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話你知|西藏民主改革60年人權發展成就斐然

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結束了千百年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西藏人民開始真正享受國家憲法和法律所保障的民主、自由和人權隨著西藏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變化,人們的各項權益得到切實保障和明顯改善。

在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西藏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邊巴拉姆在香港《紫荊》雜誌撰文,多方面講述了60年來西藏人權保障方面的發展成就。

生存權、發展權獲極大改善

西藏自治區經濟穩步發展,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西藏自治區各族人民生存權和發展權得以實現。

數據話你知|西藏民主改革60年人權發展成就斐然

西藏自治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位列全國第一,是連續1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態勢。

基礎設施建設

99%的建制村通了公路;

全區公路里程達到9萬多公里;

高等級公路從無到有,到目前的660多公里。

脫貧攻堅

2018年,

25個深度貧困縣區達到摘帽條件,

1,808個貧困村退出,

18.1萬人脫貧,

貧困發生率降至6%以下,

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項目2,142個,

產業脫貧21萬人。

受教育權得到保障

西藏自治區各族人民受教育權的保障是中央和西藏關於西藏實現新時代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西藏教育已經全面落實學齡前至高中階段十五年義務教育費“三包”政策。

小學入學率 99.64%
初中毛入學率 98.91%
高中毛入學率 73.37%

另外,青壯年文盲率從自治區成立初期的95%下降到0.6%

數據話你知|西藏民主改革60年人權發展成就斐然

西藏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極大改善。左圖:舊西藏農奴制度下流落街頭、乞討求生的婦女兒童(資料圖片);右圖:“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婦女們盛裝參加春播(圖:新華社)

健康權得到保障

依據中央《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有關改革措施的內容,西藏先後在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醫療環境改善、醫療隊伍技能提升、完善醫療對口扶持對接機制等方面進行了逐步落實。

“十二五”期間,中央和西藏自治區對衛生計生行業累計投資達17.77億元。

全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已達1,476個;

人均壽命從1950年的36歲提高到現在的67歲。

政治權利得到實現

根據《憲法》規定,西藏人民與全國各族同胞一樣,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有選舉他們所在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行使管理國家和地方事務的權利。

職位 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士佔比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 70%以上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委員 80%以上
西藏自治區主席、副主席 70%以上
四級國家政權機關組成人員 90%
西藏自治區鄉鎮長和縣長(*全區鄉(鎮)、縣、地(市)和自治區四級換屆選舉後) 90%

數據話你知|西藏民主改革60年人權發展成就斐然

西藏在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的短板、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水電路訊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上圖:民主改革前拉薩市的貧民區(資料照片);下圖:拉薩市曲水縣達嘎鄉三有村全貌(圖:新華社)

民族語言文字得到有效維護

西藏自治區出台《西藏自治區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文的若干規定(試行)》,確保了以藏語文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

現在,對藏語文的使用從社會的基本面已上升到高端研究領域,例如,西藏大學和自治區藏醫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基本以藏語文進行研究和論文撰寫。

宗教信仰自由獲充分保障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西藏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落實。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央和西藏地方財政已先後為西藏宗教方面補助資金達7億多元。

目前,經西藏各級政府批准修復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有1,700多處,住寺僧尼4.6萬多人。此外,西藏共印刷藏文版《甘珠爾》大藏經1,490多部。

民族特色文化繼續繁榮

國家重視保護和發展西藏的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和繁榮西藏的文化事業。

目前,全國從事藏學研究的機構有50多個,從事專業研究及其輔助工作的人員有3,000多人。

西藏自治區2018年全年出版各類藏漢文圖書1,000多品種,200多萬冊,藏文類出版物佔全年出版總量的80%以上


編輯:史帥

校對:莫潔瑩

*本文節選自《紫荊》雜誌2019年6月號,《少數民族人權保障的偉大創舉與典範——紀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西藏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邊巴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