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空調病的“控”與“調”
夏季炎熱又漫長,人們都喜歡呆在涼爽的空調房裡,空調成為家庭必備的解熱“雪糕”。然而長期在空調冷氣的環境下工作,就會容易患上所謂的空調病。我們該如何控制和調理夏季的空調病呢?
文 ◎ 彭波


中醫學認為:“風性疏泄,風為百病之長”、“寒則皮膚急而腠理閉”、“燥屬次寒,如盛夏暑熱薰蒸,則人身汗出戢戟肌肉潮潤而不燥也”,所以夏季吹空調常會引起以下病症:①感冒、過敏、風濕痛。②緊張、煩躁、注意力難以集中。③頭疼、頭暈、眼花、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睡眠不佳。④口渴、喉嚨疼、渾身沒勁、腰酸背疼、皮膚乾燥。⑤手腳冰冷甚至有些麻木、月經不調、拉肚子或便秘。



夏季空調病的病因主要有三個:第一就是風邪,主要是空調冷風的直吹。
第二是寒邪,主要是空調的製冷。寒邪侵襲肌表,導致衛氣鬱閉,可表現為惡寒、鼻塞、流涕、咳嗽、喉癢、咯痰稀薄色白等。邪氣入裡,可傷及脾胃,因夏季多濕,所以易出現濕滯脾胃證,表現為食欲不振、腹瀉、腹痛等。寒邪凝滯,氣血運行不暢,還可導致胸痹、心痛等,有心血管病者應尤為注意。
第三是燥邪。空調器其實也是一個功能強大的空氣抽濕機,在空調器製冷,會產生大量的冷凝水,這些冷凝水就來自於空調房間這個有限空間的空氣內,這樣就會使室內的空氣變得越來越乾燥,而形成燥邪。



兒童兒童處在成長階段,身體調節能力和抵抗能力相對較弱,空調房空氣不流通滋生的病原微生物容易導致孩子的免疫力下降,從而生病。
老年人老年人的身體機能衰退,會給老年人的關節、眼、鼻黏膜造成損傷。如果空調溫度太低,室內外溫差過大,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對老年人,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人來說,容易導致腦部血液循環障礙並誘發中風。
女性月經期月經期間的女性,氣血虛弱,免疫功能下降,長期處在空調房裡,寒氣入侵很容易造成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
孕婦孕婦的身體情況比較特殊,對環境和溫度格外敏感,空調過低的溫度和冷風以及空調系統積攢的細菌等都容易侵襲孕婦的身體,影響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慢性病患者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風濕病等,這類患者大部分體質虛弱,長期處在空調房裡,病情容易加重。此外,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要小心空調。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結核等病的患者,要避免風寒侵襲。因為風邪易襲陽位,風邪上犯侵肺,使肺氣不得宣發而出現咳嗽、流涕,同時寒邪中傷,鬱閉肺氣,使氣道受阻出現哮喘。空調房內不僅寒涼,而且濕度低,屬中醫“涼燥”之邪,引起咽乾口渴,咳逆胸痛,甚至痰中帶血等。



控制溫度空調的溫度控制在26-27℃,是既舒適又不影響健康的溫度。睡眠時還應再高1-2℃,室內外溫差不應超過7℃。不要直吹冷風,若長時間呆在冷氣充足的室內,肩部、膝部、腰部、女性小腹部,可用衣物覆蓋,予以保護。
清潔衛生定時給房間通風。家用空調器在每年重新使用前一定要清洗,每半個月清洗一次空調過濾網。
配用空氣淨化器和加濕器在空調房間裡配置空氣殺菌消毒功能的淨化器和空氣加濕器,可以提高室內空氣的潔淨度和濕度,有效的降低通過空調管道進入室內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改善室內的空氣品質。適度增加空氣濕度(控制在40%-60%),在這種濕度下,病原體的致病能力、傳播能力都會迅速下降,使人體感到更加舒適。乾燥症狀明顯時,需要多喝水,也可以適度地使用補水噴霧緩解皮膚乾燥的症狀。
按摩風池穴按揉後脖頸的風池穴(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與耳垂平行的陷窩處)。將兩手拇指指腹按于風池穴,其餘四指附於頭部兩側,由輕至重按揉1分鐘。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空調病。
飲生薑湯或熱茶 吃上幾片生薑或者喝上一碗紅糖姜湯,飲一杯熱茶,使身體變暖,促進血液循環。烏龍茶和紅茶共同發酵的茶效果更好,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空調病。

彭波
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一級講師,《香港中醫雜誌》編委,國際藥膳食療學會執委,香港茶療學會理事
編輯: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