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加強經貿摩擦預警體系建設 助力企業“走出去”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貿易促進工作是對外開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及“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貿促會)如何發揮作用?面對國際經貿摩擦,又如何幫助企業應對?對此,本刊記者專訪了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女士。

|本刊記者 魏東升 莊蕾

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加強經貿摩擦預警體系建設  助力企業“走出去”

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加強經貿摩擦預警體系建設  助力企業“走出去”

高燕在第二屆“一帶一路”企業家論壇上致辭

中美妥善解決經貿問題

是全世界的期盼

記者:近期,美方不斷升級貿易摩擦。您對此怎麼看?中國貿促會如何幫助企業應對經貿摩擦?

高燕:美方單方面不斷升級貿易摩擦,不僅在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問題上步步緊逼,還動用國家力量無端打壓中國企業。美方的經濟霸淩行為、極限施壓做法,嚴重阻礙中美經貿磋商,嚴重踐踏多邊貿易規則,嚴重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與市場競爭原則背道而馳,與基本商業道德背道而馳,與經濟全球化潮流背道而馳,已對全球經濟秩序和健康穩定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貿易戰沒有贏家,美方種種損人不利己的做法,會給中國企業造成影響,但也會自食其果,對美國企業、美國消費者造成影響,更將殃及世界經濟。經合組織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認為,中美貿易爭端激化可能導致2021年至2022年全球GDP損失0.7%,量化為近6,000億美元。

各國間的經貿摩擦不是現在才有的,過去有,將來還會有。經貿摩擦問題客觀存在,關鍵是我們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處理,不能動輒小題大作、經濟問題政治化甚至以勢壓人。中美在世界經濟發展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處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不同位置。經過多年的發展,中美經貿合作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已經結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中美妥善解決經貿問題是全世界的期盼,各國工商界更是樂見其成。

為應對經貿摩擦給中國企業造成的影響,中國貿促會發揮自身優勢,立足為企業服務,廣泛收集分析並發布有關信息,2018年共發布9,000多條經貿摩擦預警信息;幫助企業防控風險,指導企業有效應對,先後組織應對案件25起,多個案件取得積極成果;同時大力組織企業應對中美經貿摩擦,推動和幫助企業排除800多個稅號產品,保住了260多億美元對美出口。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強國際經貿摩擦預警體系建設,適時發布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加快建立與主要經貿夥伴的官民對話渠道和行業磋商機制,強化對涉案企業的培訓、諮詢服務,精心組織涉案企業應訴抗辯,更好地幫助企業防範風險、維護權益。

中國依然是外商投資熱土

記者:積極利用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內容。您認為今年全國人大通過的《外商投資法》對推動我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有何影響?中國貿促會在吸引外資方面將開展哪些工作?

高燕:利用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內容。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斷完善外資政策體系,推動放寬市場准入,外商來華投資經營信心持續增強,我國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質量和效益日益提升。我國投資環境明顯改善,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中的國際排名從2012年第96位躍升至2018年第46位。2018年,我國利用外資規模逆勢上揚再創歷史新高,實際使用外資1,383億美元,同比增長1.5%,連續27年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今年1-5月,實際使用外資3,690.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

事實上,儘管中美經貿摩擦加劇,但中國依然是外商投資熱土。美中貿委會調查顯示,90%的美資企業認為中國是最重要的一個市場,95%的美資企業表示將保持或增加對華投入。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報告顯示,日本企業繼續看好中國市場,在日企對外出口、投資、跨境電商戰略中,中國市場均排名第一。埃克森美孚、特斯拉、寶馬等不少跨國公司均加大了對華投資。

不久前出台的《外商投資法》堅持中國特色和國際規則相銜接,堅持內外資企業規則統一,對外商投資准入、促進、保護、管理等作出統一規定,確立了新時代我國外商投資法律制度的“四樑八柱”,將為外資企業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

中國貿促會將充分發揮上接政府、下聯企業、聯通內外的獨特優勢,面向廣大外資企業加強宣介、開展培訓、提供諮詢,協助有關部門制定配套法規規章和實施細則,推動《外商投資法》落到實處。我們還將加強地方營商環境監測,定期徵詢、及時反映外商企業的合理訴求和政策建議,推動構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密切與有關地方政府和行業組織合作,廣泛收集、及時發布招商引資政策和投資項目信息,組織開展項目對接,積極推動更多外商投資項目落地。

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能力

進一步提升

記者:2019年以來,我國外貿運行總體平穩。“穩外貿”也是中央提出的“六穩”工作之一。請問中國貿促會在這方面如何發揮作用?

