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上台執政後,逐步走上“聯美抗陸”路線,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對華貿易戰與科技戰背景下,台灣當局與美國相互勾結,共同對抗中國大陸。近日,蔡當局大肆炒作出訪“過境”美國活動,美國高調宣布對台軍售案,台美關係再度升溫,攪亂台海形勢。然而,台美關係的突破與升級,改變不了蔡英文只能是“過境”待遇,改變不了台灣只是美國“棋子”角色,改變不了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反而只會加劇台海緊張,增加兩岸潛在風險,只會讓台灣付出更多、更大代價。
在“以台制華”與“以台遏華”戰略下,美國特朗普政府進一步採取了“扶蔡挺台抗華”政策,大打“台灣牌”,美對台策略與美台關係出現新態勢、新變化。
美頻出“涉台法案”,雙方互動擴大化。近年間,美國參眾兩院不斷提出涉台法案,特朗普也先後簽署包括《與台灣交往法》、2018與2019年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台灣保證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等多個涉台法案,強化美對台所謂“安全承諾”與政治支持。同時美台關係不斷取得新進展與新突破,互動更加頻繁,更加密切,不僅創下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美台領導人通話”先例,台灣駐美機構名稱由“台北駐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台灣“國安會議秘書長”李大維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公開會面,蔡“過境”美國停留時間顯著增加,等等,均顯示在中美關係轉為“競爭對抗”背景下美台關係發展新形勢。
蔡英文“過境”美國,當地華僑民眾在其下榻酒店附近抗議
美艦穿越台灣海峽高調化與例行化。美國軍艦或航母依國際法可以“無害通過”台灣海峽,過去多年來一直存在,並未受到外界關注。然而,隨著近年台海形勢的變化,中國大陸艦機繞台行動顯著增加,穿越台灣海峽的艦機行動增多,對“台獨”形成新威懾。大打“台灣牌”的美國調整策略,開始不時高調對外透露美軍艦或航母通過台灣海峽的信息,並視為“例行”慣例,到5月22日,美艦今年已五度穿越台灣海峽,以示“抗華挺台”立場。
美對台軍售常態化與經常化。美對台軍售是美遏制中國大陸與敲詐台灣的政治伎倆。美國公然違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不斷向台出售武器,武裝台灣。但過去多年來美對台出售武器的頻次是不確定的,總體上是有所節制的,如今情況則大為不同。特朗普政府上任以來,已四度宣布對台軍售,7月8日一舉宣布對台出售250枚“毒刺”導彈與108輛M1A2T坦克,總價達22億美元,四次合計達約45億美元。美官員自稱對台軍售常態化,事實上已經出現了常態化趨勢,未來不會停止。美號稱對台軍售是對台提供所謂防禦性武器,維持台海兩岸軍力平衡,顯然是個假議題。一個中國台灣省的防備與軍力如何能與14億人口的中國大陸軍力相平衡?而且對台灣來說,再多的武器採購也無法實現“台獨”所謂的保護台灣安全。美對台軍售的常態化、經常化與頻繁化,只會讓台灣付出更多代價,帶來更多風險。
美介入台灣選舉操作公開化。眾所周知,美國對台灣選舉影響重大,介入台灣選舉由來已久。不過,多年來美國介入台灣選舉不是公開直接的,主要是幕後操作。然而,去年底,美國首次公開介入台灣“九合一”選舉,美在台協會主席莫健在選前訪台,並公開表示“有外界勢力試圖改變台灣輿論並散播不實信息”,顯然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是在配合蔡當局指責大陸干預選舉,企圖通過這種手段幫蔡英文與民進黨一把。不料,美蔡合作不敵來勢凶猛的“韓流”,民進黨還是輸掉了選舉。看來,美國對台灣選舉雖有重大影響,但仍難以準確把握島內民意風向,也不是每次都能達到預期目的。如今島內“大選”已拉開序幕,美國又非同尋常的早早介入了台灣選舉,甚至直接介入民進黨黨內初選,美在台協會負責人公然“挺蔡壓賴”,讓蔡得以如願代表民進黨參選。面對國民黨初選參選人韓國瑜的氣勢,美國又迫不及待地介入島內選舉,公開發表不利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與無黨籍柯文哲的言論,釋放“挺蔡”信息。特別是6月19日,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公開表示,為避免北京干預明年台灣大選,美台已經就此展開對話,如果有需要美國將提供必要的技術,強化台灣應對能力。這是美國公然直接介入台灣選舉的鐵證。同時,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也通過“情報授權法案”,聲稱要防止大陸介入台灣大選,進行配合。特別是在蔡英文於7月中旬出訪前夕,美高調宣布對台軍售案,同時給蔡“過境”美國特別待遇,均是美國“挺蔡”連任的重要舉動。
