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親是一場修行
知識傳媒
關注我們
閱讀
有趣味
有價值的信息
父親節快樂
Happy Father’s Day
有愛——「美食源自心中的愛」
在孩子5歲那年的冬天,大概有一周,愛人感冒咳嗽比較嚴重,我下班後,給孩子和家人做晚飯。為了讓孩子家人愛吃、吃好,我查菜譜,練刀功,努力出新,做陝西老家的手擀麵、臊子麵、餃子等麵食,使出渾身解數,力求色香味養俱佳。看著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大為幸福。今育子為人,猶記為人子。我幼年時,關中人家以麵食為主,若單一吃法,孩童難免厭食,父母、奶奶變著花樣,一日三餐,十天半月,各類麵食不重樣。今日旅遊旺地袁家村的關中美食,猶不及也。娃娃們都能吃得飽,長得壯。對孩子家人的愛,讓父母和老人們都成為了民間小吃大王。
從雪城到海島,從西域到江南,雖然食材常見為五穀葷素,但民間美食花樣繁多,膾炙人口。千百年前,食材單一,先民尚未溫飽,是什麼動力,讓先民不斷研製開發新的美食種類,漸成經典,流傳至今。千千萬萬父母的愛子之心,讓簡單的食材,成為經典美食,一代代傳承,留下記憶在腸胃,寫入文化在基因,滋養了舌尖上的中國。原來,舌尖上的中國,不是來源於特殊的食材,是來源於人們心中的愛!
為人父親,教育子女,心中滿懷的是愛,是發乎情、嚴於外的愛,是無私奉獻、克己修身、陪伴成長的愛。推己及人,仁愛博愛,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父親節快樂
引導——「爸爸今天給我帶什麼書了」
耕讀傳家,是家教的至理名言,要工作創業,要讀書學習。為了讓孩子愛讀書,愛閱讀,我們多方引導。在孩子六歲讀小學之前,家裡一直不擺放電視機,也盡量不用IPAD等電子影像產品,在家里和孩子在一起,主要就是讀書交流、畫畫寫字、作遊戲、做手工。我記得我小時候,我的父親每次下班總會帶給我一些糖果,童年的記憶中這個時刻是很期待和幸福的。對於自己的孩子,我想我每天下班後帶給他什麼樣的童年記憶呢?從孩子3歲開始,我訂閱了《幼兒畫報》、《兒童畫報》、《哥白尼軍事》、《童話故事》、《環球探索》等幼兒刊物,郵發到我單位,然後我隔三差五在下班後帶一本新雜誌回家。每次我回到家裡,他就會問我「爸爸,今天帶什麼新書回來了?」當我把嶄新的幼兒雜誌拿給他的時候,他興高采烈地接過去,然後津津有味地翻看,這一刻的時光,我和孩子都是無比快樂的。
有一年父親節,孩子畫了我的頭像作為禮物,還加了說明,「爸爸經常給我帶好看的書」。我知道,我們所看似漫不經心的用心引導,正在孩子的心裡生根發芽,我相信孩子將來對於童年父親的記憶中,肯定有一本本新書的期待和芬芳!
父親節快樂
身教——你爸爸媽媽的愛好是什麼?
一次午間食堂用餐,我的一個同事曾講述了一件自己和小學生孩子春遊的故事。故事讓我很受觸動。
事情很小,十來個孩子外出集體春遊,安排了一位導遊,導遊在行車途中和孩子們閒聊。孩子們都是低年級的小孩。導遊問了每個孩子一個問題,孩子們一一做了回答,當我同事,把問題和答案講述給我們的時候,雖然沒有太意外,還是令人沉思和反思。
導遊問的是什麼問題呢?問題就是:你的爸爸媽媽有什麼愛好?
各位年輕的父母,都填過各種表格,做過各種簡歷,在愛好一欄中,都是詩情畫意、意氣風發,不是「時尚靚麗小清新」的攝影、旅遊,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馬術、鋼琴,或者是「低調奢華有內涵」的繪畫、游泳,或者是「簡約低碳國際範」的瑜伽、健走等等。想必,作為父母,我們肯定會這麼肯定自己。
但是,孩子們的答案是什麼呢?孩子們的答案幾乎是一樣的——「玩手機、上網、網購」。我同事說,當時被詢問的孩子,沒有一個說父母喜歡讀書愛學習或愛運動。雖然有工作忙、生活節奏快等客觀原因還有,智能手機、微信娛樂、信息社會、網購便捷的時代原因,但是,孩子們眼中的父母,事實上成了愛玩手機、偏愛上網、網購亂花錢的形象,這實在值得我們年輕的父母引起重視和反思。
古人講的極為深刻和淺顯——言傳身教!我們很注重言傳,卻往往忽視了身教,或者沒有意識到父母所有行為皆為身教的道理。我們會竭盡全力的把孩子送到能夠送到的好的幼兒園、學校,為孩子報上各種學習班、興趣班、特長班,週末奔波送孩子各種「深造」。但是,我們真正了解孩子最注重的需求麼?我們真的懂孩子麼?我們真的明白了教育孩子的道理了麼?我們真的用心學習孩子成長的規律了麼?我們真的學會做合格的父母了麼?我們真的為了孩子的成長,改變自己了麼?我們看到孩子的不當言行,我們反思自己了麼?我們要求孩子學習的、掌握的、行為的,我們自己愛好麼、掌握麼、行動了麼?
我的同事講述得很動情,一再地說,一定要好好調整自己,以後下班後回到家裡,不玩手機了。我們食堂一桌吃飯的同事,也都被深深地感染。想想我們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無法選擇父母,只能按照我們的言行來塑造自己。孩子們成人後品德的好與壞、言行的是與非、人生道路的喜與悲,都與他們少兒時期父母的影響至為密切。作為父母,我們責任重大,必須不斷「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提升自己、做好表率,努力知行合一,方能「修身齊家」。
為了孩子,為了未來,為了家與國,讓我們潛心一場修行,努力做一個心有愛、善引導、重身教的好父親!
父親節快樂

End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官廳會計峻」,作者李旭鴻。
微信號:知識傳媒
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