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為選舉走火入魔 台海局勢風險持續升高

隨著國民黨7月中旬通過民調最終確定高雄市長韓國瑜代表該黨出戰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以及8月初島內“第三勢力”最大代表、台北市長柯文哲正式成立“台灣民眾黨”後,台灣島內圍繞2020年“大選”的整體態勢逐漸明朗化,選情進一步升溫,蔡英文尋求連任所面臨的壓力也同步增大。在此背景下,為鞏固綠營基本盤並拉抬自身選舉聲勢,蔡英文當局加大強化“倚美抗中(陸)”力度,導致兩岸關係受到進一步衝擊,台海局勢發展面臨的風險持續升高。
|北京 王治國

蔡英文為選舉走火入魔 台海局勢風險持續升高

蔡英文為選舉走火入魔 台海局勢風險持續升高
蔡英文7月過境美國時,當地華人華僑表示抗議

不斷給兩岸交流構築“法律障礙”

自2018年2月,中國大陸發布實施“31條措施”以來,全國各地各部門一直在緊鑼密鼓加緊推動落實,一年多來,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切實感受到兩岸關係發展帶來的紅利和方便,也更加凸顯了蔡當局的施政無能和績效不彰,給其帶來巨大執政壓力,成為影響島內選情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蔡當局及民進黨不僅沒有從自身找原因並努力提高施政水平,反而把限縮兩岸交流以及修訂所謂“國安五法”作為施政重心不斷推進。今年以來,蔡當局及民進黨利用其在“立法院”的席次優勢,強行於5月7日通過所謂“刑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大陸、香港、澳門與境外敵對勢力納入“外患罪”範圍;同日通過所謂“國家機密保護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退休離職公務人員的出境管制期限延長至最長6年;5月31日通過所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增訂條文案”,提出兩岸簽署政治議題協定,需經“立法院”的“雙審議”及“全民公投”;6月19日通過所謂“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提高“為敵發展組織罪”的刑責,並規定軍公教涉入“共諜案”,將喪失領取月退俸的權利等;7月3日通過所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規定少將及政務副首長以上人員退休後,禁止參與大陸相關政治性活動等。蔡當局力圖通過這些密集修法,極力在島內社會營造參與兩岸交流極易違法的寒蟬效應,意圖藉此為大陸公布實施“31條措施”在島內引發的兩岸“交流熱”降溫。特別是隨著近來“大選”選情不斷升溫,蔡英文更多次強調,正在研究擬訂所謂“中共代理人條款”。一旦民進黨在“立法院”新會期完成相關修法,則意味著未來只要跟大陸接觸的島內民眾、團體、台商等,都可能被蔡當局認定是“中共代理人”,進而受到相關懲罰。島內輿論認為,所謂“中共代理人條款”是民進黨當局要“假借國家安全之名,實施綠色恐怖”,是“包著糖衣的獨裁”。

進一步倒向美國並大打“抗中牌”

