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保障香港最大的福祉
今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堵塞香港法律漏洞,避免香港成為“避罪天堂”,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的生活環境。中央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堅定支持特區政府維護法治和市民合法權益,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然而,本是為彰顯公義、完善法治、為市民提供安全生活環境的修例,卻在反對派和外部勢力的勾結下,遭到了意想不到的阻撓和抹黑,在香港社會挑起一場風波。為保障香港最大的福祉,特區政府審時度勢,決定暫緩修例工作。中央及香港社會各界對此表示支持、尊重和理解。
文|本刊記者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月15日於政府總部會見傳媒,宣布特區政府決定暫緩修訂《逃犯條例》的工作(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特區政府審時度勢暫緩修例
各界表示支持、尊重和理解
6月1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特區政府決定暫緩修訂《逃犯條例》的工作。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於當天致函立法會主席,收回就條例草案恢復二讀辯論的預告,即立法會大會就處理條例草案的工作將暫停,直至特區政府完成溝通解說和聆聽意見為止。
香港特區政府的這一決定,得到中央的全力支持。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中央政府對特區政府這一決定表示支持、尊重和理解,將繼續堅定支持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與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維護好香港的繁榮穩定。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表示,中央政府對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的工作一直是充分肯定的,將繼續堅定支持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與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維護好香港的繁榮穩定。香港中聯辦負責人表示,特區政府此次提出與移交逃犯相關的“兩個條例”修訂工作,是為了填補現有法律漏洞,彰顯社會公義,具有正當性和必要性。我們相信香港社會一定能夠通過理性討論,準確理解修例內容,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為維護香港的法治形象而共同努力。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負責人表示,將一如既往堅定支持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特區政府提出修例,源於為發生在台灣的一宗殺人案謀求公義。去年2月,一名香港少女在與陳同佳同遊台灣時被殺,疑犯陳同佳逃回香港。這宗案件令受害人父母傷心欲絕,然而因為現行法例中的“地理限制”,香港不能移交疑犯到台灣,亦包括鄰近的內地及澳門。“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我認為我們需要盡力找出一個方法,一方面可以處理台灣殺人案,令公義得以彰顯、還死者一個公道、給死者父母一個交代;另一方面盡力完善香港的法制,確保香港不會成為犯罪者逃避刑責的地方。”林鄭月娥向社會各界表達了修例的兩個初心。
實際上,不同司法管轄區域之間通過刑事司法協助,共同打擊嚴重犯罪行為,是國際慣例。香港已經同世界上20個司法管轄區訂立有移交逃犯的長期協定,與32個司法管轄區簽署了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協定。而中國內地則已和71個國家簽署了50項引渡條約和61項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從歐洲、亞洲、非洲、拉美等地成功引渡260多名犯罪嫌疑人,說明國際社會對中國內地司法制度是有信心的。
