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愛國港校榮獲國家教學一等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知識傳媒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由中國國務院批准的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最高獎項,每四年評審一次,去年首次將港澳納入申報範圍,候選項目由香港教育局統籌送交國家教育部評審。這次得獎項目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育機構、漢華教育機構、香島教育機構、培僑教育機構、香港勞校教育機構及旅港福建商會教育基金,六所教育機構共同申報。
香島中學校長黃頌良(左三)表示,獎項是國家對傳統愛國學校推行國民教育的肯定。圖為本年一月六機構代表收到消息時合影
有份獲獎的學校都表示,這是對傳統愛國學校的一份肯定。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對此感到非常榮幸和高興,尤其這是首次有香港學校,特別是傳統愛國學校得到這份專業殊榮,是對教育機構的專業作出肯定。香島中學校長黃頌良認為,獎項亦對前線老師帶來鼓勵,校方對此感到非常光榮。他分享說,該校推校本“中史及社會科學科”,助學生有系統認識國家及近代史。
漢華中學
漢華中學校長關颕斌認為,學校多年來走過無數不平坦的道路,獎項不但鼓勵學校,亦是對機構的教育界前輩多年堅持國教科作出肯定。他說,學校回歸前已有學習團前往內地考察,希望學生透過體驗學習認識國家。
創知中學,原名旺角勞工子弟學校及勞工子弟中學,創辦於1946年,初期主要為解決當時工人子弟的嚴重失學問題,具有工人教育事業及社會福利事業性質。
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對能獲獎表示興奮,他認為新時代的愛國教育最重要是多元化,迎合不同人的需要,從課程滲透、潛移默化,少說教,最重要是學生在學校認識國民身份和國家歷史。他舉例,學校會教導學生,每個香港人有多重身份,例如世界公民、國家公民、香港人,亦各有祖籍,提醒他們各個身份並無衝突,要學懂接受。
對國家由認識走向認同
培僑書院
培僑書院副校長王惠成亦指出,九七年前後推動國教比較困難,人心未回歸,很多香港年輕人對國家不了解,學校亦須因應新時代使用不同教學策略,期望透過教育為國家作出貢獻,這次獲得如此高的殊榮,是對香港學校堅持國民教育的認同。他分享說,學校每週都會安排升國旗儀式,並在國旗下講話,由每班代表負責,學生可以按校方及教師提供的大主題下自由發揮,例如在台上分享少數民族的飲食、服裝知識,探討環保議題等。他說,透過各種活動,提高學生國民意識,對國家產生感情,包括為學生提供生活體驗營,學生需要回內地一周,有的進行軍訓、有的學習農耕,亦有些在內地城市進行考察。

更多有趣味
有價值的資訊