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披荊斬棘建偉業 新時代同心共築中國夢
70年披荊斬棘建偉業 新時代同心共築中國夢
——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 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從古未有的大勝利,也是十月革命以後一個帶世界性的大勝利”,標誌著中國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奮鬥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基本歷史任務的勝利完成,並由此開始了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任務而奮鬥的新征程,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新中國建國70年、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取得了偉大的成就,開闢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紀元,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進程。
文|北京 龔雲
5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深入贛南老區考察調研。這是習近平來到贛州市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親切看望老區群眾(圖:新華社)
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人民命運
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的開幕詞中指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歷史,是一部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新中國建立起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宣告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到來。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新中國的國體和政體,是自有中國歷史以來最民主的模式,集中反映了絕大多數人民的意志。在新中國的政治制度設計中,人民第一次成為國家的主人,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
中國民主同盟和中國民主建國會創始人黃炎培1949年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寫道:“有人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和各級人民政府,為什麼把‘人民’這兩個字大書特書起來?好!這問題發得好,要知道就在這個年頭發現了‘人’認識了‘人’。就從這裡起,人的生命寶貴起來了,人的生活被重視起來了,人的言論和行動的自由,被重視起來了,我都可以從中間搜出證據來。”宋慶齡1950年11月18日指出:“在我看來,自從1949年10月1日——這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以來,中國最偉大的轉變就是我們的國號中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了‘人民’這兩個字。這兩個字不是為了裝飾點綴,它的重要意義在於同樣有史以來第一次表明我們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這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政權。它從根本上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真正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這是中國人民社會政治地位的根本變化,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使中國人民開始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可以集中力量從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建設。
人民群眾一旦掌握自己的命運,就會迸發出極大的歷史主動性和創造精神,以嶄新的姿態,建設自己的新國家,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毛澤東在開國前夕科學預言:“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裡,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滌蕩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新中國70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自己當家作主,參與國家事務,自我管理日常事務。雖然走過一些彎路,但總體上沿著人民當家作主方向發展。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後,以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全面依法治國,保證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確保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使社會主義民主真正成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切實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目前,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逐步健全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確保中國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新中國70年的歷史,是一部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實現幸福生活的歷史。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的近百年歷史,就是為中國人民謀求幸福的歷史。無論是革命、建設、改革,都是為了使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新中國的成立,為中國人民擺脫貧窮落後的面貌、改變受壓迫受剝削的處境、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掃清了障礙,創造了必要的前提。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讓中國人民通過社會主義現代化,沿著共同富裕道路前進。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國共產黨人,適應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使中國人民生活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间,2012年到2018年,是中國人民生活極大改善和提高的時期,也是社會保障事業、扶貧脫貧事業飛速發展的時期。中國內地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建國初期的35歲提高2018年的77.0歲。絕對貧困人口降到1.7%。根據中共中央的戰略安排,2020年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徹底消滅絕對貧困。在一個人口近14億的大國徹底消滅絕對貧困,將創造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
(圖:新華社)
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所有中國人的夢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華民族由近代衰落走向強盛的歷史轉折點,表明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新中國70年來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迎來了中華民族強起來的光明前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中華民族站起來。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創造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世界上偉大的民族。但是,近代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由於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山河破碎,生靈塗炭,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新中國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完成了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奮鬥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受帝國主義侵略壓迫的歷史,使中華民族一洗百年來所蒙受的奇恥大辱,成為真正具有獨立主權的國家。
中國人民偉大的民族精神得到極大的振奮,中華民族從此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實現和鞏固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中國各族人民從此生活在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共同進步的大家庭之中,為建設一個獨立、統一、民主、富強的新中國注入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我們民族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我們的民族將從此列入愛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勞的姿態工作著,創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時也促進世界的和平和自由。”“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於世界。”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推動中華民族富起來。擺脫貧困,實現富裕,是近代無數中國人的夢想。從1840到1949年,中國的現代化屢遭挫敗,國家積貧積弱,中國人民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通過社會主義現代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歷史機遇,開啟了中華民族共同富裕的歷史新紀元。經過多年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發展,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奇跡,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2位,成功實現了從低收入國家向中等收入國家的跨越,中華民族已經開始整體富起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共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下,中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大幅提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519,322億元穩步快速增長,2017年首次踏上80萬億元的歷史新台階,達到827,122億元,當年經濟增量折合1.2萬億美元,相當於2016年全球第十四大經濟體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2018年突破90萬億元,達到900,309億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從現在到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將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中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5月4日,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在金紫荊廣場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金紫荊廣場升旗禮”。圖為主禮嘉賓與現場學生互動(圖: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
推動人類進步事業發展
新中國的成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對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鬥爭的發展具有深刻的久遠的影響”,具有偉大的世界意義,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進程,開啟人類歷史發展新階段。新中國建國70年,推動了人類進步事業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新中國作為一個人口佔全人類四分之一、領土面積位於世界第三的大國,衝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建立起人民民主制度,並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冷戰格局中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重塑了世界政治地圖,既有力地鼓舞並推動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極大地增強了他們取得反帝鬥爭勝利的信心,激勵他們獨立解放後走自主發展道路,也有力推動了國際和平事業的發展,增強了世界和平力量,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從而對世界產生了廣泛、深刻的影響,對人類和平、民主、正義、進步事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推動了世界社會主義事業進步。“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俄國十月革命以來最重大的事件,在世界範圍內給帝國主義和反動派以沉重的打擊。這是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明確提出:新中國將“倒向社會主義一邊”。新中國的發展,大大壯大了世界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推動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成功,為歷經磨難的社會主義注入了強大生命力,在世界上重振了人們對社會主義的信心。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每天清晨八點,特區政府都會在灣仔金紫荊廣場奏國歌、升國旗。最近,香港部分團體和人士在這裡聯袂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國歌快閃”活動,大家不分種族、不分膚色、不分年齡,莊嚴肅立,共同唱響《義勇軍進行曲》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國人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他指出:“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成功,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意義,對世界社會主義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破了發展中國家對西方國家現代化的“路徑依賴”。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西方模式不是走向現代化的唯一模式,世界上也不存在一種一成不變、普遍適用的發展模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選擇一條什麼樣的發展道路,關鍵要看這條道路是否符合這個國家的實際,是否能夠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走得怎麼樣,最終要靠事實來說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6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史帥、周琦、李博揚、連柳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