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劉熙載《海鷗》DSE試題(下)

拆解劉熙載《海鷗》DSE試題(下)

知識傳媒

關注我們

閱讀

有趣味

有價值的信息

事不宜遲,那麼就讓我們繼續來聽聽張惠教授如何拆解剩下的《海鷗》文言文題目吧!


拆解劉熙載《海鷗》DSE試題(下)

張惠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

北京大學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培養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後,哈佛大學東亞文明系訪問學者,曾為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研究),現為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敲黑板,敲黑板,又到了上課時間啦!



拆解劉熙載《海鷗》DSE試題(下)

《海鷗》作者劉瑞載先生動畫像

3

2019 DSE 第20題


湘燕因為哪一件事才想起海鷗的話?試以自己的文句略加說明。(3分)


答案與解析

【答案】後來,巷子裡的人吃飯時,燕子造窩銜的泥(掉下)弄髒了他們的飯湯。因而他們發怒趕走了燕子,巷燕此時才想起海鷗說的話。

 

 【解析】這個題目考的是基本的古文和白話文的翻譯能力。「巷燕因為哪一件事才想起海鷗的話」實際上是出題老師暗示了一下,因為這就是「燕於是始思鷗言」。故而只要找到「燕於是始思鷗言」的前面一句就可以了——「其後,巷人方食,燕泥汙其羹。因怒而逐之」。但是這個題目才是最難的,因為真的要你翻譯!


翻譯不到上文的程度也千萬不要放棄!你要是空在哪裡,神仙也救不了你!你可以把那句古文照貓畫虎地能翻譯成:「後來,巷人正要吃飯的時候,燕泥弄髒了他們的羹湯,他們生氣就把燕子趕走了」。這樣的翻譯雖然取巧了,因為實際上你沒有翻譯出「巷人」和「燕泥」,「羹」你也含糊地處理了一下,但基本的分數你能拿到了。


4

2019 DSE 第21題


這則故事有何寓意?試以自己的文句略加說明。(3分)


答案與解析

這道題考的是全文的概括能力。只要你大致明白了全文的含義,然後以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就可以了:


·海鷗說自己不喜歡依附於人,結果它不被人憐愛,也不被人討厭。(1分)


·燕子依附於人,先是受人憐愛,狂風中有屏障,冷雨裡有遮蔽,烈日下有庇護,之後因為燕泥弄髒了人的羹湯,被人討厭而被趕走。(1分)


·這篇文章說明了不要依附於人的道理。(或者,這篇文章說明了禍福相互轉化的道理。)(1分)


你答多少字數我不管,但是最重要的是答出關鍵點!一點就是一分,否則,只答出一個點,寫得再多再好也不過只給一分。所以啊,同學,說話要說到點子上,答題也要答到點子上!


5

2019 DSE 第22題


海鷗一文寓意深遠,有論者指與孔子說「君子求諸己」或莊子「無用之用」的思想想通。試任擇其一,略述與本文是否有相通之處。(4分)

拆解劉熙載《海鷗》DSE試題(下)

(孔子與莊子的畫像)


答案與解析

 【解析】很多同學認為這道題放在最後,分值又高,肯定最難。但是,但是,你又被蒙蔽了。這是道送分題好嗎?


切記,古文題都是心理戰!出題老師的目的,是選拔人才,把大家都一棍子打死有何意義?


那些平時功底扎實的同學在古文題上拿A正常,那些考場上頭腦冷靜通過分析找對答案的也會讓他通關拿A!因為四平八穩沉鬱頓挫和劍走偏鋒輕靈飄逸都是人才,只是表現方式不同。前一種同學長大了之後往往是社會中堅,後一種同學長大了之後說不定就是約伯斯啥的。當然我不是說後一種同學比前一種同學更好,因為前一種同學非常穩,而後一種同學很可能「咣當」一聲,上天了;也很有可能「咣當」一聲,哇,摔一跤。


不要看不起劍走偏鋒的同學,你要想想,經歷了前面那幾道難題的考驗,還能不言放棄沒被嚇倒,並且頭腦冷靜分析推理的,他(她)是一定超越了常人的。


總之,這兩類人都不是庸才,出題老師的目的,就是通過題目這個「篩子」把這兩類人給篩選出來。


這道題,功底扎實的同學顯然會做,但是推理能力強的同學,應該領悟到,題目中有出題老師留下的線索:

有論者指與孔子說「君子求諸己」或莊子「無用之用」的思想想通。試任擇其一,略述與本文是否有相通之處。


首先,它說明了海鷗這篇文章蘊含了兩種含義,即孔子的「君子求諸己」和莊子「無用之用」。其次,你應該選其中一種,加以論述。


它不是4分嗎?最簡單的得分方式:


【答案】

Plan A-陳述了「君子求諸己」的含義(2分),把「君子求諸己」和這篇海鷗結合一下(2分)!


孔子說「君子求諸己」是指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海鷗不願意依附別人,也不會遭到侮辱(或者燕子依附別人,結果遭到侮辱。總之和原文結合一下),勸告人們要自主自強,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

 

Plan B-陳述了「無用之用」的含義(2分),把「無用之用」和這篇海鷗結合一下(2分)!


莊子說的「無用之用」是指大樹不中用反而沒有被砍伐得保天年。海鷗無求於人,人們不憐愛它,也不討厭它(或者燕子先是受人憐愛,狂風中有屏障,冷雨裡有遮蔽,烈日下有庇護,之後被人討厭而被趕走。總之和原文結合一下),說明愛與恨、禍與福相互倚伏,相互轉化的道理。


拆解劉熙載《海鷗》DSE試題(下)
拆解劉熙載《海鷗》DSE試題(下)
拆解劉熙載《海鷗》DSE試題(下)
拆解劉熙載《海鷗》DSE試題(下)

排版/陳佩齡

文章/香港知識雜誌

圖片/網絡來源

香港知識雜誌社出品

微信號:知識傳媒

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