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開放活動是駐香港部隊的“品牌活動”。進駐香港22年以來,駐軍已經組織31次軍營開放活動,累計接待近80餘萬市民入營參觀。6月29日至7月1日,石崗、新圍、昂船洲3個軍營舉行了4場開放活動,近5萬市民走入軍營,與官兵共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暨解放軍進駐22周年。“如果說當年組織軍營開放活動,是為了消除香港市民對駐軍的懷疑和好奇,那麼今天我們組織軍營開放,更多的是為了傳播國防知識,共敘家國情懷。”駐香港部隊有關負責人說。

22年,持續開放贏民心
軍營開放活動是駐香港部隊的“品牌活動”。進駐當年的10月1日,駐軍便開放了赤柱、昂船洲兩個營區,100多個香港社團的5,000多名代表,分批參觀了艦艇、連隊宿舍,欣賞了文藝演出、軍樂表演,還觀看了足球賽和籃球賽。
“如果說當年組織軍營開放活動,是為了消除香港市民對駐軍的懷疑和好奇,那麼今天我們組織軍營開放,更多的是為了傳播國防知識,共敘家國情懷。”駐香港部隊有關負責人介紹,進駐香港22年以來,駐軍已經組織31次軍營開放活動,累計接待近80餘萬市民入營參觀。
6月29日上午10時30分許,石崗軍營廣場上,鮮豔的五星紅旗伴著國歌聲冉冉升起,數千香港市民面對國旗肅立致敬……莊嚴的升旗儀式,拉開了駐香港部隊2019年軍營開放活動的序幕。
摩托車駕駛射擊(原俊敏 攝)
22年,參觀市民從5千增長到5萬,人數的變化折射出香港市民對駐軍的情感變化。走在營區,人們會發現,參加軍營開放活動的市民很“雜”,有年逾九旬的長者,有事業有成的青年,有正讀書求學的少年,還有被父母抱在懷裡的小嬰兒。
72歲高齡的市民陳先生,是一名出生在馬來西亞的華僑,上世紀50年代回到香港定居。早年顛沛流離的生活讓他深深感受到沒有強大的祖國,就不可能有幸福的人生。香港回歸祖國那天,他有幸參加了政權交接儀式。當五星紅旗升起的那一刻,他說就像是流浪多年的遊子找到了母親。近年來,日益繁榮昌盛的祖國,更是讓喜歡到世界各地遊玩的他腰桿越來越直。十餘年間,駐香港部隊每次組織軍營開放,他都會早早領票,確保能夠參加開放活動。他告訴記者,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祖國好,軍隊強,香港才能好,個人才能有尊嚴。”
精彩亮相,濃濃硝煙壯軍威
軍樂隊列、刺殺操、格鬥技術等課目表演輪番上演,現場市民目不暇接。在最受歡迎的武裝營救技戰術展示中,特戰隊員時而高空索降、時而穿越火障、時而突襲射擊,硝煙味十足的演練讓觀眾大呼過癮,掌聲和歡呼聲不絕於耳。年僅4歲的劉晉濤小朋友第一次參加軍營開放,看完軍事課目展示後,他說:“長大了我也要像解放軍一樣勇敢。”
演示落下帷幕,特戰隊員的展示場地成為市民的軍事體驗場,小朋友們在輪胎、彈藥箱上蹦過來、跳過去,年輕人們則試著爬障礙、躍高板。市民梁程豐是一個資深軍迷,他和同行的友人扛起了特戰隊員演練“獵人戰鬥”課目的圓木,學著戰士們的動作舉了幾下後便大呼受不了,讚道:“解放軍真了不起。”
“雖然是演示課目,但在展示課目設置上,我們不搞花架子,而是按照大綱標準、實戰要求來組織。”駐香港部隊外事港事處秘書畢芸瑋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就按照新大綱的要求調整了好幾個演示課目。
記者在演示現場看到,直升機飛行表演設有雙機編隊、萊維斯曼特技飛行、蛇形機動等課目。裝甲車交叉通過蛇形限制路演示時,4輛裝甲車幾乎首尾相連。汽車綜合駕駛,駕駛員不僅要演示S路前進、倒車移位等內容,還要在無千斤頂的情況下,快速完成更換輪胎。
軍營開放中,不僅有剛勁利落、威武勇猛的動態課目表演,更有讓市民高呼大開眼界的靜態展示內容。走進裝備展示區,戰車整齊列陣,戰機振翅欲飛,手槍、步槍、機槍、狙擊槍、匕首槍等武器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參觀市民爭相圍在四周拍照留念。負責講解的官兵則一邊進行操作示範,一邊耐心熱情解答市民提問。
雖說已經連續22年組織軍營開放,但在今年的營區開放中,記者還是發現了不少新元素:首次亮相的“戰場救護”課目體驗,吸引了不少小朋友排隊參加;刺殺操中新展示的1對3拼刺,以實戰對抗的形式展現了軍人的血性膽氣……
真情換真心,軍民一家親
“開放的三個營區,各具特色亮點。”駐香港部隊外事港事處處長馮駿介紹,這樣安排就是為了方便市民更加全面了解駐軍、了解解放軍。
在石崗軍營,市民可以看到特戰隊員乘直升機索降反恐;在新圍軍營,市民可以親自體驗模擬對抗射擊;在壓軸開放的昂船洲軍營,市民不僅可以登上護衛艦、登陸艇、導護艇,而且還可以觀看文藝演出。
記者走進禮堂,立馬就被舞台上的演出所吸引。以“致敬祖國”為主題的文藝演出中,在美輪美奐的燈光、舞美的襯托下,官兵通過舞蹈、音樂、曲藝等藝術形式,向觀眾展示了駐軍的發展歷程及與香港市民的深情厚誼。
七月的香港,天氣說變就變,忽而暴雨傾盆,一時又驕陽炙烤。但市民參觀軍營的熱情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參觀過程中,數次傾盆大雨不期而至,但無論是觀看課目演示,還是參觀裝備展示,市民都不捨離去,而是撐起雨傘、穿上雨衣,繼續興致勃勃地享受難得的軍營之旅。
“解放軍很貼心。”前來參觀的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為了方便大家參觀,駐香港部隊不僅在營區內設置了飲水點、醫療點、移動洗手間,而且還為每名來參觀的市民發放了內裝雨衣、紀念品、遮陽帽等物品的禮品袋。考慮到香港市民的語言習慣,就連現場解說都安排了普通話和粵語兩個版本。
在軍營開放日中,一些感人的場景詮釋了軍民魚水深情。有的市民不顧自己淋雨,撐著傘為正在站崗的士兵擋雨,還有市民拿出隨身攜帶的紙巾,輕輕擦去士兵額頭上的雨水和汗水,心疼地說:“你們辛苦了!”不少社團和市民還打出了“解放軍辛苦了”“我愛解放軍”等標語或橫幅。
7月1日下午,隨著最後一批參觀者離開,軍營恢復了往日的安靜,但這股由軍民共同激蕩的濃濃家國情懷,卻在香江大地上久久回蕩。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8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張寧、周琦、李博揚、史帥、連柳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