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王再興:贛港“橋樑”的超級聯絡人

日前“港毒”接二連三精心組織的遊行活動最後竟演變成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市民安全的一系列暴力事件,引起香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本刊記者日前就此專訪了香港江西社團(聯誼)總會主席王再興,聽他講述對近期修例風波和暴力衝突的看法,以及如何做好贛港之間的超級聯絡人。王再興表示,回歸20年來,香港與江西多方面合作日趨緊密,而香港江西社團(聯誼)總會正是搭建了這樣一條溝通的橋樑,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促進贛港交流合作貢獻智慧和力量。

王再興先生接受紫荊雜誌採訪

法治與秩序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石

記者:對於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一事,您持什麼看法?

王再興:特區政府推動修例的初心,是為了填補香港法律現存的漏洞,打擊犯罪,彰顯法治和公義,是完全合情合理合法的。最近香港各界圍繞修例一事產生較大爭執,林鄭月娥特首為此作出了無限期暫緩修例的決定,這是回應社會關注和顧全大局的明智之舉。對此,我表示充分理解、尊重,並支持政府及特首的決定。我相信,無論是推動修例還是暫緩修例,特區政府都是為了香港社會的安寧和團結,是為了香港發展的繁榮和穩定。

記者:近期本港接二連三的遊行後出現暴力示威以及流血衝突,對此您怎麼看?

王再興:香港的成功,有賴港人堅守道德理性、民主法治、公義和平、多元包容的香港核心價值。歷史清楚表明,法治在香港經濟騰飛、走向世界、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的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香港優良的法治環境享譽全球,值得每一位港人自豪和倍加珍惜。在港生活的這二十餘年,我最深刻的體會之一就是香港是個文明的法治城市。但過去幾周,示威者打著遊行旗號的活動,毫無疑問已演變成有預謀、有組織、有目的的極端暴力衝擊,並正向香港各區蔓延,其目的是要通過擾亂社會的正常秩序,把無辜的市民與工商界拖進衝突的泥淖,進而動搖特區政府管治根基。立法會是特區的立法機關,如今卻遭到了如此惡劣的破壞,實在令人痛惜。在我看來,這些極端激進分子無視法律法紀,暴力襲警導致多名警察受傷,行為已嚴重超出文明社會、法治精神、自由表達意見的底線。這分明是打著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幌子,蓄意激化社會矛盾,破壞社會正常秩序,損害市民公共利益。我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堅決支持警方嚴正執法,將暴徒繩之於法,守護香港民主和法治。

香港江西社團(聯誼)總會是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社團,秉持“愛國、愛港、愛贛”的創會宗旨,團結廣大贛籍鄉親,積極參與香港社會事務,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努力推進“一國兩制”實踐深入發展,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不斷為香港增添正能量,協力為國家、香港和家鄉的發展做出貢獻。現在,面對反對派策動暴亂,摧殘香港繁榮穩定,損害“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本會將一如既往,與社會各界攜手,支持警察公正執法,守護香港,守護法治!

【訪談】王再興:贛港“橋樑”的超級聯絡人

香港江西社團(聯誼)總會主席王再興

記者:最近反對派在香港製造的一系列混亂局面,您覺得是否會影響香港經濟未來的發展?

王再興:反對派每發動一次暴力行徑,都會進一步阻礙香港的經濟發展。暴徒用武力衝擊立法會,使大樓建築和內部設施遭到巨大破壞,需要幾千萬元修繕資金,無疑進一步加重了政府財政負擔。更嚴重的後果是,未來一段時間立法會工作暫停,那些與民生、經濟密切相關的法案不得不被擱置,許多事業撥款遭遇拖延,已嚴重影響香港經濟發展。7月初,他們在尖沙咀和西九龍高鐵站遊行示威,這直接地導致很多店鋪無法正常營業,造成商業癱瘓;多班高鐵的車票被迫停售,交通受阻,剝奪了香港及內地市民的出行權利;大量的來港旅行團被迫更改行程,損害香港旅遊聲譽。 7月14日,部分示威者在香港沙田非法集結,故意堵塞道路,以暴力襲擊警察,肆意破壞社會安寧。尤其是7月21日晚,遊行隊伍到達終點後,部分激進示威者圍堵香港中聯辦,破壞設施,污損國徽,噴塗侮辱國家、民族的字句,這種行徑公然挑戰中央政府權威,觸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必須予以強烈譴責,對犯罪分子依法予以懲治。

江西總會對促進贛港繁榮兩地發展不遺餘力

記者:6月初舉辦了贛深贛港經貿合作交流活動,可否介紹未來一年重點贛港合作項目?