因此,香港特區政府經仔細研究相關法律及其他地方的做法後,於今年2月正式展啟修例工作。特區政府建議基於現有法例,把當中有關人權的保障和制度的保障,包括法庭的角色和香港公平、公正的司法制度,完全保留。考慮到現時因其他罪名在監獄服刑的台灣殺人案疑犯即將獲釋,特區政府希望爭取在7月暑期立法會休會前通過條例草案。
整個過程中,特區政府多次聆聽社會意見,並先後對修例草案作出兩次修訂:一次是在法案正式提交立法會之前,剔除了九個可移交罪類和將可移交罪行的最高刑罰由原本一年以上改為三年以上;而另一次的修訂是在法案提交立法會之後,把三年以上改為七年或以上,並採納了多項與國際標準一致、加強人權保障的措施,以釋除社會疑慮,爭取更多支持。
但遺憾的是,正如林鄭月娥在致歉時坦陳的那樣,雖然她和相關官員已盡最大的努力,但在解說、溝通方面工作的確有所不足。部分市民對條例草案仍然不了解,以至產生擔心和疑慮,香港社會對條例草案出現極為分歧的意見,有支持、有反對,而且立場鮮明。而香港反對派與外部反華勢力內外勾結,趁機故意歪曲詆毀修例,不斷挑唆、恐嚇、煽惑市民上街遊行,鼓動激進分子引發暴力衝突,致使香港社會出現很大的矛盾和紛爭。
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雖然在立法會得到多數議員的支持,特區政府經過慎重研究,還是作出艱難的決定:暫緩修例。林鄭月娥說:“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我們一方面要維護法紀,但同時要審時度勢,保障香港最大的福祉——這個最大的福祉包括令社會儘快回復平靜和避免再有執法人員和市民受到傷害”。
不論修例的提出還是暫緩,特區政府秉持一顆保障香港最大福祉的初心,從未改變。為平息社會紛爭、彌合社會裂痕,林鄭月娥以最有誠意、最謙卑的態度接受批評,向市民數次道歉,體現出的“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擔當精神令人感動。
正因如此,特區政府暫緩修例的決定不僅得到中央的全力支持,也得到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香港特區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當天發表聲明表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將繼續全力支持特區行政長官施政,並呼籲市民繼續以和平、理性方式表達意見,共同守護香港這個文明、自由、開放、多元的社會。特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也通過發言人對特區政府暫緩修例的決定表示理解,並呼籲市民和平理性地表達意見,體現香港人一直尊重的法治精神。各大商會、宗教團體等認真了解修例始末、理性思考香港社會問題的團體和個人都紛紛表示了對特首及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支持。
警隊冷靜克制
專業敬業守護香港安寧
然而,儘管條例草案的工作已經於6月15日即時停止,且林鄭月娥已一再強調“絕對不會貿然重啟這個程序”,反對派依然興風作浪,多次挑唆圍堵政府總部和警察總部。在這一過程中,香港警隊始終保持冷靜克制,以專業敬業的精神維持社會秩序、守護香港安寧。
6月9日和16日的兩次遊行中,警隊都竭盡所能保障遊行者安全,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可能地減少對市民的干擾。他們在遊行路線上的天橋設置了警戒線,防止在天橋擁擠的情況下市民過於靠近橋邊而引發墜落悲劇,並不斷提醒“大家不要停留,不要阻擋公共道路”;他們在道路兩側設置鐵馬,儘量勸阻遊行人員不要越過鐵馬,以給行人留出一條回家的路。6月的香港,日間室外氣溫超過30℃,濕熱難耐,遊行隊伍前進緩慢,時常停滯。警員們頂著毒辣的太陽,在擁擠的人群中耐心、細緻地維持秩序,引導市民前進,及指揮交通,即使面對個別市民的不理解也依然盡力保證他們的安全。
6月9日晚,激進亂港分子試圖將行動升級,晚8時多名混在人群中的“黑衣人”多次故意挑釁在場警員,但警方表現非常克制。見挑釁不起作用,有人開始硬闖警方防線,更與警方激烈碰撞,試圖引發衝突。6月10日0時10分許,一批身穿黑衣並戴口罩的年輕人破壞立法會停車場車閘並衝入立法會示威區。大批警員迅速到場阻止,但衝擊者十分囂張,不但拆毀鐵馬及向警方投擲雜物,還刻意與警方進行肢體衝撞,現場一度十分混亂。從媒體公布的畫面可見,不但有多名暴徒圍毆警員,還有人試圖強搶警員掛有警械的外腰帶。面對暴徒的襲擊給自身安全帶來的威脅,警方仍然保持專業冷靜,首先舉起紅色警告標語,警示無果後才採取行動控制局面。衝突導致多名警員受傷,更有警員血流滿面。
6月12日,暴力行動升級,一批手舞鐵枝、磚頭,持盾戴盔,全副裝備的暴徒從添美道衝擊立法會示威區,有人搬鐵馬衝撞,有人則不斷投擲雜物、削尖的鐵枝、磚頭等,甚至還投擲燃燒物。有警員受傷倒地、意識模糊,需要立即抬走急救。有警員眼部受創、嘴角流血,仍堅持抵抗暴徒,並克制地只是根據警例,在警告後使用適當武力控制局勢。事後統計,暴力衝擊過程中22名警員受傷。
