避暑勝地,而山頂酒店(於1938年拆卸)的營業更大大提升了人流。當時,官爺小姐和遊客要往返山頂,就會聘用穿著整齊制服的轎夫所抬的人力轎車作為交通工具。


2

第一代纜車

1888-1926

1881年5月,蘇格蘭人亞歷山大.芬梨.史密夫提議了一項建造港島纜車鐵路的計劃,將美利樓與維多利亞峽連接起來,從而加快了山頂地區的住宅開發。山頂纜車於1888年5月30日開始投入服務,成為全亞洲最早的纜車索道系統,也是香港最早的有軌交通工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早先的纜車是採用塗上油漆的木材製造,屬「加州」四軸式設計,分為三等。車廂第一排的兩個座位是預留予港督及港督夫人專用,椅背更掛上了「此座位留座予總督閣下」,這項特權直至1949年才取消。


3

第二代纜車

1926-1948

1926年,山頂纜車拼棄燃煤作為動力能源,以電動拖曳齒輪系統取代蒸氣發動,正式改由電力推動,新車廂設有52個座位。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1941年12月11日,日軍佔領九龍半島之後,山頂纜車機房受擊損毀,日軍一枚炮彈的碎片嵌於纜車兩台綱纜鼓輪底下。由於山頂及半山區在抗日期間遭受嚴重破壞,纜車服務一度停頓半年之久。


4

第三代纜車

1948-1959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二次大戰後,纜車公司引入62個座位的全金屬車廂,以配合不斷增長的本地人口。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50年代,荷里活慕著聞名中外的山頂纜車與太平山景緻,遠道前來取景,當中包括由國際巨星奇勒基保主演的《江湖客》。該電影的首幕與尾幕場景均于山頂纜車車廂內取景;著名美國電視劇《Love Boat》亦曾取景於山頂纜車。


5

第四代纜車

1959-1989

24.4798° N, 118.0894° E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全鋁質的車廂誕生,可載72人。全天候式的設計讓乘客欣賞沿途景觀時可免受天氣影響。它就是現今全自動化車廂的前身。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6

第五代纜車

1989-現在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1989年,山頂纜車耗資6千萬,引進由微型處理器操控的電力驅動系統,並提升高載客量至每車120人,以及改用全新製造的纜車,以淘汰因港鐵港島線在1986上半年通車而難以應用之懷舊纜車。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不論都市生活節奏如何改變,山頂纜車總能為市民、旅客帶來難以忘懷的景致,以及遠離繁囂都市的寧靜旅程。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歷代山頂纜車的變遷

整理/港妹

圖片/網絡來源

排版/Lily


本篇文章摘自《知識》雜誌2019年第五期內容,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知識》雜誌,或者登陸知識網瀏覽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哦!


微信號:知識傳媒

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