王再興:贛港兩地經濟合作日趨緊密,香港是江西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最大的境外遊客來源地和第三大貿易夥伴,是江西對外貿易的重要轉運港口,江西企業境外上市的主要資本市場,兩地互補、互助、互動的合作關係非常緊密,潛力巨大。國家大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的地位舉足輕重,是江西“走出去”的好夥伴。未來一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省委統戰部及省商務廳、省僑聯、省工商聯等江西省直有關部門的溝通往來,推動總會與江西各級政府交流往來,助推贛港合作交流發展。我們將充分利用贛深贛港經貿合作交流活動平台,積極參與世界贛商大會、贛台會、世界綠色生態發展貿易博覽會等重點經貿活動,依托重大活動平台,加強與江西省的經貿往來交流。我們將充分發揮總會橋樑紐帶作用,定期組團赴江西省開展各類考察交流活動,積極參與江西各類公益“光彩”活動,充分發揮總會和重點會員企業的帶頭推動作用,推動家鄉實現高質量發展。

【訪談】王再興:贛港“橋樑”的超級聯絡人

2019年1月14-15日,由中聯辦副主任何靖任榮譽團長,總會主席王再興任團長的香港江西社團(聯誼)總會“赴贛參訪團”一行70餘人赴江西參觀考察,促贛港經貿深度合作。江西省委書記劉奇(右二)會見全體成員,並與總會主席王再興(右三)互贈紀念品。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陳興超(右一)、中聯辦副主任何靖(右四)參加是次會見。

記者:您1980年開始下海經商,1995年成功在香港創辦公司,您覺得與其它內地城市相比,香港具有哪些獨特的優勢?

王再興:香港同時擁有“一個國家”和“兩種制度”的雙重優勢。外商來到香港就是來到中國,香港對外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與內地其他城市相比,具備獨特的優勢。例如,香港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基礎設施,高質素的服務業,穩健的金融體系和蓬勃的金融市場,信息、資金開放流通,人才雲集,稅制簡單而且稅率低,這些都是香港的優勢。香港是一個“超級聯繫人”,聯繫內地其他地方,還有國外其他國家,香港具有“引進來”、“走出去”的“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優勢,這個獨特的功能,也可以在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建設中繼續發揮。

記者:今年以來,國家出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召開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結合您自身商業發展情況,您認為這些重大方案給香港帶來了哪些機遇和挑戰?

王再興:大灣區建設可為香港帶來新的機遇,擴大香港企業的內地市場。香港可以在金融領域、創新科技、供應鏈管理、專業服務、運輸物流,以及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上與內地其他城市深度合作,全面拓展未來的發展空間。

近年內地生產成本增加,不少廠商把生產線遷移或擴充至東南亞和南亞,將零件和工業物料運往當地的工廠進行加工,逐步形成連接內地和亞洲區域的供應鏈。香港是亞洲的國際商業物流中心,商業網絡遍及多個國家地區,在連接大灣區與其他地區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應可提供全面的服務。

近年來,內地物流供應鏈服務發展亦非常迅速,特別是電子商貿的蓬勃發展。香港作為國際物流商業中心及轉口貿易樞紐,應能在亞洲的區域供應鏈中擔當重要角色。而大灣區龐大的港口群及空港群,在連接內地與環球及亞洲主要區域供應鏈中,亦將發揮物流樞紐作用。

感恩改革開放 融入國家發展

記者:對於當下香港年輕人“創新創業”的熱潮,您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王再興:年輕人應該大膽嘗試,我的創業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充滿了艱難。改革開放之初,我還是一名企業的職工,在改革開放大好形勢下,響應國家的號召,下海經商,開始創業。創業之初的條件很艱苦,我出去跑市場常常是帶著幾個饅頭就上路,在火車上困了就用編織袋(我們贛州人說的蛇皮袋)在地板上一鋪,就這樣睡。在創業的過程中,經歷了數不清的酸甜苦辣。今天我很幸運,成功創業,公司亦在香港順利上市。除了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香港社會各個層面給我的機會和幫助,對此我滿懷感恩之情。在努力做好企業的同時,我亦代表集團或以個人的名義積極回報社會,每當內地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我都率先伸出援助之手,並對不少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以及眾多的貧困地區進行無私的捐助。長期以來,我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投身於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精準扶貧等活動並進行捐助。毅德控股歷年向社會公益、教育、慈善事業累計捐助已超過2.6億元(含44所希望小學)。

【訪談】王再興:贛港“橋樑”的超級聯絡人

香港江西社團(聯誼)總會主席王再興向贛州新區小學捐款儀式。

如今大灣區,對香港年輕人來說更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年輕人應該要走出去,開闊眼界,才能獲得成功。現在是國家發展的關鍵時期,我相信,年輕人只要通過努力,善用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契機,香港青年人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創業有成。


記者:莫潔瑩、李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