截至目前,美軍艦今年已五度穿越台灣海峽
蔡英文上台執政後,不是積極改善兩岸關係,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為台灣民眾謀福利,而是為了民進黨一黨之利益,為了個人政治利益與選舉連任,確立了一套“聯美抗陸”的政治路線,投靠與勾結美國,對抗大陸,將兩岸關係拖入困境與險境。
蔡英文大打“美國牌”,把美國作為抗衡中國大陸的外部手段,作為撈取選舉利益的政績。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調整對華戰略,並發起對華貿易戰與科技戰,中美關係出現重大變化。就在此關鍵時調,在關係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形勢下,蔡英文向美國遞上了投名狀,倒向美國,開始處處配合美國對華貿易戰與科技戰,遏制大陸,以換取美國對台、對蔡的支持。
首先是蔡當局企圖配合美國、限制台灣對大陸高科技產品出口,加大對大陸電信設備等產品進口與使用管制,台五家電信商也停止在台銷售華為手機。其次,加強所謂對“含‘中’(大陸)產品”出口管制,防止所謂經台灣“洗產地”的大陸進口產品在台灣加工再轉出口美國,並採取更為嚴厲的處罰措施。5月16日,台“行政院”提出“貿易法”修正案,對所謂廠商及產證簽發單位違反“貿易法”禁止之行為的處罰金額從現行的3萬元新台幣(下同)以上、30萬元以下一舉提高到6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對廠商未經許可輸出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到伊朗、朝鮮、中國大陸等管制區,罰金從現在的150萬以下提高到300萬元以下,並鼓勵民眾進行舉報。再次,蔡派遣大型經貿團連續三年赴美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鼓勵台灣企業投資美國,加大對美產品採購,其中去年台與美簽署了總額達250億美元的天然氣採購合同。今年台灣再次派出由“政務委員”鄧振中率團的大型經貿團赴美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參加知名企業達五、六十家,參加人員超過100人,其中台電公司將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簽署總計達375億元新台幣的天然氣發電機採購合同。特別是在中國大陸大量減少美國大豆進口之時,蔡當局卻對特朗普送上溫暖,2018年派出大型農業採購團大量採購美國大豆,以緩解因大陸減少美國大豆進口所造成的出口壓力。可見,蔡當局對大陸落井下石,企圖以犧牲大陸與兩岸經濟合作以及台灣經濟利益為代價,換取美國對蔡當局的支持,換取美國對蔡爭取大選連任的支持,換取“過境”美國高規格的待遇。
蔡英文“聯美抗陸”戰略特別是經濟上“挺美制陸”做法,獲得了美國一定政治回報,美國“挺台”“挺蔡”立場日益明確,為蔡“過境”美國開綠燈。蔡英文終於得以於7月中旬出訪加勒比海四國友邦之名“過境”美國,而且美國給予了前所未有的去時“過境紐約”、回時“過境丹佛 ”的“雙過境”待遇,獲得在美停留四日的最長“過境”紀錄。
顯然,蔡英文出訪加勒比海友邦是虛,不是重點,“過境”美國是實,才是蔡想要達到的政治目的。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接機,也算是給蔡一種“不高不低”的政治待遇。蔡也得以在她的母校哥倫比亞大學舉行座談會,與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通話,並與17個“友邦”駐美代表一同舉行會議。這些安排與活動讓蔡感到美國的“關懷”與“親心”,認為獲得多項突破。但事實上,蔡的美國“過境”活動談不上所謂“大突破”“大進展”,蔡英文並沒有公開見到美國高層,與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只通電話未能見面,更沒有實現到美國國會演講的企圖。