香港特區政府警務處處長盧偉聰6月13日對媒體表示,警方及市民共十餘輛車被困於馬路中,警方多次與現場激進分子商討不果,其間警方一直採取克制及容忍的態度。為保護自己和立法會大樓內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以及維持立法會運作,警方才發起武力驅散行動。他強調,警方在行動中使用的裝備“與海外國家的執法機構在處理同類暴動的裝備無大分別”,“全是低殺傷力武器”,在使用武力時均“嚴格依從警隊的相關武力指引”。
6月16日,香港再次爆發遊行,激進分子仍試圖藉機製造暴力衝突,警方一如既往保持冷靜克制,盡力保證遊行有序進行。至6月17日清晨,雖然警方批准的遊行時間已過,但仍有通宵留守者不肯離去。對此,警方並未強行清場,僅是呼籲大家儘快離去,並強調這不是清場行動,現場人士仍可在道路兩旁的人行道上活動。
6月21日上午11時,激進分子再次聚集,佔領道路、阻礙交通,並包圍警察總部,期間有人向警察總部外牆投擲雞蛋、噴塗塗鴉;有人用水馬、鐵馬堵塞警察總部各出入口,有的大閘被鐵鏈鎖上;監控攝像頭亦被膠帶、雨傘等遮擋。據了解,在警察總部戒備的警員夜晚在警察總部外疑似被淋機油,還有警員被人用激光器照射雙眼。
這幫標榜正義的激進分子完全不顧香港市民的福祉。因警察總部出入口被激進分子刻意阻塞,有3部救護車超過1小時仍未能到達警察總部運送癌症患者及其他有需要的工作人員。被困大樓內的警察學院副院長李仲華總警司為幫助救護車入內,不顧風險走出大樓,嘗試清走障礙物,不想,遭到激進分子的輪番指罵。當日,因警察總部及灣仔警署被包圍及道路被阻塞,有數十通“999”求助未能即時處理;過百條巴士及小巴線暫停或改道;政府總部關門,灣仔政府大樓、稅務大樓及入境事務大樓內的勞工處、稅務局、環保署、水務署等政府部門的公共服務都受不同程度影響。
6月22日下午,除清潔人員外,還有近20名休班警員自發幫忙清理被激進分子弄得污穢不堪的警察總部外墻,其中絕大多數平時都不在警總上班。有警察表示,相信激進分子的行為令警隊所有同事非常憤怒,但大家仍堅守崗位,因為我們沒有忘記我們的專業、我們的操守、我們的價值觀和我們的初心!警察的專業和操守不允許我們以牙還牙,但相信法律會還警隊一個公道!
香港漁民打出“逃犯若甩身 港人難安心”標語撑修例
建制力量團結一致
堅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建制派是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維護“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中流砥柱。自特區政府提出修例以來,不管反對派在立法會乃至社會上如何不擇手段搞政治化操作,氣焰如何囂張,建制派都始終保持信心和定力,相信自己、相信市民、相信國家,堅定不移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堅決抵制反對派癱瘓議會、癱瘓管治的惡行,令各項紓困利民的措施順利落實。
在政府推出修例草案之初,建制派不遺餘力地配合政府宣講修例,做好解釋,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廣大市民理性客觀地看待修例。4月16日,梁美芬、陳勇、吳秋北、楊志紅等人在港宣布成立“萬人同聲撐修例公義組”,發起“護港安全撐修例大聯署”活動,呼籲廣大香港市民通過網上實名簽名等方式支持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公義組成立後第二天,便與“保衛香港運動”和“珍惜群組”等多個民間團體一起到立法會外請願,走上街頭介紹修例草案內容。隨著活動影響的逐步擴大,公義組也升級為“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至6月12日,已有90多萬香港人登記身份證號實名簽名撐修例。
民建聯、工聯會、新民黨、香港各大商會、各同鄉社團等共300多個機構、團體表示認同和支持特區政府依法修例,其中包括香港中律協等20多個法律團體。6月9日,香港漁民團體聯會26艘大型漁船組成漁船編隊,集合來自長洲、屯門、大埔和香港仔的150多名義工,於維多利亞港進行漁船海上大巡遊。每艘鐵殼漁船上紅色的國旗和香港區旗迎著海風獵獵飄揚,船舷正中央則打出“逃犯若甩身 港人難安心”“撐修例 同護港”“修例合理合法 彰顯法治進步”等醒目標語。
