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佳:美國失道寡助難阻中國崛起
最近,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單方面宣布向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25%關稅,並制裁華為等中國企業,向中美關係又扔下一連串炸彈,全球為之愕然。我們在關注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的同時,更要看到貿易戰的背後是中美雙方的深層次矛盾,加上美方反復無常的態度,貿易戰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中國始終抱著合作的態度推動談判,採取各種措施應對和化解危機,贏得了國際上越來越多的理解和支持。面對當前的情形,香港要做好充分準備,審慎面對,做好應對,不能過度依賴西方市場的支持和技術來發展。
文|香港 劉兆佳
劉兆佳
美國借貿易戰
打壓中國維護霸權
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國一改以往的政策和理念,認為全球化對自己不利,一切都是美國利益優先。美國挑起針對中國的貿易戰,就是此使然。在中美關係之中,美國聲稱中國一直“搭美國的便車”、“佔自己的便宜”,美國沒有得到好處,將責任全部推給中國,並在貿易談判中出爾反爾、提出各種不合理要求,企圖用強權迫使中國“就範”。
這種“反常”行為有著深層次的原因。近年來,中國一直堅持走自己的道路,綜合國力顯著增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令美國十分擔心。美國堅持西方價值觀唯上,如果中國發展道路和價值觀取得成功,將會對美國霸主地位提出挑戰,美國內部團結也會受影響。美國已經將中國列為戰略競爭對手,不惜一切手段遏制中國發展。2018年1月30日,特朗普發表的任內首份國情諮文中,把中國及俄羅斯定為戰略競爭對手。他在這份主題為開創“新美國時刻”的演講中說,“我們在全世界遭遇到流氓政權、恐怖組織,以及中國和俄羅斯這樣挑戰我們利益、經濟和價值觀的競爭對手”,聲稱中俄挑戰了美國的實力、影響力和利益,是兩個意圖侵蝕美國安全和繁榮的國家,誓要“威懾任何對美國構成威脅的國家”。這表明了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敵視和對抗態度。美國這場“鬥”中國的豪賭,不僅關係到中美關係前景,還關係到整個世界向多極化發展還是維持單極化,對整個世界未來走向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美國失敗,世界或將走向多極化,以美國為中心的單極化國際格局將會受到越來多越多的質疑和挑戰。
世界經濟發展到現在,中美之間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企業比亞迪在美國投資逾2億美元,建成北美地區最大的電動大巴工廠。圖為4月3日,在位於美國加州蘭開斯特市的比亞迪工廠,比亞迪員工在第300輛電動大巴下線儀式上合影(圖:新華社)
中國不願更不怕打貿易戰
對於貿易戰的態度,中國一直都是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貿易戰考驗國力、團結性和鬥志。以目前中國的國力、團結性和鬥志,美國無法取勝。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產品製造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產業體系完備,具有超大規模國家抵禦風險的能力,綜合實力早已今非昔比,具備應對風險挑戰的根本支撐。現在,中國底氣十足!