自去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後,全球經濟都不同程度受到衝擊,台灣經濟也不可避免地處於陰霾之中。據台灣“中研院”今年以來的數次經濟評估顯示,2019年台灣經濟增長率只在“保二”邊緣,受國際經濟環境影響巨大。面對此情況,蔡當局不思改善經濟的有效措施,反而將其看成操作“倚美抗中(陸)”議題並為自身競選加分的“大好機會”,緊跟美國大打“圍堵牌”,相繼要求島內“工研院”“資策會”等單位禁用華為設備;禁止公務用智能手機使用大陸品牌;禁止公務員使用微信等通訊軟件等。隨後,蔡當局還將這些規定的適用範圍逐漸擴展至“台水”“中油”“台電”等官營事業單位和研發機構。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選情不斷升溫,蔡當局再次在對美軍購問題上大做文章,促使美國特朗普政府於8月批准了近年來規模最大的金額高達80億美元的向台灣出售F-16V戰機的軍售案。蔡當局力圖借此達到“一魚兩吃”的效果,一方面通過對美國提供高額軍購費用並提升相關產業的就業率,向正在尋求連任的特朗普政府示好;另一方面借此次“軍購案”在島內社會營造美國支持蔡英文連任的印象。對此,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損害兩岸同胞的利益,不惜充當美“馬前卒”,向美繳納高額“保護費”,最終只能成為“棄子”,被永遠地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插手香港事務支持暴亂分子
今年以來,在短期內難以改變施政績效不彰困境的背景下,蔡當局遂將打“民主牌和主權牌”作為拉抬個人競選聲勢的重要手段。而香港發生的反修例事件,更成為蔡當局借機炒作的重要著力點。一是蔡當局及民進黨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多次就香港事件詆毀大陸和香港特區政府,極力為香港少數暴力激進分子掩蓋罪行,並借機在台灣島內大肆鼓吹所謂“台港同命相連”“撐香港就是守護台灣”的“悲情氛圍”,力圖將2020年“大選”主軸由經濟民生議題轉移到“民主主權”議題。二是大肆抹黑“一國兩制”香港實踐,鼓吹所謂“一國兩制失敗論”,特別是在台灣島內借此極力塑造自身“敢於對抗大陸強權”的所謂“辣台妹”形象;同時利用“一國兩制”議題打擊主要競爭對手國民黨,把藍營批為“賣台集團”。三是授意台灣“國安會”特別成立“專案小組”,密切跟蹤評估香港事態發展。此外,蔡當局不僅為香港少數暴亂分子提供資金支持並塑造有利輿論,而且意圖配合美國為亂港骨幹分子提供退路,下令相關單位研擬以所謂“‘人道救援’方式給予某些香港居民赴台‘個案協助’”。對此,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強調,正告民進黨當局停止破壞香港特區的法治,停止插手香港事務,不得以任何方式縱容違法犯罪分子。
蔡英文為選舉走火入魔 台海局勢風險持續升高民進黨推動的“中共代理人修法”被認為是實施“綠色恐怖”。圖為在野黨國民黨召開記者會抗議

兩岸關係風險升高,

但難改不利民進黨的基本態勢

從兩岸關係和台海形勢發展的角度看,蔡當局的一系列做法顯示,隨著中美戰略博弈不斷加劇,蔡英文兩岸政策趨於“強硬化”和“對抗性”的特點更加突顯。這些做法不僅給兩岸交流交往人為設置了很多不必要的障礙,而且進一步惡化兩岸交流的氛圍。顯而易見的是,蔡英文當前的種種作為說明其為求勝選已經到了千方百計且不擇手段的地步。一旦2020年“大選”選情膠著或者出現極為不利於民進黨的局面,屆時若島內“急獨”勢力乘機煽動特別是若美國錯判形勢並發出錯誤信號,為扭轉選情,蔡當局極可能在兩岸關係上製造突發事件甚至採取更為冒險的行動,對兩岸關係將會造成嚴重衝擊。
從影響“大選”選情的角度看,蔡當局近來連續採取“倚美抗中(陸)”政策並大打“主權牌”,客觀上對凝聚綠營傳統支持者有一定作用,有利蔡英文穩固自身聲勢和民調,但這並沒有改變此次“大選”整體環境不利於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基本態勢。由於蔡英文民進黨上台執政以來,施政績效不彰,“拼經濟”施政尤其令民眾無感;執政團隊決策過程粗糙且言行失當;“年金改革”等諸多爭議政策引發島內民眾的強烈反彈等,導致島內民眾普遍要求“蔡英文下台、民進黨反省”的社會氛圍始終較為濃厚。特別是蔡當局在兩岸關係上的對抗性政策,使得島內許多受益於兩岸關係發展的企業和個人的實際利益嚴重受損,促使越來越多的中間和經濟選民對蔡英文的不滿連連升高。蔡英文為選舉走火入魔 台海局勢風險持續升高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政治室副主任)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9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張寧、周琦、李博揚、連柳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