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引發的風波已經持續了近3個月,仍然未見止息,愈來愈多證據證明,這場風波真正指向的,正是11月24日的區議會選舉。反對派通過炒作風波,挑動社會對立,令到這屆區選變得高度政治化,從而將投票率推高,這樣反對派將可利用高投票率實現區選翻盤目的。為此,反對派近日開始調整策略:一是將所謂「五大訴求」,聚焦到「雙普選」之上。二是企圖將反修例的暴力衝擊「洗白」,將「和理非」與暴力衝擊交叉操作,不斷延續風波。三是在區選發起所謂「白區運動」,推動政治素人大舉參選,刺激區選氣氛。這一連串操作,針對的都是區議會選舉。可以預期,區選前香港社會很難平靜。

對於「訴求」的有關變化,「民陣」副召集人陳皓桓早前辯稱,「民陣」仍然堅持特首必須下台,但落實「雙普選」更是重中之重。有反對派人士更發文指:「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但卻有輕重之分。最重要的一個訴求,就是最後一個:堅持雙真普選。」反對派不但將要求特首下台的訴求,改為即時落實「雙普選」,而且更將這個訴求作為「五大訴求」的重中之重,這個變化並沒有進行所謂諮詢及討論,完全是幕後大台一錘定音。反對派將反修例風波與「雙普選」議題掛鉤,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歷經長年選舉,反對派認為政改議題始終是自己的最大利器,尤其他們心知肚明,由於缺乏地區政績,特別是缺乏長期服務街坊和深耕基層,反對派在區議會選舉一直處於劣勢,短期內只能通過炒作政改議題作為選舉主軸。反對派也知道香港目前根本不具備重啟政改的氛圍和條件,但依然將反修例的主要訴求與「雙普選」綑綁,目的正是要誤導市民,製造彈藥,以「補其不足」,贏取區選。
二是要為反修例風波「添柴加薪」。「民陣」一早策劃8月31日再發動遊行,顯然是針對「8.31決定」而來,而「8.31決定」關係香港普選,「民陣」目的就是通過將「反修例」與「雙普選」綑綁,令政改議題死灰復燃,將已經開到荼蘼的反修例風波繼續發酵,從而不斷挑動社會政治爭拗,推高反對派選情。
必須指出的是,隨著暴力衝擊以及各種不合作運動不斷升級,已經引發愈來愈大的民意反彈,尤其是每個星期的地區遊行,都演變成大規模的暴力衝擊,不但衝擊法治和秩序,更對經濟民生造成嚴重損害,不斷流失民意。為此,幕後大台近期亦開始調整策略,企圖將反修例的暴力衝擊「洗白」,將「和理非」與暴力衝擊交叉操作。例如8月18日「民陣」集會,有暴徒事前揚言會發起大規模暴力衝擊,警方亦因應高度風險進行全面部署。最終,「民陣」集會期間也確實出現一些市民不願見到的現象,如有示威者佔據行車線癱瘓交通,還有示威者將硬物投向政府總部,以鐳射光線照向政府總部內的警務人員,甚至扯斷建築物上懸掛的國旗,等等,但與前一段時間的遊行集會每次都演變成嚴重暴力衝擊相比,集會大體上保持平和,參與的示威者大多表現為「和理非」。
然而,「民陣」集會的「相對和平」,不代表幕後大台就此收手,不再採取暴力手段,也不代表暴力衝擊將會絕跡,主要原因是避免接連的暴力衝擊引發愈來愈大民意的反感,從而令示威民意大幅流失。幕後大台在策略上適時讓「和理非」佔主導,不過是形勢及策略使然,既可為反修例示威「漂白」,減輕外界非議,也可讓「勇武派」適當回氣,儲備精力徐圖再出擊,這一種交叉操作不但反映大台對於整場運動的操縱,所謂無大台之說只是自欺欺人,更反映幕後大台企圖通過這樣操作,為運動不斷保持人氣,藉此不斷延續風波直至11月,令區選高度政治化。

區議會選舉重視參選人深耕基層的地區政績。圖為太古某社區舉辦母親節感恩活動
11月24日的區議會選舉,是這場風波的一個主要目標,為了將風波「撒落社區」,反對派一方面不斷在地區上舉辦各種遊行、衝擊及抗爭,令地區烽火連天,變得高度政治化;另一方面反對派也正針對區選作出部署,主要是發起所謂「白區運動」,鼓動更多「政治素人」挑戰暫時沒有對手的建制派選區。這個進攻所謂「白區」的計劃,與非法「佔中」搞手戴耀廷提出的「風雲計劃」異曲同工,但「風雲計劃」由於得不到反對派政黨的支持,加上戴耀廷其後入獄而胎死腹中。現在反對派正好借助這場反修例風波,「信心十足」地再次發起所謂「白區運動」。
在這場風波中擔當主要角色的「連登討論區」,其網民又稱為「連登仔」,已經組成名為「自由系」的平台,有至少10多名「連登仔」表示會參選所謂「白區」,主要是荃灣、葵青等區。至於黃大仙區議員譚香文亦牽頭發起所謂「反自動當選運動」,並得到一些專業人士參與。據悉,未來還會有更多類似的平台出現,招攬所謂「政治素人」出選。一方面為反對派擔當「爛頭卒」。這些選區之所以沒有反對派挑戰,主要原因是當區區議員實力雄厚,反對派自知難攖其鋒,所以才不會派人競逐,現時招攬「政治素人」參選,實際是要他們做「炮灰」,目的只為牽制對手,令對手難以抽身支援其他人士,以配合反對派的選舉工程。另一方面,推動大批「政治素人」參選,甚至做到覆蓋所有選區,目的也是為了炒熱區選的對決氣氛,炒熱選情,以推高投票率,製造有利反對派的選舉環境。
反對派為了推高區選的政治氣氛及投票率,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將暴亂引入地區,不斷挑動對立,罔顧居民福祉,令地區變得高度政治化及高度撕裂,正正說明反對派為謀區選不擇手段,市民應該看清楚這場反修例風波的本質,不要再被捆綁裹挾。
來稿聯繫方式:
電話:(852)2285 0002
傳真:(852)2546 4582
電郵:zijinglun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