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文明交流互鑒 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綜述

五月的北京,繁花似錦。5月15日,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盛會。來自亞洲47個國家以及域外其他國家的政府官員和代表共計2,000餘人齊聚一堂,共商亞洲文明發展之道,共話合作共贏大計。

本刊記者 莊蕾

堅持文明交流互鑒  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綜述

堅持文明交流互鑒  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綜述

5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這是開幕式前,中外領導人同出席開幕式的重要嘉賓代表合影留念(圖:新華社)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他回顧了亞洲文明的悠久歷史、取得的輝煌成就,並為亞洲文明交流互鑒勾畫了路線圖。他指出:“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人類社會充滿希望。同時,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更加嚴峻,需要世界各國齊心協力、共同應對。”“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

堅持文明交流互鑒  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綜述

5月16日,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的亞洲文明巡遊活動(本刊記者 莊蕾 攝)

凝聚文明力量 引發世界共鳴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舉辦恰逢其時,意義深遠,為促進亞洲及世界各國文明開展平等對話、交流互鑒、相互啟迪提供了一個新的平台。

習近平主席表示,“回顧歷史、展望世界,我們應該增強文明自信,在先輩們鑄就的光輝成就的基礎上,堅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努力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為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習主席提出四點主張,即“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在提到“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主張時,習近平主席指出,“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習近平主席的話音剛落,會場裡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最後,習近平主席強調,“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

習近平主席的演講內容深刻、鼓舞人心,獲得了各方的廣泛讚譽,引發了國際社會普遍的共鳴與深入的思考。演講過程中,會場內多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這不僅僅是一個亞洲的大會,也是一個世界性的大會。它所傳遞的精神從北京出發,直抵西方,直通世界所有文明。”出席開幕式的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表示,希臘高度讚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世界文明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高度評價中國支持多邊主義,在國際上重信守諾,這體現了古老的中華文明的智慧和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歷史擔當。

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高度讚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構想。“這一構想讓世界各國,不論大小以及發展程度不同,都能以和為貴,同呼吸,共命運。”西哈莫尼認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取得的成果將積極推動亞洲各國友好交往,加深地區國家相互了解,提升和平、友誼與真誠合作。

“中華文明讓我們欣賞,我們也欣賞這次大會所樹立的榜樣作用。”斯里蘭卡總統西里塞納在開幕式上說,“亞洲國家應該加強彼此聯繫和交流。亞洲文化和文明,起源相似,發展道路相似,未來發展方向也一致。能否實現和諧相處,在於我們是否能夠理解彼此的文明。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給了我們很好的機會來加強對話。”

新加坡總統哈莉瑪同樣提到了中國的“榜樣”作用。“習近平主席倡導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恰逢其時,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有助於各方探索如何更好地讓世界人民受益,以及如何在亞洲文明以及世界各國文明之間進行對話。”在哈莉瑪看來,以大會為平台,各方可以共同探討如何創造和而不同的社會,通過文明互鑒推動和諧、和平與繁榮。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共吸引了來自境內外的2,900多名記者注冊報道。開幕式當天,不少記者在早上5點多就進入位於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的新聞中心,開始為當天的報道工作做準備。開幕式開始前兩小時,新聞中心的公共工作區就已座無虛席。會場內,記者們早已架好“長槍短炮”。沒能進入會場的記者也紛紛把目光投向會議中心內的大屏幕,關注開幕式直播。中外記者在這裡將大會的盛況傳播到世界各地。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所構建的是能夠促進平等和包容的對話和交流的平台。

韓聯社認為,中國邀請作為西方文明發源地的希臘參加亞洲文明對話,實際上是賦予此次大會中西方文化理解和共榮的意義,進一步凸顯出中國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英國路透社稱,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給中國不斷增長的國力賦予了一張溫和的面孔。

法新社報道稱,習近平主席提到各種文明本沒有衝突,只是要有欣賞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習近平的演講側重亞洲文化的交流合作,並期待亞洲國家增強文明自信。