當林鄭月娥宣布暫緩修例時,建制派與特區政府充分溝通,表示理解、尊重和支持。其實,有些人心裡是委屈的,覺得原本是為香港好、為香港市民好的事,放棄了很可惜,但是大家都表示認同特區政府為了香港最大福祉的初衷,也相信這是特區政府充分評估和研究後的決定,表示對特區政府理解、尊重和支持。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明白修訂《逃犯條例》是有需要,無論市民支持或反對修例,都不希望見到社會對立;期望大家可以在未來時間繼續向特區政府表達意見,而政府的暫緩修例決定可以讓議會和社會回復平靜,繼續向前走。“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發言人表示,對於行政長官提出暫緩《逃犯條例》修訂予以理解,該聯盟將繼續向特區政府表達有關意見,並向廣大市民介紹有關內容。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表示,支持和理解特區政府暫緩修訂《逃犯條例》,希望特區政府因應社會關注,就條例草案內容向社會各界詳細解說,多聆聽市民意見,也呼籲社會各界共同維護香港社會安寧和法治精神。香港工業總會對特區政府暫緩修訂《逃犯條例》表示認同,並盼望各界理性討論。該會主席郭振華表示,衷心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冷靜、理性地討論這個議題。香港總商會主席夏雅朗說,暫緩修例的工作有助各方重回理性討論,他期望特區政府繼續與社會各界和公眾進行有建設性的討論,以回應和釋除各方對草案的疑慮。
6月16日,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工聯會在父親節組織一批父子到美國駐港領事館請願,抗議美國干預香港內部事務
外國勢力粗暴干預香港事務
受到香港各界譴責抗議
修例之所以成為一場風波,與外部勢力的干預破壞關係密切。外國反華勢力借特區政府推進修例一事說三道四,頻頻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甚至扯掉遮羞布,赤裸裸地對香港內部事務指手劃腳。2月26日,美國駐港總領事唐偉康公然跳出來威脅說修例“或影響美國與香港的雙邊協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西方反華勢力就修例發表了70餘次各種“聲明”和“講話”。
除了外國政府和議會機構,一些外國高科技企業也玩弄政治,“全面配合”“反修例”遊行,這些行為已經嚴重違反了“政治中立”原則,更是赤裸裸地干預香港的本地事務。有報道稱,Google刻意標註遊行起點和路線,竟然在Google地圖標註“民陣6.9反惡法遊行” “全港反送中遊行”,甚至還標出“2:30”的遊行時間。Facebook則是公然刪除質疑“反修例”的貼子,並刻意放大反對派傳媒貼子的影響因子。更為離譜的是,6月7日發生“燃燒彈”事件後,Facebook打著“審查假新聞”的幌子,大量刪除質疑兇徒背後動機的貼文,而對於公民黨楊岳橋含沙射影指是特區政府自編自導的言論,不僅沒有刪貼,反而是擴大其影響效力。經過這種以技術調校為手段的刻意的引導,Facebook成功將反修例聲音放大,也將一些明顯是誤導的言論放大。
更有甚者,有港媒多次揭發,在6月12日“反修例”示威中,除了CNN、BBC、路透社等外媒,亦有數名神秘外籍男子,不斷以單反相機拍攝示威場面,舉止行為有別於傳媒攝影師,亦有身材健碩的洋漢佩戴口罩、面罩,即場加入示威者行列“指指點點”,似在指揮暴動。
另一邊廂,香港反對派為謀取政治私利,不顧顏面引狼入室,為“反修例”頻頻赴西方“告洋狀”,與外部勢力狼狽為奸。
3月,陳方安生、郭榮鏗、莫乃光等人竄美,與美國副總統彭斯、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主席與副主席、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會面,攻擊修例。
5月,李柱銘、李卓人、羅冠聰等人組織“反對引渡修例美加團”,赴美國加拿大“告洋狀”,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以及加拿大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見面。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李柱銘等“洋奴”極力妖魔化修例。
5月,陳方安生、郭榮鏗則跑到德國“告洋狀”,與德國國會副議長羅特等會面。
