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一派位」出爐,關於「叩門」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知識傳媒
關注我們
閱讀
有趣味
有價值的信息

2019年度香港小一入學統一派位結果已於6月1日公佈。在九龍城的派位中心,近百名家長早已守在門口等候。一對夫婦聽聞孩子獲得首志願喜極而泣。為了能夠獲派心儀的學校,他們從粉嶺區搬家到租金超過兩萬元的九龍城區。為了孩子能在「大抽獎」中獲得更多勝算,家長們舉家搬遷的例子數不勝數。

■翁太(左)喜極而泣坦言「開心過結婚」。圖/文匯報。

據香港教育局給出的數據,今年共有27,334名兒童參加小一入學統一派位,參加人數已較前一年減少4,837人。其中19,992人獲派首三個志願,佔參加統一派位學生總數約73%,是自2011年度以來的新高。


什麼是「小一派位制」?
所謂香港「小一派位制」,是香港特區政府統一管理所有官立及資助小學取錄學生的一套機制,為孩子們提供免費小學教育。
香港總共有五百多間小學,接近九成為官立及資助小學,他們全部使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只有私立、直資、及國際學校是自主收生的。簡單來說,現行的機制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馬頭涌官立小學
在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家長可以不受學校網限制,為子女向任何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申請入學。大約有一半學童會在這階段獲學校取錄,而不獲取錄的要進入第二階段申請入學。以2019年為例,有51460名學童申請,共有22,702人獲得分配的學位,成功率44.1%。意味著剩下的學生需要參加「統一派位」了。
在第二階段「統一派位」,家長決定選擇學校的優先次序,讓電腦根據「隨機編號」分派學位,而且可選擇的學校大部分是受居住地區限制的。這個階段主要講求「選校次序的策略」及「運氣」。
當然,你仍可為你的子女申請入讀私立或直資小學,這類學校自行決定小一收生辦法。下圖簡介將於 2019 年升讀小一的學生會經歷的不同途徑及各個階段。

圖/香港教育局
獲私立小學取錄的學生,仍可參加官津小學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但接受直資小學學位的家長,就要簽署一份承諾書,答應放棄參加官津小學的「派位」。

沒有獲派心儀學校如何是好?
如果家長對「小一派位制」的結果不太滿意的話,就需要提早準備「叩門行動」了。「叩門」是非正式名稱,來自於一些學生放棄學位所產生的「空位」。家長們能帶著孩子前去一些心儀的官津小學參加面試,做最後的「衝刺」。因此,「叩門」這個環節對於一些家長和孩子來說,就變得至關重要。面試的誠意、是否將面試學校放在第一志願、擇校的原因、對學校教育方針的認同等都會成為考量的內容。
「叩門」的時間
每間小學的叩門程序、日期和安排都有不同,部分更只有1至2日交表時間,加上叩門位有限,競爭變得更激烈。

部分熱門官津小一叩門資訊 圖/港紙
「叩門」所需文件
家長需要留意「叩門」申請所需文件,避免因文件不齊而不獲納。
一般學校需要提交如下文件
☑ 出生證明文件副本
☑ 小一註冊證副本(放榜後到派位中心領取)
☑ 統一派位申請表及自行派位申請表家長存根
☑ 回郵信封
☑ 幼稚園成績表
☑ 課外活動或比賽證書等
家長提交的資料檔案宜「貴精不貴多」。
「叩門」面試問題
面試問題可謂五花八門,多間學校更設有中英數筆試。參加「叩門」面試及筆試前應做好準備,家長宜與子女重溫幼稚園的學習內容,增加獲取錄的機會。
資深選校專家趙榮德提醒你
小朋友面試時要有禮貌,見人要打招呼,離開時緊記說再見,有自理能力,例如懂得自己綁鞋帶、離開時會把櫈放回原位,以及表現得自信,不要害怕及畏縮,父母亦應對有關校方的問題充分準備,例如希望子女入讀原因,對學校的認識或期望等。
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面試方法,最關鍵評判標準,還是學生的實際能力,以及擇校意願是否真誠堅定。無論叩門是否成功,希望家長都能關顧到小朋友的心情,讓小朋友能夠順利、開心地升讀小學。


文/何倩、璐潔
參考資料/港紙
編輯/MeiKen
微信號:知識傳媒
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