蔡到美國宣揚的還是那一套陳詞濫調,除了宣揚被她自己污辱的台灣民主之外,就是台灣在區域安全問題上有多重要,台灣“民主”成就有多大,再就是大談境外威脅與境外假消息,攻擊大陸對台滲透,對台灣安全與民主的影響,沒有一點新意,沒有一點價值。
為了持續推行“台獨”分裂路線,為了爭取勝選連任,為了民進黨繼續執政,蔡英文高舉“抗中(大陸)牌”與“親美牌”,配合美國,對抗中國大陸,不僅徹底背離了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傷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損害台灣民眾利益,而且也無法遏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只會讓她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蔡英文在經濟上“聯美抗陸”,就是以傷害與犧牲大陸及台灣經濟發展為代價的,也為未來台灣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潛在風險。在“美國優先”與“美國利益至上”原則下,蔡英文經濟上“聯美抗陸”,並沒有換取美國對台灣經濟的“讓利”與寬容,日前美宣布對台灣鋼產品進口徵收高關稅,打了蔡英文一巴掌。如今台灣經濟發展面臨更大壓力與不確定性,今年經濟增長“保2”越來越困難。可見,蔡當局在經濟上“棄陸投美”是靠不住的。一旦不顧現實在經濟上“聯美抗陸”走到險境,又大搞“台獨”分裂活動,大陸一旦斷然採取經濟制裁回擊手段,將會對台灣經濟產生重大衝擊與影響,這豈是蔡當局所能承擔的。未來歷史不會忘記,台灣領導人蔡英文昔日是如何“賣國求榮”,投靠美國與傷害中華民族利益的。
蔡英文“聯美抗陸”,並沒有換來美國對台灣經濟的“讓利”與寬容,實在是打了蔡英文一巴掌
蔡當局不惜代價,積極爭取對美軍購,不僅救不了“台獨”,只會讓台灣成為美國源源不斷的提款機,讓台灣不斷付出巨大經濟代價。蔡當局積極推動台美軍事合作,加大對美軍購,美也借機擴大對台軍售,日前一舉通過對台22億美元的軍售案,台灣後續需要繼續支付採購零部件與人員培訓的代價。多年來,除向台出售的F16戰機外,美國對台出售武器的絕大多數都是台灣花大價錢購買的過時老舊裝備,台灣成為冤大頭,是美國對台經濟敲詐的最好手段。然而,不論是“毒刺”導彈,還是M1A2T坦克,都無法有效保護台灣的安全。如果“台獨”引起台海事端,台灣購買再多美國武器,也經不起大陸強大火箭與導彈的攻擊。軍購只會讓台灣不斷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台灣龐大的軍事支出,已成為台灣經濟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上蔡當局推動的艦機自造計劃,未來可能會進一步拖跨台灣財政與經濟。兩岸和平與統一,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台灣出路的唯一正確選擇。
蔡英文搞“過境外交”,嚴重傷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損害台灣民眾利益。圖為台灣某團體舉辦活動,指出蔡英文“過境外交”使台灣付出巨大代價
蔡英文向美國遞上出賣中華民族利益的投名狀,只換來無名也無地位的“過境待遇”,卻換不來有紅地毯迎接的“正式訪問”,更改變不了被美國作為棋子與棄子的角色地位。
我們也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海峽兩岸不能統一,美國就有空子可鑽,就有機會可乘,就會持續打“台灣牌”,台灣打“美國牌”,美國就會繼續“以台制華”“以台遏華”,會繼續對台軍售,就會繼續在海峽兩岸之間進行政治勒索與經濟敲詐,就會繼續傷害兩岸關係,傷害中華民族利益,就會讓海峽兩岸陷入永無休止的內鬥。因此,只有加快國家統一進程,結束兩岸政治對立,實現國家統一,才能從根本上結束美國“以台制華”戰略,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台灣問題專家)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8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張寧、周琦、李博揚、史帥、連柳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