高燕:外貿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推動力量。做好穩外貿工作,對於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19 年以來,全球經濟貿易發展增速放緩,矛盾和問題更為突出。我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上下工夫,加快推動外貿穩規模、提質量、轉動力,外貿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提質、開局良好。

需要指出的是,過去一年多,中國企業在應對中美經貿摩擦中得到了歷練,抗風險能力、開拓海外市場能力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應對也更加自信和從容了。據海關統計,今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2.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4.1%,其中一般貿易出口7.25萬億元,增長6.1%,佔比提高1.1個百分點,達到59.9%。

去年以來,中國貿促會大力開展貿易促進工作,全力以赴做好“穩外貿”工作。一方面,積極組織企業應對中美經貿摩擦、開拓多元化市場,促進貨物和服務出口;另一方面,深度參與籌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多場配套活動,同時也參與主辦了其他有關重要展會,促進擴大進口。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大力組織和引導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擴大自主品牌和優勢產品出口;深度參與第二屆進博會,抓好進口促進工作;積極推進貿易便利化工作,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採購貿易等新型貿易方式發展,為推動外貿穩中提質作出應有貢獻。

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加強經貿摩擦預警體系建設  助力企業“走出去”

2019年以來,全球經濟貿易發展增速放緩。中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動外貿穩規模、提質量、轉動力,外貿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提質、開局良好。圖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會場。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圖:新華社)

“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

貿易流越來越通

記者:“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中國貿促會一直處在我國對外開放的最前沿,請問中國貿促會如何發揮自身優勢,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高燕:“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和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近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完成了總體布局,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一帶一路”的朋友圈越來越大,貿易流越來越通,產業帶越來越廣,聯通網越來越密,給沿線國家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和獲得感。

企業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實踐者、探索者和受益者。過去幾年,中國貿促會全面加強貿易投資促進工作,不斷拓展商事法律服務,致力於為中外企業開展對話交流、進行項目對接、尋求合作機會牽線搭橋,為“一帶一路”建設夯基壘台、立柱架樑、良性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比如,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貿促會牽頭主辦“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吸引了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部門、商協會、企業及有關國際組織850餘名代表參與,簽約中外合作項目127個、總金額達640多億美元。目前我們正在根據項目實施路線圖和進度時間表,加強後續跟蹤服務,一步一個腳印推進這些項目早見成效。同時,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與歐盟、意大利、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商協會、法律服務機構等共同發起成立的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也作為“在高峰論壇框架下建立的多邊合作平台”之一被納入高峰論壇成果清單。

今年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努力打造立足中國、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資促進體系,圍繞國家戰略部署和企業實際需求開展工作,建立更加廣泛的合作機制,拓展更加多元的交流渠道,搭建更加有效的服務平台,當好各國工商界的橋梁紐帶,為把“一帶一路”建成越走越實、提質升級、行穩致遠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多作貢獻,讓中國夢惠及世界。

推動內地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

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記者:中國貿促會是內地最早開展對港工作的單位之一。請問中國貿促會將如何進一步促進內地與香港的經貿合作?

高燕:當前,隨著《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協議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啟動以及內地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內地與香港經貿聯繫日益緊密、經濟融合日益深化。越來越多的香港企業希望借助內地市場謀求發展,分享內地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成果,眾多內地企業也希望利用香港國際平台優勢,與香港企業攜手開拓海外市場。

中國貿促會與香港中華總商會等四大商會早在本世紀初就共同發起設立內地—香港商會聯席會議機制。多年來,中國貿促會全面加強聯席會議機制建設,定期開展會商和組織互訪,扎實做好信息共享、經貿調研、政策宣介、展會論壇、商事法律、企業培訓等工作。不久前,我率團訪問香港,組織召開內地—香港商會聯席會議和粵港澳大灣區調解研討會等活動,見證了成立內地—香港—澳門聯合調解機制,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圍繞國家所需、港澳所長、企業所期、民眾所盼,大力宣介“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大灣區建設國家戰略落地見效,積極支持香港工商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大力推動香港與內地的經貿合作發展。

我們將利用好香港在扮演內地與世界超級聯繫人、內地經濟體制機制和國際通行規則對接“轉換器”方面的獨特優勢,推動雙方企業聯合走出去,共同開拓國際市場。通過政策說明會、企業培訓、組織商業配對洽談等方式,協助香港服務企業開拓內地市場,建立地方營銷網絡。幫助香港金融服務業了解內地資本市場情況及運作模式,與內地市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此外,我們還將強化商事法律服務,構建經貿糾紛多元解決機制,幫助兩地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加強經貿摩擦預警體系建設  助力企業“走出去”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7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史帥、周琦、李博揚、連柳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