世界經濟發展到現在,中美之間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合則兩立鬥則俱傷。中美間貿易對雙方有利,貿易戰很難維持。貿易戰會讓美國遭受很大傷害,讓美國民眾生活水平、財政和金融狀況受到影響。隨著中美博弈轉入持久戰,美國無力堅持,美國民眾也不希望為此“埋單”。貿易政策沒有在全美取得統一意志,美國人民願意為發動貿易戰付出多大代價也沒有取得共識。5月15日,CNN採訪了美國俄亥俄州一個名叫克里斯托弗.吉布斯的農民,此人當年相信特朗普承諾買豆子的“誓言”投過贊成票,現在因為貿易戰豆子價格下跌了30%,嚴重滯銷,他說在特朗普一手挑起貿易戰和中國發起反制的來回之間,最受苦的就是他這樣的農場主了,目前他們已經是完全處在“自由落體”狀態,自己再也不會把票投給特朗普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美國有實力阻止中國崛起,相反自己也要付出很多代價,失去中國這個大市場。
中國有句古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場貿易戰將大大影響全球化進程,也將衝擊世界經濟。作為貿易戰的挑起者,美國正在一手摧毀二戰後建立起來的全球化發展模式,這種做法已無法獲得世界的支持,美國被迫“單挑”中國,而非和西方盟友一起。很多國家對美國單邊霸淩主義也早有不滿,擔心美國會隨時犧牲他國利益來保持自己霸主地位,不想為美國的“任性”埋單,不希望中國輸掉這場博弈。在國際大舞台上,中國是自由貿易的提倡者和推動者,受到更多國際輿論的同情和支持,佔據了道德高地,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中國企業要創新自強
今年以來,特朗普當局的一系列動作都明顯表現出遏制中國的戰略圖謀。如,最近特朗普針對通訊業簽署行政令,又次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稱要“警惕‘外國敵對勢力’對美國通訊系統造成的國家安全威脅”,賦予美國商務部權力,禁止“對國家安全製造不可接受的風險”的相關交易,矛頭直指中國科技企業華為,以“莫須有”罪名為禁止華為設備在美國銷售鋪路。美國商務部長隨即要求華為在向美國企業購買零部件和技術之前需徵得美國政府的許可。5月20日,谷歌公司因美國政府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而暫停與華為部分業務往來。據悉美國政府還在考慮對海康威視、大疆無人機等中國企業進行制裁。這暴露了美國在本質上也以國家行政力量控制市場、控制企業,他們不會尊重全球遊戲規則,不會平等對待其他文明。
經此事件,中國應擺脫對美國的錯覺和依賴,未來不會再存有幻想,而是提升民族精神,推動中國內部自身改革。過去一段時間裡,中國本身在全球化產業分工下不需要發展一些科技,但現在看來獨立自主這條道路無可避免。從芯片開發到大飛機製造、手機軟件等關鍵領域,都要形成自身競爭力。長遠來看,華為、大疆等企業的發展取決於自主研發的競爭力。大疆是一個最初創立於香港的企業,它的成功就在於自主創新。大疆全球專利申請數量已超過8,700件,全球授權專利超過3,000件,連續多年PCT專利申請量國內前十。特別是無人機領域熱門市場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或地區授權專利超1,000件。據統計,美國和加拿大使用的無人機近80%來自大疆。如今華為、大疆已經成為國家利益的代表,會得到全民支持,儘管短期內在國外市場會蒙受損失,但長期來說其前景值得看好。
中國應擺脫對美國的錯覺和依賴,未來不會再存有幻想,而是提升民族精神,推動中國內部自身改革。圖為2018年8月31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華為公司展區的工作人員(右)向參觀者介紹一款華為手機(圖:新華社)
香港需謹慎應對貿易戰
面對動蕩不安的全球經濟局勢,香港無法避免受到損失,中美對抗必然會給香港經濟帶來影響。現在,貿易戰“衝擊波”逐漸顯現,香港首季經濟按年增長減慢至0.5%,真切感受到了一絲“寒意”。香港經濟的對外依賴度非常高,商品貿易一向是進口大於出口,由於香港本地幾無製造業,轉口貿易佔整體出口的比重高達98%。從貿易夥伴的角度來看,進口方面,2018年中國內地和美國分別是香港第一大和第五大進口來源地,香港進口自中國內地和美國的商品貨值分別為2,743.58億美金和275.49億美金,佔整體進口額的43.7%和4.4%;出口方面,香港對中國內地和美國的出口分別為3,143.3億美金和458.7億美金,佔整體出口額的55.2%和8.1%。中美之間打關稅戰,對來往香港的中間貨物徵收高額關稅,吃虧的是香港。
特區政府和香港各界都要有心理準備,去審慎面對未來幾年“較為兇險”的國際環境,做好應對工作,不能過度依賴西方市場的支持和技術來發展。“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要在維持好自由港地位的情況下,避免和西方國家發生對抗,利用自身的國際化平台的優勢,把國家利益和香港利益結合在一起。
(作者係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6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史帥、周琦、李博揚、連柳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