香港市民認清了外部勢力粗暴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的真面目,紛紛提出嚴正抗議。例如,5月27日下午,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九龍社團聯會、新社聯、“正義不能缺席”群組等多個團體到位於花園道聖約翰大廈歐盟駐港辦事處示威,不滿歐盟干涉香港內政,侮辱香港法治。“正義不能缺席”群組發言人陳海容指出,歐盟對香港特區政府發出《逃犯條例》的外交照會,是干涉香港內部事務。6月14日,屯門反暴力聯盟及沙田各界大聯盟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抗議美國當局不斷發表誤導性言論,歪曲香港修訂《逃犯條例》,煽動香港青年人以暴力阻止修例。6月19日,沙田反干預聯盟、香港漁民團體聯會、香港農業聯合會等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抗議。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副主席楊上進表示,美國只是聽反對派的聲音就以偏概全,而且更一直搞小動作。團體一致強烈譴責美國的有關做法。6月21日一早,香港海南社團總會代表手持“強烈譴責美國粗暴干涉香港內部事務、香港政府修例美國無權干預”的標語,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表達對美國干涉香港內政的不滿。當日下午,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又有香港市民強烈譴責美國干預香港內部事務,從事交通運輸業的資深的士司機李先生氣憤地說:西方勢力插手香港內部事務,用心險惡,“我們都要養家,要開工搵食,實在經不起再三的折騰。”
“反修例”示威現場附近,市民拍攝到疑似中情局特工與示威人士交談片段(視頻截圖)
暴力不得人心
越來越多人呼籲回歸理性
不論反對派如何粉飾,紙終究包不住火,香港市民有眼睛、有耳朵、有頭腦,反對派指鹿為馬的企圖怎能得逞?如今,香港社會呼籲回歸理性的聲音越來越響亮。
——越來越多香港市民勇敢站出來,譴責暴力行為。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暴力永遠都是不得人心的,在香港也不會例外。激進分子將和平發聲拐向暴力衝突,還妄圖三人成虎、混淆視聽,激怒了香港市民。香港福建社團聯會、香港廣東青年總會、海南省港區政協委員聯誼會、中國高等院校香港校友會聯合會、粵港澳酒店總經理協會等多個團體於報章刊登廣告,對罔顧法紀的暴力行為進行強烈譴責,同時對警方嚴正執法表達全力支持。
當標榜公平正義的大律師公會發表聲明指責警方在“似乎沒有對警方或公眾造成威脅下”向 “一些手無寸鐵的示威人士”使用“非必要的武力”時,69歲的電召貨車司機黃家榮按捺不住站出來反對:“不要跟我說(示威者)手無寸鐵,我有睇NOW TV(新聞直播),好清楚見到有人掟磚,好清晰,冇剪接!”
香港各界都在譴責暴力行徑。萃妍協會發言人花小姐稱,在電視上看到大批暴徒以暴力襲警,還有人企圖癱瘓港鐵交通,對這批人的反智行為感到心痛及失望。團體“新年代”代表稱,若是關心香港前途的人,應以建設性態度建言獻策,而絕不是以暴力衝擊政府總部。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更進一步揭露道:反對派把其他和平的示威者與激進暴徒綁在同一戰車上,不斷令社會陷入撕裂,將造成很嚴重的後遺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會長蔡毅也表示,示威者的行為給香港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也給香港國際都市的形象造成了非常負面的打擊。
——越來越多香港市民明辨是非,支持警員維護法紀、守護香港。一些退休警員從專業角度表達意見。香港警務處前處長李明逵表示,若世界其他大城市發生類似的情況,當地警察都會使用武力,相比之下,香港警察使用的已是最低武力。香港警務處前處長曾偉雄強調,如果當時警方沒有採取措施,可能會有更嚴重的情況發生,包括令更多人受傷。
詆毀警隊的聲音越猖狂,有正義感的香港市民就越是義憤填膺,越是想要站出來撐警隊。十八區撲滅罪行委員會歷任及現任主席共47人發表聯署聲明,對警方專業及克制的態度表示感謝及讚揚。香港中國企業協會發表聲明稱,即使警員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卻仍堅守崗位,為香港的安全與和平出力,充分展示了香港警隊的專業性。警方的付出需要每一位市民的支持。6月22日晚,中環遮打花園舉行“撐警集會”,數百市民高呼“支持警察,嚴正執法”等口號,支持警方執法,並呼籲儘快訂立《辱警罪》。
陸續有機構團體到香港總部贈送鮮花、果籃、食物表示慰問和感謝。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帶上鮮花及果籃,向警方表示深切慰問;香港島各界聯合會亦到場向警方贈送多箱餅乾,並展示橫額支持警方維護法紀及嚴正執法;海南社團總會到灣仔警察總部致送慰問信,又準備果仁、豬肉乾、水果、茶葉等物資送贈,以表揚警方緊守崗位、嚴正執法;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等團體到警隊慰問,並向警察福利基金捐款,以感謝警隊嚴正執法護香江。
