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金主收買香港青年 衝擊背後另有主使

7月1日,立法會大樓遭到一批暴徒瘋狂破壞,其破壞力堪稱“拆樓”。事件發生後,立刻引起全城憤怒,社會各界紛紛聲援,支持警隊執法,並希望能早日拘捕“七一”衝入立法會破壞的狂徒,還大家一個法治之都。截至7月3日晚,警方已就七月一日立法會一帶的暴力事件拘捕13名男子,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非法集會、襲警、妨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年齡等罪行。

今日,更有讀者向媒體爆料,一段錄音對話揭發衝擊背後有人組織煽動,同時有金主提供金錢,利誘“熱血”年輕人作衝擊行為,包括挖磚、擲蛋、做前鋒等,涉及錢銀每人由500至5000元(港幣,下同)不等。此外中間人更從中“抽油水”。

暴徒拆樓 立法會變廢墟
曝光!金主收買香港青年 衝擊背後另有主使

立法會大樓於7月1日遭到暴徒瘋狂破壞,7月3日,樓內慘象首次曝光,對於許多人來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立法會,呈現的是極其陌生的“容貌”,滿目瘡痍、觸目驚心!其中破壞程度最嚴重的大堂,玻璃碎片散落一地,鐵馬紮成的路障仍未移除,電子顯示屏凹痕深陷,墻壁上滿是粗口塗鴉,其中壹面墻上掛著的“立”字標誌仍黏著蛋殼,散發出陣陣臭味。

議員平日開會的會議廳內,主席座位的破損最為嚴重,區徽被塗污,部分建制派議員的座位被搜掠,櫃桶被打開,多份文件被撕成寸碎。地下的保安控制室一片狼藉,無數文件散落地上,網線斷口整齊,明顯是以利器割斷,現場狀況慘不忍睹,如同遭狂徒爆竊,反對派口中所謂“文明暴徒”,破壞力有如“拆樓”。

曝光!金主收買香港青年 衝擊背後另有主使

立法會慘象

此外,大樓餐廳也遭到嚴重破壞。有記者現場目擊,暴徒直搗立法會餐廳,有人倒轉雨傘盛載十多罐汽水後離去,其間展示“錢箱”,宣傳有“付款”。餐廳經營商嘉嘉得飲食有限公司董事李先生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餐廳雪櫃放置的飲料當晚被示威者搶光,雖然他們有留下少量金錢,又寫上“我們不是賊人,不會不問自取”的貼紙,但“錢明顯不夠(支付)飲品”。

曝光!金主收買香港青年 衝擊背後另有主使

餐廳雪櫃飲料被暴徒搶光,刻意展示留下金錢只是“做樣”,根本不夠支付(圖:大公報)

李先生指,示威者行為“野蠻、過分”,反問“妳反對政府、立法會,為何要破壞私人商戶?”直指“這是搶劫”。

錄音揭真相 金主收買港青衝擊
曝光!金主收買香港青年 衝擊背後另有主使

有讀者報料,一段錄音對話中,疑似中間人回答“搵兄弟做嘢”的金額,證實日前暴徒行為背後有人煽動及控制。該中間人透露,近日站在衝擊警方防線、圍堵警總及闖入立法會前線,對警察及建築物擲磚及雞蛋的人可以獲得3000元,而後勤挖磚的則有500元,工作時間為24小時。該人士更透露,收錢的會是“兄弟”,所謂“兄弟”即是本身認識,不熟的外人則沒有。

曝光!金主收買香港青年 衝擊背後另有主使

圖:點新聞

報料者又提到,暴徒有不同批系,部分更向前線提供高達5000元,不同批系的中間人會“抽油水”。他又指前線的人會有全套武裝以作辨認,包括有黃色頭盔、眼罩及口罩,“記者”會拍攝整個過程,事成後“黃頭”就收3000元,其他則較便宜。

綜觀多場衝擊,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報料者解釋,背後勢力只接受22至24歲的熱血青年,最好有學生身份。他又轉述一名被拒加入衝擊行列人士說法,指該批年輕人有旅遊巴接送到現場,而他上車時被趕下車,更被嘲“不歡迎老人家加入”。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中間人與查詢者的錄音對答中,財雄勢大的“金主”呼之欲出,中間人聲稱,有人資助,“肯擲錢出來,咪有人玩”;查詢者興奮計數,3000元行10日就有“三皮嘢(萬元)”;中間人即刻表示,“咩行街呀,要做嘢㗎,唔做嘢無錢”!查詢者擔心地問,“擲磚頭是刑事嚟㗎,大佬”;中間人答,咁當然要高價啦,唔高價邊有勇夫啊!

報料者指金主將從市民收到的資助,支付前線衝擊者,而前線的學生則有收入,並且不斷發動衝擊以賺取更多金錢。

实际上,香港過去一個月被亂港派多次破壞,包括佔領及堵塞重要幹道、衝擊警方防線,又兩次圍堵警察總部,加上立法會遭“拆楼”,都是有組織、有預謀的衝擊,而非一盤散沙。

天理難容 定將暴徒繩之以法
曝光!金主收買香港青年 衝擊背後另有主使

衝擊事件發生後,警方展開全港搜捕暴徒行動。6月30日,拘捕5男1女,年齡介乎20至72歲,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普通襲擊”及“在公眾地方打架”。截至7月3日晚,警方已就七月一日立法會一帶的暴力事件拘捕13名男子,年齡介乎14至36歲,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非法集會、襲警、妨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及違反《1995年飛航(香港)令》等罪行。另外,超過500名警務人員及其家人的資料遭人在網上惡意“起底”,更有人攻擊警方網站,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7月3日晚拘捕7男2女。警方表明,拘捕行動仍在進行中,不排除日後會有更多人被捕。

曝光!金主收買香港青年 衝擊背後另有主使

綜合整理


編輯:連柳蕙

校對: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