希臘雅通社評論說,中國開啟了一種全新的對各國人民和平共處具有創造性意義的文明對話。

堅持文明交流互鑒  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綜述

5月15日,亞洲文化嘉年華活動在北京“鳥巢”舉行。圖為舞蹈《吉祥吉祥》(圖:新華社)

融合亞洲智慧 對談亞洲未來

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六場平行分論壇於15日下午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數千名中外嘉賓圍繞亞洲國家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維護亞洲文明多樣性、文化旅遊與人民交往、亞洲文明傳承與發揚的青年責任、亞洲文明全球影響力、亞洲文明互鑒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等議題展開討論,為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貢獻智慧。

來自香港的嘉賓也參與了大會分論壇的討論。“亞洲文明的希望在青年,文明的責任更在青年,青年應當在文明對話中發揮重要作用。”全國政協委員、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剛在“亞洲文明傳承與發揚的青年責任”分論壇上表示,“文明對話的前提是‘知己知彼’,我們不僅要認識自己的文明,還要欣賞別人的文明。亞洲文明,各具特色,各有所長,為世界文明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和動力。文明對話的關鍵是‘從我做起’,作為文明的一分子,每個人都具有多重文明屬性,都應該從自我做起,為文明對話貢獻力量。”霍啟剛呼籲,亞洲青年人理應做好亞洲文明的守護者、創新者、宣傳者。

會場裡,智慧在激蕩,共識在匯聚。論壇期間,簽署了許多扎扎實實的協議。比如在“亞洲文明全球影響力”分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社科助理總幹事諾達.阿爾納什夫共同簽署了《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資助計劃信托基金協議》,中方將為各國青年學者進行絲綢之路學術研究和交流提供多方面支持。在“亞洲文明全球影響力”分論壇上,國家廣電總局分別與阿根廷公共傳媒管理總局簽署了《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阿根廷聯邦公共傳媒管理總局影視節目互播授權合作協議》,與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簽署了《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合作框架協議》,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簽署了《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關於電視和網絡視聽內容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等多份合作協議。

濃縮亞洲藝術 展現多彩魅力

邂逅國家寶藏、領略“舌尖上的亞洲”、與“大咖”面對面……這一切,在亞洲文明活動周上都能實現。此次大會除舉行開幕式、平行分論壇和亞洲文化嘉年華活動外,還聯動多地舉行了亞洲文明周活動,包括亞洲文明巡遊、亞洲美食節、亞洲文化展演、亞洲文化旅遊展、亞洲影視周、亞洲文明聯展等活動,精彩紛呈。亞洲文明周為促進各國的文明交流搭建了廣闊的舞台,全方位展示了亞洲文明的多彩魅力,為公眾帶來一場集合文化、美食、影視等元素的感官盛宴。

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亞洲文明巡遊以“亞洲文明 世界共融”為主題,以“文明對話、交流平台、一帶一路、世界共融”為創意理念,共由“中華風采”“亞洲風情”“神州風韻”“北京歡迎你”四個板塊組成,28支國內外表演團隊和各具特色的景觀標識車,展現著亞洲各國的特色文化。歡快的音樂,靈動的舞蹈,熱情的互動,觀眾們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奧林匹克公園景觀大道成為了一片歡樂海洋。不少觀眾在看完巡演後都覺得意猶未盡,紛紛與演員合影。

亞洲美食節活動除了在北京設立會場之外,還在廣州、成都、杭州設立了分會場。北京主會場共設八大主題展館,分別由亞洲特色餐飲館、亞洲特色小吃館、亞洲風味飲品館、麵點冷拼素食館、老字號與非遺館、餐飲文創館、亞洲特色食材館、餐飲新科技館組成。通過美食文化盛宴展示亞洲文化的絢麗風采,讓廣大公眾不出國門就能盡享亞洲各國美食。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正如本次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標誌,六瓣互動的花瓣狀圖形,象徵亞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對話,亞洲人民攜手共建命運共同體。未來,在亞洲各國攜手下,這朵“文明之花”必將綻放的更加絢麗多彩!堅持文明交流互鑒  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綜述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6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史帥、周琦、李博揚、連柳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