——越來越多香港市民呼籲回歸理性,不要讓單一政治議題阻礙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當前,理性、愛港的香港人最大的期盼,就是香港社會能夠重回理性。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表示,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希望大家有商有量,保持理性,不應受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挑唆,破壞社會秩序,讓經濟發展蒙受損失。香港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林定國也希望大家冷靜地停一停、想一想,恢復安定並儘量保持開放態度,找到一個最符合香港整體利益的方法去處理。香港六大宗教團體聯合發表聲明,呼籲大眾“從自身和社會的整體利益出發,儘快返回各自工作、學習和家庭的崗位,結束紛爭”。
6月22日,中環遮打花園舉行“撐警集會”,市民高呼“支持警察,嚴正執法”等口號
被喚“福伯”的百歲老人顏福只是最普通的基層市民,他講不出什麼大道理,只用最樸素的話誠懇勸說年輕人要惜珍香港今天擁有的法治和社會秩序。日佔期間,福伯的母親含淚把一名女兒送給一個農戶代養,福伯想方設法卻始終未能找回妹妹,成為一生最大遺憾。他說,如今在香港“只要有手有腳,肯做,就一定唔憂兩餐”,“咁好的地方,世上仲有邊度搵到?不要破壞香港的繁榮穩定”。
法律界人士則提醒香港市民不要讓政治凌駕法治。反對派一直以要求政府收回“暴動”定義為煽惑市民對抗政府的說辭。然而,立法會議員容海恩一針見血地指出,不應用政治方法處理刑事檢控案件,應視乎法庭判定個別人等的行為是否涉及暴動。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補充道,不能受到政治因素或示威人數多寡而決定是否起訴或裁決。她更是提醒大家:倘政治凌駕法律,將直接影響香港的司法制度,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更有人明確指出為人師表的責任與底限。聚集在政府總部和立法會前的人群中不乏十幾歲的年輕學生,這些學生中又有不少是被老師煽惑到現場的,有家長致電校長的錄音傳出,揭露有老師竟然叫孩子們帶上“鎅刀和gas爐”。很多理智的香港市民都看不過眼,香港福建社團聯會主席吳換炎就呼籲,因有很多年輕人在不清楚修例內容的情況下,受到別有用心的人煽動和蒙蔽,盲目參與暴動。冀家長及教師盡自己的職責,幫助年輕人樹立明辨是非的觀念。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表示懇請全港教師以學生的安全和前途為首要考慮,切勿動員學生參與遊行;呼籲學生保持冷靜,不要受朋輩的壓力而走上街頭;提醒家長亦要留意子女的情況,與學校緊密溝通。
如果因為單一政治議題而錯失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機遇,受害的還是廣大香港市民。清醒看到了這一點的人紛紛發聲,希望可以喚醒更多香港市民。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表示,冀《逃犯條例》修訂的爭議儘快告一段落,讓特區政府能與社會各界攜手努力,推動本港經濟民生向前發展;廠商會會長吳宏斌強調,現時環球經濟諸多不明朗因素正影響本港,希望隨着政府暫緩修例,社會各界能放下政治爭拗,停止繼續內耗,聚焦改善經濟及解決民生問題,共建更美好香港;全國政協常委林建岳指出,無論如何,香港還是要繼續前行的,只有香港各方面更加團結,香港才能繼續走下去;全國人大代表、九龍社團聯會會長陳振彬呼籲,大家應同心同行,儘快回復過去理性和諧的社會氣氛,這樣香港各界才能有精力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全國政協委員陳清霞亦呼籲大家和平理性地討論,堅決維護香港在國際上一直保持的法治社會形象,維持良好的營商環境;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梁志祥表示,反對派不應繼續字面上的爭拗,社會應回歸法治和理性,眼前還有許多民生問題需要急切處理,例如土地房屋問題。社會應向前發展,不要被單一政治事件“拖發展的後腿”……
反對派和外部勢力是不會收手的,它們總會找各種各樣的機會煽動香港社會撕裂,擾亂香港發展。然而,風雨過後是彩虹,只要香港市民同心同行,就不懼風雨,香港就永遠有希望!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7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李博揚、周琦、史帥、連柳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