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端:“一國兩制”進入新時代 七年來香港發生重要積極變化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加好!這一香港社會耳熟能詳的經典名句,昭示了香港命運同祖國緊密相連的道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中共十八大以來的7年,國家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已從站起來、富起來進入強起來的“強國時代”。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明確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着國家改革開放和“一國兩制”事業也進入了新時代。香港“一國兩制”實踐的成功,也是國家發展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節點上,總結十八大以來香港發生的重要積極變化,對於進一步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文|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 盧文端
5月10日,“共和國之旅——香港九龍各界慶祝國慶70周年湖南高鐵參訪團”舉行起步禮,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共同主禮(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一國兩制”白皮書正本清源立牌指路
2014年6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首度全面總結“一國兩制”在港實踐歷程,是十八大以後中央對港方針政策的一次重要宣示,對未來“一國兩制”實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中央通過白皮書全面表述了對香港“一國兩制”實踐的原則立場,強調中央依法履行憲法和香港基本法賦予的全面管治權和憲制責任,有效管治香港特區,堅持依法治港,堅守法治底線,並列出“支持指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負責管理與香港特區有關的外交事務”“行使憲法和香港基本法賦予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等中央依法治港的“五體現”。白皮書又指出,不斷豐富和發展“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區的實踐,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番表述進一步確立香港在實現中國夢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白皮書的公布,對十八大後香港這7年來的重大事務,包括特首選舉候選人的愛國愛港政治底線、香港普選必須尊重“一國”原則、全國人大釋法權威、港人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禁止“港獨”分子參與立法會選舉等,都具有正本清源、立牌指路的作用;同時,對於防範和處置外部勢力煽動違法“佔領”行動,抵制外國勢力干預香港內部事務,取締“港獨”組織“香港民族黨”等,具有強烈的針對性。
人大釋法遏制“港獨”
維護基本法權威
2014年9月香港發生違法“佔中”,之後又出現旺角暴亂乃至立法會宣誓風波,“港獨”氣焰一度甚囂塵上,遏制“港獨”成為過去數年香港的重要事務。中央全力支持特區政府按照基本法和法律從嚴遏制“港獨”,在各方努力下,“港獨”勢力被邊緣化,違法暴力行為大為收斂。
2016年7月,選舉管理委員會要求立法會選舉參選人作出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的法定聲明並簽署確認書,以清晰法律依據拒絕“港獨”鼓吹者、支持者參選立法會,嚴格把關,將“港獨”分子拒諸立法會選舉門外,以維護“一國兩制”。
同年10月,有“港獨”分子當選立法會議員後,利用莊嚴的立法會議員宣誓就任場合冒犯國家,鼓吹“港獨”。同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04條作出解釋,釋法內容有5大重點:(1)就基本法第104條釋法,訂明擁護基本法是參選或任職公職的要求,如果做不到就不會具備資格;(2)依法宣誓的含義,必須是準確、莊重、完整,不可以玩把戲;(3)不依法宣誓的後果,應即時失去席位;(4)進一步明確監誓人的責任;(5)進一步明確宣誓是有法律效力,追究宣誓後故意違法的罪行。是次人大釋法,對遏止“港獨”劃出不可逾越的紅線,不僅為香港法院處理“港獨”分子宣誓行為確立法律指引和約束,依法取締議員資格,更指明了以後所有參選公職和當選後就職宣誓的人都要符合政治效忠的要求,其核心就是要堅持“愛國者治港”,堅決反對及遏制“港獨”,為防止“港獨”分子進入香港建制架構提供必要而有效的法律依據。
人大釋法有力遏止“港獨”“自決”勢力。特區政府、司法機構按照基本法、人大釋法和本港法律處置宣誓風波,嚴懲“港獨”分子發動的旺角暴亂的違法者,保安局依法取締“香港民族黨”,都是撥亂反正、以儆效尤之舉,彰顯香港尊重法治的核心價值,香港亦回歸到理性務實、聚焦發展的正途。
習主席視察香港帶動香港形勢
發生根本性好轉
2017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於7月1日發表重要講話,對今後更好在香港落實“一國兩制”,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第一,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關係;第二,始終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第三,始終聚焦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第四,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習主席的“七一”講話具有兩方面的重要意義:
其一,“七一”講話是中央穩妥應對“一國兩制”實踐中各種複雜局勢寶貴經驗和成果的深刻總結,體現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體現了中央對“一國兩制”規律性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對“一國兩制”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在香港繼續成功推進“一國兩制”實踐的科學指南;
其二,“七一”講話向香港社會和海內外全面宣示中央對香港的大政方針、治港方略,是開啟香港“一國兩制”新階段的重要標誌,為進入成年的香港特區謀劃未來,描繪了一幅美好的發展藍圖。
習主席這次視察香港並發表系列重要講話,帶動香港形勢發生根本性好轉,社會正能量不斷上升,“風更清、氣更正、人心更齊”,重經濟民生建設、求社會和諧穩定成為社會各界共識和主流民意,香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在穩中向好的大勢中向前推進。
林鄭月娥行政長官2017年7月1日上任以來,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精神,帶領團隊依法施政,積極作為,不僅堅定維護“一國兩制”和憲法、基本法,而且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得到中央高度肯定和全港市民普遍讚譽。香港特區的立法、司法機構依法履職盡責,努力維護特區憲制秩序、弘揚愛國精神、增進市民福祉。這些都是香港保持穩中向好大勢的重要原因。
十八大以來的七年,香港發生了重要積極的變化。圖為香港西九龍高鐵站
香港發展進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新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習總書記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推進香港與內地的融合,達至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保持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習總書記提出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發展指明了方向,標誌著香港發展進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新階段。
十八大以來,國家五年規劃設立港澳專章,支持香港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習主席更是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動香港發展。香港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把握國家發展大勢,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香港特區第一次全面和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國家戰略的發展規劃綱要制訂和實施,中央有關部門和廣東省出台一系列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創業的政策措施,香港順利接入國家高鐵網,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開始成為生動現實。香港從國家發展中獲得巨大經濟動力,香港市民更獲得學習、就業、創業、生活、養老以至置業營商等多方面便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呈現出良好態勢。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偉大祖國永遠是香港發展的堅強後盾。新中國成立70年,對香港而言,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機遇無限。香港社會感知國家的發展,感激國家的支持,抓住國家在新時代的新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必然能夠在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中培育新優勢,發揮新作用,實現新發展,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港人獨特的貢獻!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7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史帥、周琦、李博揚、連柳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